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历史从运河文化一路走来南通古称胡逗洲
南通历史从运河文化一路走来南通古称胡逗洲
留住母亲河的千年乡愁
2017.8.23新华网
告别河运历史,南通迎来大江大海的港桥新时代。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决定成败。走向世界大舞台的当代南通人,犹当坚守自身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根植江海平原千年盐棉生产的运河文化是我们城市文明之根、文化之魂。贯穿南通西北境域的古老运盐河,曾经是孕育南通城市文明的经济与文化脐带,是哺乳历代父老乡亲、江海儿女的母亲河。回望河运时代,犹同遥望江海大地上母亲河的千年背影,我们将从中汲取不尽的生命源泉、历史智慧和迈向大江大海的精神动力。
南通历史从运河文化一路走来
南通古称胡逗洲,涨出于隋,唐末与狼山连陆,五代设东洲、静海都镇南通历史从运河文化一路走来南通古称胡逗洲,后周置通州。它从露出海面至今不过1400年,建城设州未满1060年,比照港闸北部地区的成陆历史要年轻许多。港闸区北部抵临的如皋、如东两地,到南北朝(大约公元4世纪末至5世纪初)由海中沙洲露出水面形成平原。随后,受南五山对江流的阻拦作用,狼山以北自天生港、唐家闸一带往东直至启东吕四,自西向东逐渐形成一脉高地,地理学上称之通吕水脊。高地西端即为今日港闸区境域。这是南通西北最早成陆的沉积平原,古称老岸。老岸出水又经500年,胡逗洲方与长江北岸如皋南境连陆,形成南通市区及通州区地带。
襟江带海的南通,从运河文化一路走来。远溯胡逗洲上的流人煮海,永兴场之畔的鹾(cuo盐的别名)峙山岳,贯穿南北的上官运盐河(老通扬运河)的开浚通航,不仅保障了历朝历代的吴盐北输,畅通了江南江北的漕运功能,她还化斥卤为膏腴,浇灌了沿岸的荒滩田畴,催生了江海平原的粮棉之仓、纺织之乡……
今人安可忘却——南通的都市繁华,脱胎与永兴盐场的江滩海潮;迤逦的濠河风光,滥觞于运盐河上的纤号船歌;近代第一城的美誉,扎根于唐家闸运河两岸的工业文明;水运畅达、舟楫便利更是托起大生集团隆兴、港闸经济繁荣的发端。
古往今来,逝者如斯。通扬运河的帆影浪击,穿越唐宋元明清的历史风云,见证了南通的千年盐棉丰饶、百载工商繁华,为促进通扬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南通江海文化的形成,更离不开运河文化的血脉交融。大江奔涌,沧海横流,铸就了南通人刚毅、宽容的开阔胸怀;运河水的柔美灵转,则赋予了我们聪明智慧的文化基因。贯通江海、交汇南北的运河文化,哺育了港闸儿女融和会通的民风和活跃思维。它们共同构成了南通江海文化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特色。
总之,南通历史从运河走来,南通城市文化亦从运河文化一路走来……
母亲河的千年背影:十八里河口
有别于唐末新开浚贯通的上官运盐河(老通扬运河),流淌在港闸区西北境十八里河口的刘陈河有着更为久远的历史。刘陈河,古名永兴场运盐河。这是南通出土文献中最早记载胡逗洲海盐外输的运河名称。她的源头起自港闸西北境永兴盐场北界的河口口岸。在上官运盐河尚未与通境贯通的唐末,河口口岸肩负着外江内河的水上枢纽功能,成为通境盐运外输的集散地和吞吐口岸。
随着大海东去、长江南移,曾经处江海怀抱的永兴盐场,不得不卤灶东移南迁。唯独运盐河上的航运不见萎缩,反而日趋兴旺繁忙。她向东南蜿蜒延伸,绕匝通海十大盐场,负载白花花的运盐船队返回陈桥十八里河口,由此折西过白蒲北上扬州府。
永兴盐场的历史谢幕,促使通州地方文明率先由鱼盐之利向新兴粮棉耕织生产转型。永兴场运盐河畔的陈家桥一带,遂成为地方史志记载中最早以棉产闻名的纺织之乡。南通地方经济的500年大变局,州土西北运盐河畔的陈家桥走在了时代转型的最前列。
历史的千年沧桑,给陈桥街道这片依江枕河的厚土高地献出多少沃野膏壤、乡土胜迹。仅河口而言,举凡地理名胜、人文景观、址遗古迹、地方掌故与传统工艺,无不与永兴古盐场的历史渊源紧密相关、与河运时代水上枢纽十八里河口紧密相关,与运河地域文化紧密相关。下面是一份值得后人数典的遗产清单:
王铎铺、新河桥、刘陈河、倒坝龙潭、镇海关帝庙、东海徐夫人墓、李方膺父子墓、胡长龄墓、马探花墓、马躺路,张謇兄弟兴造的集成桥、啬翁题名的福田寺、大生窑业公司、大生苏棉农场,“力韧丝长、冠绝亚洲”的通产鸡脚棉、世界顶级蓝草名品“吴蓝”、明清两朝土贡特产“靛青”、乾隆间誉满江南北的“如皋青”与粉蓝布……
一座运河口岸的古村落,留下了如此厚重的历史遗存和乡土遗产。其中发掘的文献考古价值,堪称烁古震今,揭开了南通城市文明肇始的千古之谜。一批名人墓莹与地方非遗的考证发现,其人、其艺以及手作技艺,不仅历史上名重乡里、艺压群芳,乃至今天仍享有广泛的海内外声誉和影响。倘若不是立足这块率先出水成陆的龙脉之地,不是跻身文明昌发、经济崛起的历史源头,不是标领农耕文明的一方热土,这一切何从而来又缘何而起?
然而,历史就此定格了十八里河口的时代角色。她属于运河文化与农耕文明。随着长江口岸的迅速南移,历史把机遇的接力棒传递给了与河口仅隔3里水路的唐家闸。唐家闸凭借一条蜿蜒曲折流向天生港的出江水道被张謇选定厂址创建大生纱厂,由此实现了由荒郊乡野向新兴工业城镇的华丽转身。
未忘怀十八里河口的也是张謇。张謇在大生企业集团鼎盛期,就把目光转向了毗邻唐家闸的陈家桥。张氏兄弟集资在河口建石桥、铺石路、创办大生窑业公司,打通了唐闸工业区的北大门。张謇胞弟张詧还在河口镇海关庙倒坝潭两岸固堤稳坝,树立永宁碑以佑江流长治久安。河口李氏族人紧踪张謇倡学设校之举,创建了河口小学校。犹有地方贤达费师洪等人举资重修镇海关帝庙,祈冀藉河口运河风光之形胜,为后世垂中华勇武精神之不朽。遥想当年兹庙落成,群贤咸集、共襄盛事,张謇兄弟题书立匾留下墨宝,南通各界名流纷纷撰联赠诗予祝,一时河口誉满通城。
刘陈河静静流淌不舍昼夜,昔日的繁盛与喧哗终归沉寂。南通博物苑地方文史专家赵鹏先生收藏一批河口珍贵史料,记载上世纪初叶张謇及其后人携同通城文人雅士,邀游河口踏青赏景、咏诗赋文、品尝新麦河鲜的种种趣闻。这是南通文化界前辈挥之不去的一段美好记忆。河口风光,成为他们印象里堪与港闸另一处世外桃源“陈氏花园”相媲美的风景名胜。
伴随运河时代的渐行渐远,十八里河口淡出了世人的视野。今日河口,河岸风光依旧,殊因远隔市嚣,暂且躲过了城市化开发的劫运。静卧河口的刘陈河,有幸成了我市境内唯一一条保持着原始风貌的古运盐河。她是我们濠河、通扬运河、通吕运河的古老源头,是我们城市当之无愧的母亲河,也是历史留在这片古老乡土上的千年背影与乡愁。
留住母亲河,重现两岸历史文化景观
回顾人类文明起源,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历史文化都发源于运河沿岸。俯瞰中华大地,堪与长城相抗衡的伟大人工工程,唯有南北纵横3000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通扬运河归属大运河水系,是江淮东部的“母亲河”,给江淮大地和江海平原带来绵长久远的福祉。港闸地处长江阑尾。历史上的十八里河口曾经是内河入江的唯一航运口岸,承当着淮盐外输的水上枢纽功能;运盐河左岸为有史可据的永兴盐场古遗址;永兴场运盐河东贯串场河,直抵启东大漾港入海。这些典型的遗产要素,本该成为“通扬运河南通段”申报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的独特优势。然而,南通人错失良机,在国内27个城市联合申遗名单中遗憾缺位。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一条在江淮大地流淌了2000余年的完整通扬运河,最终截为“淮扬运河段”正式列入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在考察江苏运河文化遗址途中,淮安、扬州两地的文物专家都对南通缺席大运河申遗深表不解。我市文博界耆宿穆煊老人闻此犹为动容:“南通自古就流传‘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的说法。南、北通州如何通?不就是说的大运河嘛!”对南通与世遗的失之交臂,穆老表现出另一番自信。如今北通州已升格为北京副中心城市。他倾心建言,港闸区政府应联合北通州,大手笔策划在首都举办两地运河文化大型博览会。九旬文化老人言及此两眼放光、壮怀不已。他与南通文化界同仁共同发出吁请,留住母亲河、留住母亲河的千年乡愁。
近期,港闸区委宣传部与陈桥街道邀请我市专家学者对十八里河口沿岸历史遗迹遗存开展前期调研和考察。经过反复梳理论证,我们推举四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文化保护项目来提供政府参考决策,并亟盼得到实质性推动。
1、洽商《东海徐夫人墓志》原件的复原,论证并启动在墓葬原址建立永久性纪念标志的现实意义。
“东海徐夫人墓”是南通境内发现的首座古人墓葬。《徐夫人墓志》的出土也成为我们至今发现的有关南通历史的最早文献记载。该出土墓志藏南京博物院,属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其复制需经国家文物局审批,有关事宜正在洽商和报批中。由于墓主的特殊身份,墓志以千余字铭文,详细记载了姚氏军事集团唐末五代统兵占据江海岛域的半个多世纪里,“静边鄙、安民庶、务耕桑”、“司煮海积盐”的创业史。古墓与墓志的发现,揭开了我们城市的千年之迷。它对于我们了解南通地区早期开发以及我们这座城市历史的起源,具有无可比拟的重大历史文献价值。此外,墓志本身在工艺、图案、雕刻、文学与文化价值上都创下南通历史零的突破。如此重大的考古与文献成果,在其遗址地是应该树碑纪念、永垂后世的。这是一项重大文化工程。因为,这里曾经埋藏着我们城市肇始最初半个世纪的军事、政治、经济活动的全部秘密所在。
墓志还详细记载了古盐场“永兴场”的西北界境域位置(今港闸区地域)、行政归辖,店铺与新老运河的具体方位等重要历史信息,成为准确记录早期南通境域(主要是港闸区)地理位置的极其珍贵的文献资料。墓志同时描述了徐墓安葬的精确位置:“新河(新贯通的通扬运河段)北、永兴场运盐河东200步”。据此,我们建言在其原址矗立一座代表南通(港闸区)古代境域地理标识的纪念性建筑物。这从弘扬城市地域文化和发展当地文化旅游角度来看,不仅很有必要、也很有现实意义。因为,它印证了我们城市历史的千年岁月沧桑。
2、启动“河口小河岸”(今刘陈河)李方膺父子墓莹遗址的全面考证和勘探,为筹建李方膺墓园暨纪念馆提供可靠依据。
地方史料载,清代南通著名大画家李方膺,其墓茔在“州西运河口北小河岸”其父墓右。我们查征《通州直隶州志》的记载,并据我市文化界前辈邱丰遗作《李方膺后裔访问记》提供的线索,追访了邱老当年调查的河口李翰先生、心儒和尚的后代,以及世居河口老镇的李氏家族后人的回忆和实地指认,现经本市研究李方膺资深专家们的反复考证核实,李方膺父子墓茔在河口刘陈河北岸李氏祖坟墓园遗址确凿无疑。邱老调查于1971年,未几李氏祖莹即遭生产队平毁。李氏祖茔旧址及墓园周边至今未经拆改,古柏被伐,老街犹存,当地村民也从未听说有李氏墓碑、墓志铭等出土面世。初步推断,李方膺父子墓茔很可能留下残存,不排除墓主碑石等证物仍卧地下。为此,我们吁请地方政府邀请文博界考古专家共同参加,启动对李方膺父子墓莹遗址的全面考证和勘探。
李方膺是有清一代名列“扬州八怪”之一的南通籍著名画家,也是南通书画艺术史上卓然不群的一代艺术天才。李方膺为人做官高风亮节、清正廉洁,堪当德艺双馨的楷模。然其祖宅与墓茔,至今隐没陋巷荒郊不为世闻。在当今城市趋同化日益蔓延的风潮下,历史名人成为极其稀缺的地方文化资源。文化名人以其自身惟一性和独创性,成为诠释城市历史文化的最佳载体和精神文化象征。尤其是名人墓园。世界各国凡是拥有文明历史的城市,无不突出文化名人墓地。它们犹同一座座精神丰碑,吸引大批游人前往纪念和凭吊。我们提议在河口李墓旧址拓建李方膺墓园与纪念馆,既为了纪念这位南通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使之成为南通书画之乡一处供人凭吊的艺术殿堂和朝拜之地;同时藉李方膺故宅、墓地、纪念馆为纽带,把李氏父子的廉政事迹、艺术业绩加以整合,形成南通城市文化的另一张名片,凭借李方膺的海内外知名度和影响打造港闸区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3、筹募社会公益资金,启动镇海关帝庙的移址复建,使之建成爱国、爱家乡的精神圣殿。
河口镇海关帝庙,曾经誉为“雄秀南州”的名胜古迹。1921年重修关庙开张,一时博得空前舆论喧腾。举凡省、县政要如孙儆、瞿鸿宾、徐人骥,社会名流樊增祥、郑孝胥、金沧江、沙元炳等,乡里绅贤费师洪、陈澍、李允谟、范罕、徐鋆等,以及通城文坛、书画界众文艺大腕纷纷前往庆谒或驰书予祝,张謇兄弟也亲题匾书庙联,留下诸多墨宝。一座古庙赢得如此盛大隆誉和社会关注,这在南通历史上殊为鲜见。张謇等众前贤何以对河口镇海关帝庙情有独钟?如今重提该关庙古迹保护与复建(古庙倾坍于1960年代初)的意义又何在?对此,我们提供以下观点供大家商讨:
镇海关帝庙是记载南通西北地貌演变与盐运历史的庙宇文化产物。我们查阅地方史料,昔时南通一县供奉关帝的庙宇多达21座,独有河口关庙以“镇海”冠之。这一冠名与南通西北境地理沉陆演变有关,更与港闸深厚悠远的运河文化有关。相传镇海关帝庙毗运河口有莫测深潭,煎丁运场盐、卫卒运漕米赴扬淮,道经此处常翻舟遇险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故庙以镇之。当地乡老至今口口相传、趋往指认的“倒坝潭”、“桅杆老岸”、“海岸”等早期地貌地名和遗迹,可视为印证镇海关庙与早期盐业生产、盐运口岸关系的珍贵口述史史料,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研究。
镇海关帝庙是是弘扬中华勇武精神、传播爱国主义情怀的精神圣殿。河口镇海关帝庙以其占据江河形胜之壮美、愈明清两朝香火不断的历史渊源,在南通古寺庙中(除却狼五山)堪称凤毛麟角。当年重修关庙时,国内军阀割据、外夷环伺,救亡图存声浪席卷中华大地。对于历来崇尚忠、勇、仁、义英雄气质和道德楷模的社会精英阶层,深明供奉壮缪武王之威灵的关庙,远胜膜拜佛道庙宇,具有唤醒民众爱国济世情怀的时代急需。
爱国情怀和尚勇民族精神是跨越时代和社会的。世界各地,凡有华人、华侨的地方,必有关帝庙,奉为炎黄子孙的精神圣殿和呵护神。而在关帝故国,在十八里河口,有着400年武庙香火相续的渊源和历史传说南通历史从运河文化一路走来南通古称胡逗洲,有着流淌了千余年的古运河河口自然风光,有着张謇等众乡贤重修河口镇海关庙的前尘盛事,以及馆藏镇海关帝庙的详尽文献资料……历史却为这块风景名胜宝地整整虚席以待了50余载——这就是我们今天建言复建河口镇海关庙古迹的理由所在。料想张謇兄弟及众前贤上天有灵,闻之亦当会抚掌击节。
我们期待复建后的河口镇海关庙,成为江海平原又一处不可多得的庙宇文化圣殿,成为继“城市绿谷”之后又一处彰显港闸区地域与历史文化特色的风景名胜之地,成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锺爱家乡、奉献桑梓情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全面修复河口古村落文化生态和历史风貌,留住运盐河千年乡愁
南通市政中心大举南移,占据“南有五山”的自然形胜优势;港闸推进生态宜居市北新城建设,同样离不开“五水汇聚”人文景观的支撑。“五水”之首是通扬运河。通扬运河港闸段两个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地——唐家闸工业文化遗产和河口历史文化遗存,分别代表了南通百年工业文明和千年农耕文明的两大历史源头,这是南通历史文化的根与魂。
如今北翼科技新城日新月异、迅速崛起。新城启肇,离不开文化支撑。否则,千城一面,何谈历史底蕴、文化魅力?没有了乡愁,又凭何宜居宜旅生态?凭何鼓励市民生活往北?文化铸魂,助力发展。保护好河口沿岸历史人文古迹和景观,犹同护根铸魂,已然成为港闸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当务之急。更何况——千年农耕文化留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精华汇聚于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的最后孑遗汇聚于斯。
我们提出全面修复河口古村落文化生态和历史风貌,是基于整体保护河口历史文化遗产地的理念。港闸区市北新城建设与开发,尚未重视传统古村落的保护。河口历史文化遗产地,遗存了运盐河两岸(包括河口村与集成村)传统园基与滨水乡村建筑群,是人与运河和谐相处的产物,构建了融于自然的古村落环境特色;保存了以血缘、族缘为脉络的聚族而居的传统古村形态;同时还保留了旺族大姓、古墓群、福田寺、关庙等中国宗法社会以宗族传统、宗教教化为统领村落发展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胎记。这种千年古村落的生态景观和社会要素是当地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弥足珍贵。
城市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古村落是原点和坐标。河口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景观的修复和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括上述文化保护工程,还应包括整合河口名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古墓遗址、名人墓园、纪念馆等旅游资源开发,以及运河沿岸风光带的环境整治、传统村落社会生态的修复(如修家谱、建祠堂)等。这里有必要提及河口李氏家族。据我们初步调查统计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祖居河口老镇的李氏家族,其后代人才辈出,足迹遍及海内外。其中有投身革命、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有出生入死、殊建功勋的军队将领,有在科技、文化、教育、医学、艺术领域崭露头角、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医生、教授、作家等事业有成人士,凡40余人,而以教书育人传承家风的中小学老师等就不计其数了。河口老街至今遗存一排有着百年历史的河口小学老建筑群,是这李氏家族当年效法张謇教育救国、造福乡里而手创的港闸地区第一所民办初级小学校(创办于1906),十分难能珍贵。我们建议利用河口小学老校舍遗存,由陈桥街道牵头,联系海内外李氏族人共同筹建河口李氏家族祠堂,用以陈列展示李氏家族诗书传家、奉献社会、人才辈出的家族奋斗史和名人事迹,展示陈列李氏后人捐赠提供的文化成果和学术贡献,为家族凝聚合力,为社会彰显表率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为地方赢得佳誉。
以上诸端的付诸实施,离不开市、区两级政府的牵头挂帅、离不开文化、宗教、旅游等各级主管部门的戮力合作,离不我市文化、史学、文博界专家学者的共同参与和出谋献策,具体推进还涉及经费预算、基金筹集等多方面酬措。这是一个庞大文化工程。我们期盼它尽快获批立项予以推进,期待她早日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科技新城发展的环境优势,让她在弘扬南通历史文化、提升港闸区软实力、知名度和美誉度中会发挥重要作用。(顾红菊 姜平)
南通新华网
2017-08-30 21:2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