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类型与困境
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类型与困境
2009年04月08日人民网-文化频道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是在数千年的民族发展中形成的岁时文化,作为生活需要的反映和民族精神的表达,成为中华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标志之一。造成其步入困境的因素包括建设性破坏、自然力破坏、相关知识的匮乏、外来文化的干扰和文艺作品的误导等,而其机遇在于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两大文化工程的深入开展、作为危机中树立信心的坚实基础和全民节日保护意识的增强。大力发展节日文化和节日经济是传统节日在困境与机遇中永续传承的基础。
【关 键 词】传统节日;基本类型;困境;机遇;发展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类型
中国传统节日是在数千年的民族发展中形成的岁时文化,作为生活需要的反映和民族精神的表达,它经过长期的共同的自然探索、生活需要和信仰追求的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标志之一。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在中华民族中传承,它早已远播域外,对日本、朝鲜、越南等汉字文化圈中的国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源流清晰。
中国传统节日满足着多重的功能需要,在不同的生活层面展开,并形成固定的期日、特定的节物、多趣的风俗和相关的传说或信仰。就类型而言,它包括农事性传统节日、纪念性传统节日、宗教性传统节日、游乐性传统节日等基本类别。
所谓“农事性传统节日”,即产生于农耕社会,服务于农耕生产,满足着农民或全社会生活需要的各种乡土节日。这类节日和相关的民俗事象有:立春日“鞭春牛”劝农重耕;除夕“响卜”判年成;元日看云卜丰歉、称江水占水旱;正月十五“点田蚕”;二月十二日“百花诞辰”,给花木挂红祈繁茂;等等。这些节日、节物、节事来自农耕社会,并始终以农田生产、作物丰收、农家情趣为其存在的前提。
所谓“纪念性传统节日”,即以历史人物的追祭、历史事件的纪念为主旨,表现民族的价值观、道德观、人伦观和审美观。这类节日有:被认为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纪念诗人屈原传统节日图标,或大将伍子胥,或越王勾践,或汉女曹娥的端午节;四月初二瓦木工纪念鲁班的鲁班节;二月初八纪念祠山张大帝的张王节;上海郊区正月二十纪念黄道婆的“棉花生日”;贵州苗族六月二十四日纪念孟获的“花米饭节”;等等。这些节日以史事或传说与原有的岁时节日相联系,赋予它们特定的社会文化意义,寄托怀念、崇敬、褒美和怜惜的复杂情感。
所谓“宗教性传统节日”,即主要来自道教、佛教等人为宗教的节日活动,以及其他来自民间信仰的以敬神祀鬼、趋吉避凶为追求的岁时节日。它们以宗教的内容与民俗的形式相结合,成为既神秘又通俗的宗教民俗现象。这类节日有: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送灶日,二月二日敬祭土地的土地诞日,二月初三求读书做官的文昌帝君诞日,六月六日的火神诞日;四月初八的浴佛日,六月十九的观音菩萨成道日,七月半祭祀孤魂野鬼的“盂兰盆节”(中元节);等等。这类节日反映了信仰与精神的因素在岁时文化中的深长投影。
所谓“游乐性传统节日”,即以满足功能为追求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类型与困境,以游戏、交欢、踏游等活动为主的民俗节日。这类节日有:三月三日女子头插荠菜花、下河游戏的祓褉日,七夕女子陈针巧、看巧云的乞巧节,九月九赏菊花、吃米糕的重阳节,南京人正月十六的“上城头”日传统节日图标,等等。这类节日往往脱去了信仰的、神秘的仪式因素,以户外的群体活动,展现轻松开朗、入世乐生的生活场景。
上述类型是着眼于民俗功能的划分,就具体节日而言,其文化功能的展现层面往往不是单一的,类型间存在着交叉、叠合的关系,反映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
二、中国传统节日步入困境之由
不可讳言,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已步入困境,需要加以研究、保护和利用,以发挥其特殊的文化价值和资源价值,留住民族的记忆,增进民族团结,发展节日文化产业。
导致当今传统节日的弱化乃有着多重的因素。从客观讲,社会的变革,生产的发展,城乡的巨变和生活的更新等,都使节日文化的功能发生了转移,农业不再是唯一的产业和全民自养的手段,宗教与民间信仰也不再主导国人的精神生活,传统的游乐方式也随生活的变迁而发生新的选择。这样,传统节日从整体上呈现式微状态自有其合理的方面。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不对造成传统节日急剧衰退的某些人为的与自然的因素加以洞察和防范,培养和增强全民的传统节日保护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归纳起来说,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尤其突出,值得我们注意和应对:
1、建设性破坏
所谓“建设性破坏”,是一种因城市化推进的需要或某种建设目标的追求,不顾历史、文化传统而盲目进行的街区与村落的大规模改造,从而造成城乡记忆的缺失和个性特征的消亡。其中有强拆造成的毁损,也有乱建酿成的破坏;有规划方面的失误,也有政绩观带来的干扰。例如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类型与困境,一些城市曾发生过的拆城墙、填河道等建设工程,使元夕前后登城走桥的岁时游乐习俗受到了阻碍。建设性破坏对于传统节日的传承来说,主要是改变了节日文化的传习空间和特定气氛,加快了原地民俗主体的流动和分散。
2、自然力破坏
相对于拆城墙、填河流、改造老街、翻建古村落、侵占文保单位红线等人为的破坏,自然灾害对文化遗产也带来了无情的摧毁,诸如地震、洪水、干旱、火山、海啸、瘟疫、泥石流、龙卷风、沙漠化等,往往造成某地或某种文化的破坏和湮灭,其中当然包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响。大沙漠对楼兰古国的吞噬,泗州古城被洪水的淹没,使我们看不到它们昔日的繁华,也无从了解那里居民原有的节日生活。去年汶川地震对羌寨的破坏,又警示我们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不可忽视自然力的影响。
3、相关知识的匮乏
由于普遍缺少传统文化和民俗知识的教育,我们的年节文化符号和功能意义已被很多人所曲解或淡忘,不少人盲目跟风,人云亦云,使节日习俗产生了明显的异变。诸如,说春节倒贴“福”字为“福到”,除夕年夜饭先请老人饮酒,说元宵节吃元宵是为“团圆”,端午节贴门神,把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鹊桥取名为“七巧桥”等,都反映了由于知识的缺失而造成了对传统节日事象的妄说。这些妄说经过新闻媒体、广告设计、旅游产品等的推动,在社会上又放大了对传统节日的扭曲。最近有人提出恢复“五一”长假,取消清明、端午等民俗节日的假期,就反映了文化知识与保护责任的缺失。
4、外来文化的干扰
当今来自西洋的基督教文化和来自东洋的日本文化已进入我们的节日生活,有的作为新的节日补充到岁时活动中,有的则渗透到我们传统的节日里,甚至被不少人误认为是自己的传统。前者主要指西洋节日,诸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感恩节等;后者主要指东洋日本的节日风俗,如12月31日夜到寺庙听“新年钟声”。所谓的“除夕听钟声”活动,传入我国不过三十年的历史,但在一些城市的寺庙已从罗马历的除夕延伸到夏历的除夕,由服务日本游客转为吸引本国民众,俨然成为我们传统的节日风俗,不仅一般百姓搞不清,而且一些旅游、宗教、文化部门有时也积极参与,对我国的传统节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淆和挤压。
5、文艺作品的误导
当今的某些文艺作品,由于编导和其他创作人员对中国民俗文化的不甚了了,常常出现知识的错误,这些作品的广泛传播又误导着广大的受众,给我们传统节日文化带来了麻烦。例如,歌曲《卖汤圆》说吃了汤圆“好团圆”;在电视剧《大明宫词》里,元夕街上人人带着面具、到处火树银花;在话剧《秦淮人家》中,端午节贴门神、晚上聚餐过节;等等。这些想当然的错误随作品而扩散,对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也产生了一定的干扰。
三、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机遇
我们的传统节日虽然一度受到了挤压和淡忘,但在困境中又不乏希望,可以说,在重视软实力打造的今天,传统的节日文化也迎来了新的传承机遇。驱动节日文化传承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以下几点值得一说:
1、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并强调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当今的中国,文化建设已作为国策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成为国家的建设任务。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大政方针的提出,为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带来了春风雨露,给传统节日的复兴注入了活力。清明、端午、中秋去年增设为法定的节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将在今年或明年审议、颁布,传统节日必将迎来传承、发展的新机遇。
2、两大文化工程的深入开展
所谓“两大文化工程”,指由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开展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和由文化部组织开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这两大工程经数年的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杰出传承人名单,而且出版了一批重要的成果,诸如《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中国民间剪纸集成》、《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县卷本)等,同时还编辑出版了以中国传统节日为研究对象的《我们的节日》丛书一套四种。与文化遗产相关的这两大文化工程使传统节日又重新受到重视,不少节物、节事得到恢复,甚至变得更为兴盛。山西省所举办的寒食节与清明节活动,江苏省所举办的中秋民俗节活动,以及各地节日文化庙会的复兴等,都是两大文化工程带来的显著成果。
3、面对危机树立信心的坚实基础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已造成国际性的经济危机,我国在危机面前则强调树立信心,共克时艰。信心来自哪里?除了来自改革开放30年积累起来的巨大财富,也来自我们上下七千年的悠久文化。文化是知识,是素养,是民族精神的凝聚,也是民族复兴的基础。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是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是战胜一切危机的信心根由。我国传统的节日文化中蕴含着阴阳相转、天人合一的深刻哲理,蕴含着顺应天时、坚忍执著的务实精神,蕴含着乐而忘忧、开朗豁达的生活激情,蕴含着彼此关爱、上下同心的和谐伦理。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拉动民众的节日消费,并打造节日文化品牌,这本身就是信心的表达,也是信心的标志。
4、全民节日保护意识的增强
近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保护意识已普遍增强,民众参与传承、保护、利用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传统节日作为全民的节日成为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方面。拿今年春节来说,各地都组织了文化庙会和民俗活动,使牛年的大年最为红火。例如,北京市组织了32项大型活动,其中庙会活动就有15个,吸引数百万群众前来参与,仅地坛公园的七天庙会就吸引了120多万人,创历届庙会之最。再如,南京夫子庙的春节灯会也越做越大,陆上的灯会已向秦淮河水上延伸,仅元宵节一晚就吸引了当地市民和外来游客40万人。民众的积极参与,是对传统节日传承与保护的最好支撑。很多民众在享受节日文化盛宴的同时,还对一些背离传统、错乱开发的项目提出批评,反映了全民节日保护意识的明显增强。
总之,国家的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经济危机中拉动消费的迫切需要,文化遗产意识的普遍增强和全民的高度关注,为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机遇,我们的节日文化和节日经济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四、大力发展节日文化和节日经济
节日文化与节日经济本相辅相成,在当代生活中它们更是无法剥离。面对困境与机遇,传统节日必须在传承、保护的同时,有所利用和发展。为了“我们的节日”,当前我们应当注意做好以下的工作:
1、普及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加大教育与宣传的力度。可借助书刊、广播、影视、广告、课堂,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悠久历史、丰厚内涵、文化地位和现代价值。尤其应注意相关公益性广告的制作,动漫手段的利用,以及市民讲坛、公益讲座的开设,让民众对自己的传统节日既知其然,又知所以然,并由知之、爱之到传之、护之。
2、推进普查、调研工作,加强节日文化的学术研究。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在56个民族中长期传承,因地理条件、历史状况、民族生活、行业差别等因素,相互间有所联系,又有所区别。把握区域的与整体的节日风貌,找到其个性与共性间的文化联系,需要广泛而深入的田野调查和长期而精细的学术探究。研究不仅能使节日理论深化,也能引导节日应用的实践。
3、拓展节日文化旅游传统节日图标,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中国传统节日往往有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的附丽,有特定的仪式或其他动态的事象,有岁时性节物为象征符号,并有诸多各具寓意的节日食品。此外,传统节日作为民俗节日,总能呈现出喜庆、祥瑞的气氛和欢快、乐观的情调。这些元素都可以用来打造节日旅游产品。它们以参与、体验为中心,充分发挥节日文化的满足功能,通过放大、转移、重构,以使寻常的岁时生活成为发展旅游业的特殊资源和特色产品。
4、加强区域间和国际间的节日文化交流,在更大的空间里提升传统节日的地位。文化是传承的,也是能传播的,它不仅在相邻的地域间传播,也在不同的民族间、国度间传播。归属汉字文化圈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都曾接受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少节日元素和相关符号至今犹存。如果在中日间共同开展七夕节活动,在中韩间共同开展端午节活动,以及在东北亚、东南亚开展中秋节、中元节等节日文化交流,对提升传统节日地位、促进国际合作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5、开发节日产品,发展节日文化产业。传统节日的产品开发是一个发展节日经济的新课题,除了节日食品、饰物、礼物、服装、玩具、贺节晚会、贺岁电影等,节日旅游、节日书刊、节日动漫、节日休闲、节日体育、节日教室(节日期间的有关艺术、技艺、其他专业知识的短期培训)等,都能构成节日文化产业的发展领域。节日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传统节日风俗的传承可以并行不悖,不一定构成前者对后者的破坏,而是一种对节日文化生活的适时补充。把“产品”、“产业”与“传统节日”相提并论,既顺应了时势的需要,也体现了文化创新精神。在这一过程中,传统节日将摆脱面临的困境,在新的机遇中永续地传承和发展。
【作者简介】陶思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