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中传播民族文化广西“三月三”迸发耀眼光彩
欢乐中传播民族文化广西“三月三”迸发耀眼光彩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 李湘萍
“三月三”,壮乡盛大的节日,八桂欢歌的日子。在这一年一度的佳节里,赶歌圩、祭先祖、抢花炮、芦笙踩堂、吃五色糯米饭……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轮番呈现,歌声笑声溢满壮乡。这欢乐的背后,是民族文化融入血脉的传承,是党委、政府对少数民族、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与重视。而在新时代,如何将这一传统节日更好地传扬,我们任重而道远。
在欢乐中传播民族文化
广西从去年开始将“三月三”定为法定假日,今年假日适逢周末,广西人民迎来了4天小长假。穿越千年的歌圩传统,在这4天里,迸发出耀眼光彩。
“凤爱青山龙爱水,壮乡人民爱歌台。”4月18日,“三月三”小长假第一天,武鸣“灵水歌圩”即迎来全区各地的山歌好手同台竞技,角逐广西第七届歌王大赛“桂冠”。11岁的卢胤赢是此次比赛的最小参赛者,她毫不怯场、落落大方的台风,令人刮目相看。小卢之所以爱唱山歌,完全是受妈妈的影响。妈妈的山歌曲调从小就在她耳边萦绕,上学、放学以及散步路上,常常留下母女俩对歌的欢快。“孩子爱唱山歌,说明山歌还是能够传承的。”小卢妈妈的语气里透着欣慰。
“唱山歌咧,这边唱来那边和……”4月21日“三月三”这天,围绕“欢度‘壮族三月三’,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这一主题的150多项文化活动在全区各地同步展开,八桂壮乡开启了“嗨起来”的模式:
首府南宁,“桂风壮韵三月三”非物质文化展演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吸引了上万游客。博物馆主楼门前的歌台,马山会鼓、壮瑶铜鼓鼓点激昂,壮族嘹歌、侗族大歌、瑶族蝴蝶歌声声悦耳。这边好听,那边好玩——田阳舞狮上高台、登“刀山”,芦笙踩堂夹道迎宾,“竹竿对打千年响,和谐步伐万年长”……
武鸣歌圩广场,1689公斤“史上最大”五色糯米饭新鲜出炉广西传统文化,火灶八角形,长宽各6米,寓意迎八方宾朋,祝各族人民顺心顺意;宁明花山文化广场,万人公祭骆越根祖“骆越王”,广西壮族青年与来自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留学生共同参与跨境贝侬(意为“亲戚”)大联欢,在寻根问祖中增进了解与友谊……
老区百色,打陀螺、民族服饰秀等特色活动,韵味十足;侗乡三江,抢花炮、斗牛竞技等传统习俗,惊险刺激;漓江之滨,蹴鞠投壶、背篓绣球、射弩等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乐趣无穷……
“广西民俗真棒!”来自丹麦的游客史尼芬参加南宁市江南水街“三月三”活动时,真切体验到这是多民族融合欢乐的节日,由衷感慨:民俗就是要与民同乐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自治区文化厅相关负责人在介绍今年“三月三”文化活动的最大亮点时用“雅俗共赏”来概括,即专业文艺表演与群众业余文化活动交相辉映,既充分展示了广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和广西各地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又通过各种互动表演、民俗体验,让游客在热情参与中真正了解传统民俗广西传统文化欢乐中传播民族文化广西“三月三”迸发耀眼光彩,传承民族文化。
用假日强化民族记忆
4月20日,武鸣骆越祭祖大典在该县罗波镇罗波社区举行。两条古朴的鸟头舟在抬祖母王巡游方阵里,格外引人注目,它们象征着古骆越人在海上丝绸之路上不断前进。虔诚跟随巡游方阵前行的陈女士,是第二次参加祭祖大典,她告诉记者:“我是壮族人,但由于早年外出读书、工作,以往‘三月三’不放假,很难有机会回来参加活动,所以很多关于‘三月三’的文化和传统礼仪逐渐淡忘了。”而自去年“三月三”设为法定假日后,她便带上家人回来参加祭祖大典,此举让她有“叶落归根”的感觉,更意识到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那是我壮族身份的标识”。
“壮族‘三月三’由民间节庆文化节日提升为国家文化行为,提升到以政府主导、民间主体的民族文化节日,无疑提高了我区以‘三月三’为代表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质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副馆长覃广周认为,广西境内各少数民族的“三月三”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寄寓民族感情、体现民族认同感的平台,是植根于民间的文化瑰宝,对于焕发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建设团结、文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将“三月三”定为法定假日,不断丰富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内容,创造新颖活动形式,增加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突出个性化特点,赋予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更多的现代意识和时代气息,对民族文化的推广、弘扬、宣传起到促进作用。
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袁晋在“三月三”期间对主动到该馆参加活动的观众进行随机了解后发现,将“三月三”定为法定假日,激发了游客探寻少数民族文化和节日内涵的心理,这种心理使游客积极主动融入到形式贴近他们的节庆活动中。“节日期间,多部门统筹协调,组织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规模大、场所多、形式灵活多样,游客乐于参与。”袁晋说,在传统文化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下,如此经营传统节日是个十分有效的途径。
“每逢‘三月三’,广西各地活动精彩纷呈广西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大放光彩,外地游客纷至沓来,‘三月三’正逐渐被打造成广西一个影响越来越大的民族节日品牌。”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梁庭望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广西要坚持不懈地打造好这个品牌,它将有助于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保护并传承好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同时,也必将有利于广西更好地挖掘、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进一步打好文化旅游这张特色牌,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旅游。
去年广西两会期间欢乐中传播民族文化广西“三月三”迸发耀眼光彩,广西人大代表、英国华夏文化协会会长贝学贤即建议,广西可以将“三月三”公众节假日作为一个窗口,向世界展示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与此同时,搭建一个民族文化与世界互动的平台,如邀请国际知名设计师到当地采风,在其作品中增加中国民族元素,以此扩大文化影响力。
在节庆假日的助力下,“壮族三月三”的文化魅力正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