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事业单位医疗招聘: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宝鸡事业单位医疗招聘: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01.21No.()Jun.2001佛家中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陕西宝鸡)[摘要]佛家中道思想是大乘般若学说体系的重要内容,它是一种不执著于矛盾任何一方、不走极端的思维方法。这种中道精神在苏轼的诗文中多有体现宝鸡事业单位医疗招聘: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对于苏轼儒、释、道三教圆、融的人格建构具有重要作用,并促成了苏轼超越有无之间、不即不离、无往而不乐的人生审美化境界。[关键词]佛教,中道人生审美化[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93(2001)02—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在人生境界上是一个将儒、释、道三教思想融为一炉的集大成者。他的一生历经宦海沉浮,既屡遭打击而又名满天下,进退出处、贵贱穷通无滞于心,开创了中国士大夫人生解脱的典型范式。对此,论者每强调老庄精神在苏轼人格结构中的地位,对于佛教的影响,则较少具体分析(D,故笔者不揣浅陋,以佛家中道思想为切入点,结合对苏轼诗文的考察,试图揭示佛教般若智慧对苏轼人格境界的影响。中道思想是佛教大乘般若学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它是大乘佛教智慧的精华,在公元假名,亦是中道义”(史称“三是偈”)。也就是说,世间万法皆为缘起,故法本无自性,亦即“我说即是空”。但“空”并非绝对的虚无,它存在于人的认识之中,以言说表现出来,靠现象(假有)存在。因此,对于缘起法,不仅要看到无自性(空),还要看到假有,二者是互相联系的。D](Plos)这种对空、有二者皆不执著、空假不离的思维方式,便是“中道义”。通俗地讲,就是“讲‘无’和讲‘有’都不能走极端,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才不片面。这也就是‘中道,的根本含义。”[z](P202’龙树在《中论》中还提出了著名的“八不”说(亦称“八不缘起”):“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宝鸡事业单位医疗招聘: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不来亦不出。”集中说明了“无分别”观念和“中道”思想。也就是认为,耍用“生”、“灭”、“常”、“断”这些人们认识事物的常用概念来说明事物的“空相”,是不正确的,而事物的实[收稿日期]2000—12—26[作者简介]王渭清(1974.),男,陕西武功人,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教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仅孙昌武先生在其大著‘佛教与中国文学》及‘禅思与诗情》中具体论述苏轼与佛教的关系佛家思想对人生的意义,但至今少有继之者。
笔者本文的某些论述即受孙先生著作之启示.万方数据32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相是无分别的,故只有“不落二边”。在他看来,事物本无谓生灭、常断、一异、来出,一切都是因缘而生的。当然,以龙树为代表的中观派的“中道”,并不全是大乘《般若经》的原有之义,他还吸收和借鉴了《般若经》以外的大乘经如《宝积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和《华严经》中所包含的“中道”思想。[2](Pl明’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中道思想随着这些经文的传译在中土发生影响。鸠摩罗什将《维摩诘经》译为汉文并作注,进一步发挥龙树的中道理论,提出“有无非中,于实为边也。盲有而不有,言无而不无”的观点,在中土佛教界产生重大影响。其弟子僧肇作《肇论》,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心无”、“即色”、“本无”三派观点,以“非有非无”、“即动即静”来阐说中道义谛。其中《不真空论》论证了“非有非无”说:“万物果存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无。有其所以非真有。”在《物不迁论》中又发挥龙树“不来亦不出”的思想,提出“必求静于诸动,不释动于求静”的“即动即静”说。中土天台宗尊奉《法华经》,同时也奉龙树为“初祖”,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贝在其著作《摩诃止观》中对龙树的中道理论作了很好的说明与发挥,他说:“初观用空,后观用假,是为双存方便。
入中道中,能双遮二谛。”中土华严宗主要尊奉《华严》,而《华严经》中“常于诸法不作二,亦复不作于不二,于二不二并皆离,知其悉是语言道。”这与龙树中道了无二致。作为中国化的佛教——禅宗,也不像其他中国佛教宗派直接明确地尊奉印度佛教某个流派、某部经典,但实际上受印度佛教般若思想影响最大,其“空”观在理论上较一般的般若经更具有“中道”倾向,即思想观念更倾向于中观派的“性空假有”和“实相涅柴”理论。[2](P343)在认识方法上,禅宗六祖惠能把龙树的“八不”进一步发展为“三十六对”,教导弟子:“若有人问汝义,问有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即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33(P197’此外,禅宗语录集《宗镜录》及《五灯会元》中对“中道”之义亦多有发明,此不赘述。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宋代已与儒、道并行,伺大夫生活紧密相关。苏轼虽不是一个喜好对佛教教义进行理论思辩的哲学家,但在北宋开放的文化思潮中,他同当时许多文人一样,把对佛理的领悟和阐发当作人生的修养方式。孙昌武先生曾指出:从苏轼诗文经常引为典据的佛经看,他最熟悉的是《维摩诘经》、《圆觉经》、《楞伽经》及禅宗语录,“](九53’并且从早年起即学《华严》。
E‘]帆6如前所述,《维摩诘经》和《华严》及禅宗理论中有浓厚的佛家中道精神,因此,我们便可以从他诗文中所涉及的佛家哲理来窥其中道思想。中道的前提是“缘起性空”。苏轼的中道思想首先表现在他对“人生如梦”的认识上。早有学者指出,在苏轼诗文中人生“如梦”、“如幻”、“如寄”之类的语言出现频率极高,这与佛教思想有很大关系。而“如梦”是大乘“十喻”之一,其基本思想是我、法两空。这除了在人所共知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直接出现外,在其他作品中也有或显或隐的表现:“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北寺悟空禅师塔》)本文所引苏轼诗文皆依明成化四年刻本‘苏东坡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据世界书局1936年版影印本),以下引文只出篇名。万方数据王渭清佛家中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33“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El“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上人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即是空。”(《吉祥寺僧求阁名》)“回头自笑风波地,闭眼聊观梦幻身。”(《次韵王廷老退居见寄》)“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园山水聊心存”(《次韵滕大夫三首雪浪石》)“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王巩清虚堂》)以上这些诗中反映的人生空幻固然与东坡的人生体验相关,但与佛教大乘般若空观不无关系,从苏轼的佛学知识结构而言,当来源于《维摩诘经》(苏轼在诗文中常以维摩诂自比,可见其对《维摩诘经》的欣赏)。
其经云:“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起,是身如响属谱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人生的一切都是梦幻,那么痛苦和欢乐、功名、富贵、穷通也都是幻影,“我身”诸法“如幻相,无自性,无他性”。进而,该经在论及维摩的病时说:“无有实法,谁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又此病起皆由着我。是故我不应生着。"对此,苏轼在《游诸佛舍一Et达了他的看法:“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全七碗茶。” 人世间万相皆 空,故不论其如何变化,关键在于人的主观认识,只有当人悟到“一切法生灭无 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炎,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佛家思想对人生的意义,以妄想生”(《维摩 诘经》),这样就进入无分别的境界。 无分别在《维摩诘经》中主要表现为“不二法门”,从形式上看,它有相对主义的特点,抹杀 了不同概念间的差别,但其理论实质却缓和了世间与出世间的矛盾。如《维摩诘经》中说:“垢净 二法门。”有为无为为二,若离一切数,则心如虚空,以清净慧无所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为入不二法门。”“生死涅桨 为二,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无缚无解,不生不灭,如是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色空为二,色 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这种无分别不是绝对的齐一,而是强调事物的联系与转化,故用中道的方式来加以“遮诠”而已。 这种无分别而思想在《华严经》中也有。如前所述,苏轼早年便醉心华严,故《华严经》中法 界万法平等、无分别观念在他的诗文中多有出现。如《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 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而怀,次韵一首》中有云: “太山秋毫两无穷,巨细本出相形中。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又如: “更厌劳生能几日,莫将忧思扰衰年。片云会得无心否,南北东西只一天。” “水光激滟晴方好,山色空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初晴雨后》) 万方数据 34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万法平等,皆为真如法之体现,人不应执著于法相的荣衰及自我的得失,世间万相本在不断地 生灭流转,一切皆待缘起,故执著是没有必要的。这一点苏轼在《阿弥陀佛赞》中更进一步作了 发挥: “见闻随喜悉成佛,不择人天与虫鸟。但当常作平等观,本无忧乐与寿天。丈六全身不为大, 中国佛学万法平等而无分别观与庄子的“齐物”思想有相通之处,但它远比庄子来得深刻,因为 庄子的“齐物”只是一种认识上的相 对主义 而前者的思想底蕴是诸法性空而又依恃诸缘,相即相如,圆融无碍,从而给人指出了 一条现实的安顿身心的出路。
故人一旦了然诸法性空无别,则 会泯灭是非、荣辱,人生道路也 会通达无滞。在诗词中苏轼常描述这种境界: “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泗州僧伽塔》) 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中道以否定“边见”、“不落二边”为其核心内容,是一种不执著于矛盾任何一方,不走极端 证思维方法。如龙树《中论观涅祭品》:“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这与儒家中庸 貌合而神离。儒家中庸的实质是在两端之间找到任何一点,追求的是实用和和谐,是一种 而中道则是一种否定性的辩证法佛家思想对人生的意义,其最终要达到的则是“无得亦无止”,对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有无都采取无可无不可的态度。Is]卯 201’苏轼在《胜相院经藏记一首小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