隋朝:隋朝大力发展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隋朝:隋朝大力发展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引言
两汉时期结束后,中国进入783年的“混乱史”。尽管出现了“晋”这个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但很快就被少数民族打败,中国再次进入混乱。
在这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华夏民族的思想领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从两汉时期的“独尊儒术”,变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的局势。
隋朝统治者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开始大力推动佛、道二教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但这种推动是带着巩固和加强皇权的目的而进行的,所以皇权始终是凌驾于宗教之上的存在。
一、隋朝大力发展佛道的原因
1.概述
在原始社会,宗教的存在其实比较抽象的,它并不是指道教、佛教等任何一个具体的教派,而是天、地以及整个大自然。
这两个时代的人认为万物有灵,天地之间自有神明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的区别,人们祭拜天地,只为来年风调雨顺,能有个好日子。
但是,当进入奴隶社会后,宗教的存在就不再单纯,哪怕尚未出现明确的宗教教派,但统治者已经开始“灵活”运用宗教,利用“神迹”来达成某一目的,比如刘邦“斩白蛇起义”。
而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汉武帝之前的“神迹”有了一个具象化的体现,那就是儒家学说。
汉朝的儒学与先秦时代的儒学是不同,后者只是一种学说,而前者是为封建皇权服务的、经过吸纳百家学说而形成的儒学,它的本质已经不单纯。
西汉的儒学虽然不是一种宗教,但它的存在得以让汉武帝在思想文化上作出了统一,儒学从此成为正统思想,且绵延千秋万载。
值得一提的是,正因为当时并没有一个教派能够成为“正统”,三清六御、太一神、西王母等,都是当时人们祭拜的神明。
而当儒学成为正统的时候,孔圣人便也成了与三清六御同一等级的“神明”。换言之,从这一刻开始,儒学其实隐隐已经拥有了宗教的部分职能,即“巩固封建皇权”以及“控制民众思想”。
但是,这种“儒学统治思想领域”的情况在两汉之后得到了改变:北周末期隋朝初期,文帝“复行佛、道二教”。
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寺庙、道观,鼓励世人“出家”、“修道”,并下诏令:
“敢有毁坏偷盗佛及天尊像、岳镇海渎神,以不道论。沙门坏佛道,道士坏天尊像,以恶逆论。”
隋文帝以法律的形式保护佛、道二教,从此奠定了二教在全国的地位。
不过,为何隋文帝会放弃已经使用了近千年的儒学,转而推动“三教鼎立”的局面呢?
2.社会背景
两汉之后,中国进入了一段相当混乱的时期,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战乱频发,“秦失其鹿,天下共逐”的局面再次出现。
尽管后来出现了短暂实现大一统的晋朝,然而晋朝统治者不仅没能守住天下,更是出现了差点亡国灭种的“五胡乱华”。
尽管有晋元帝力挽狂澜,用“衣冠南渡”来完成中原王朝的“自我救赎”,但最终还是出现了南北朝这个割裂的朝代。
在这南北朝这169年中,不乏有英明的君主出现,但明主并不能阻止战争的频发。
因此,在这乱世,对于手握权力的人来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灾难。
天灾人祸当即,便是在和平年代,人们都要祈求神明的保佑,何况是在这等战乱时期?
东汉时期形成的道教、南北朝在全国范围内传播的佛教,就成了民众们的精神寄托。
人们将国家太平、生活幸福、家人安康等美好愿望寄托于神明之上,当战争愈演愈烈、国家改朝换代越来越快,民众对宗教的信仰就会越来越深,最后直接演变为一种深刻的“宗教信仰”。
到南北朝末期,佛教、道教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而且这种“发展”是民众自主推动的,“含金量”比朝廷推行的还要高。
至此,中原王朝形成了在思想领域上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
3.历史因素
隋朝之所以对这两教推行至极,与隋王朝初代统治者利用符篆图谶谋取天下有关。
《隋书》记载:“……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儿所从来甚异……”统治者利用佛教的“代表人物”——和尚,来为自己造势,说明隋统治者生而不凡,统一天下乃是天命所归。
这种说法,跟刘邦“斩白蛇起义”差不多,都是利用这些“天生异象”来为自己造势,为自己谋取家国权力而找出的冠冕堂皇的借口。
尽管如此,杨坚幼时也的确是在佛寺中长大的,这也就导致他对佛教有着较深的情感。
所以,当他长大之后,在三教之中他最推崇的便是佛教。根据《隋书》记载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的区别,杨坚每与大臣交谈,常自白道:
“朕尊崇三宝,归向情深,恒愿阐扬大乘,护持正法。”
统治者的喜好是会影响官员以及百姓的态度的,经过南北朝时期的碰撞、发展,佛、道二教已经在中原大地上扎根发芽,而统治者的态度则是这两教“过了明路”,开始成为国家的“正统教派”。
经由皇权的推动,基本的宗教政策最终得以在这个新生的大一统王朝上确立,再经过后来唐朝的“修剪”,最终成为封建王朝几千年来的“正统宗教政策”。
二、隋朝宗教政策的主要内容
1.对佛教
根据《隋书》记载,杨坚在北周时期就已经开始大力推动佛道二教的发展,“复行佛、道二教,旧沙门、道士精诚自守者,简令人道。”
当时他是作为外戚活跃在朝堂之上,加上统治者的信任,很多政策都能够顺利推行;到隋朝建立初期,他以政令的形式鼓励人们信奉佛法。
在政治上,他通过发布一系列的诏令,鼓励人们修复在战乱时被毁坏的寺庙,以及奖励“出家”当和尚的“俗家人”;在文化上,他对修建佛寺、翻译经文等事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与帮助。
《隋书》记载:“……恒请沙门三十人……薰陆香一百二十斤,马五匹,分道送舍利往前件诸州起塔;其未注寺,就有山水寺,所起塔依前山。旧无寺者,于当州内,清静寺处,建立其塔。”
在朝廷的鼓励之下,寺庙人数得到了飞跃式的上升:
“多者三百六十人,其次二百四十人,其次一百二十人。”
除此之外,为了推动佛教的发展,统治者以法令的形式,鼓励寺庙多做法事活动。
《隋书》载:“……每年正月、五月、九月,恒起八日至十五日,当寺行道……凡是有生之类,悉不得杀。”
2.对道教
杨坚对道教的偏爱与佛教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建道观、重用道士、在各地修建老子庙等,都是统治者为了推行道教而实施的政令。
值得一提的是,与佛教这个“舶来品”作比对,百姓们其实更能接受道教这个“地头蛇”。
“道士”其实早在先秦时代已经出现,即所谓的“方士”。
“方士”可以看作是道士的“雏形”,当时的方士自称可以“访仙炼丹”,帮助世人求得长生,祖龙“焚书坑儒”中的“儒”,就是这伙“方士”。
后世的道教,核心理论是老庄的“清静无为”、“逍遥齐舞”,将己身放置于天地之间,“顺应天道”——然而在百姓心目中,无论道家用多少理论来包装自己,本质上还是当年那些炼丹修仙的方士。
因此,无论是隋文帝时期还是隋炀帝时期隋朝:隋朝大力发展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在推动佛教发展的同时,对道教仍然抱有一份偏爱。
结语
隋朝的宗教政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结果。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七百多年,成了它们发展的“温床”,它们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和碰撞之中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的区别,无形中将华夏文化融入其中,最终成为为民众所接受的“传统宗教文化”。
而对于统治者来说,既然儒释道三足鼎立的意识形态已经出现,何必再回到以前“儒学独尊”的局面?
以传统儒学作为统治根基,佛教和道教是被皇权一手推上来的,它们使得统治者的统治有了神学的基础隋朝:隋朝大力发展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即“合乎天命”。
从意识形态来看,统治者们一手为百姓们制定了一个“思维框架”,影响着民众们的思想。
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佛道二教如何发展,皇权始终凌驾于他们之上,说得直白一点:在百姓眼中,宗教是精神上的信仰、是救赎;但在皇权眼中,宗教也只不过是一把“利刃”。
参考文献:
《隋书》
《全唐书》
《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