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
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
家乡的风俗篇1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翁平中心小学六年级:王建华
家乡的风俗篇2
在陕西,社火是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的通称,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取胜的艺术。它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成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形成故事组合,给人一种高屋建领,惊险出奇的艺术感染力。
2、陕西家乡风俗:秦腔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
3、陕西家乡风俗:皮影戏
家乡的风俗篇3
所谓“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你的家乡肯定也有很多,最让你记忆深刻的是什么习俗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21年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范文【五篇】供大家参考,我们共同阅读吧!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1除夕新风尚
除夕,夜一如既往来了,大概天上是没有除夕的,否则今天也该有些例外了,却没有。
远处传来了稀稀疏疏的爆竹声,隐隐约约的,并不脆响,只是闷闷的,好像这声音跑得有些远,气若游丝的感觉。现今城里是禁炮了,可能的理由是污染过于厉害。的确,往年初一的清晨,空气里总是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城市也似乎笼罩在土黄色的尘埃里。现在过年的“咚嘎”声,已成为了城市记忆中的历史,只是城外的农村还可以,那炮声便是从各周边传来的,昭告着年的传统味还在那儿。
城里的确变了许多,不仅只是少了爆竹。传统的除夕,人们是喜欢团圆在家里的,一家人畅畅叙叙,和着热气腾腾的年夜饭,是一种小家的温馨。现在,许多人家团圆到饭店里了,一桌挨着一桌,各桌都圆圆满满,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幸福着新时代的幸福,是一种大家庭的和谐。
已经走出来了,并不刻意宅在家里,因为到城市的除夕之夜里去瞧瞧吧,流光溢彩,是斑斓而闪亮的。更有浓浓的中国红,点燃了佳节的气氛,这不正是年的色彩吗!
是啊,团圆未必就在老家,只要一家人团在一起,到哪里都可以圆,所以有的家庭把团圆团去别处了。去旅游,和另一个城市团在一起,和未曾相识的人团在一起,和别的风土人情团在一起,这是新的除夕,新的风俗,新的时尚。
年永远在,时展,风俗有改。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2我的家乡在银川。这里有踩高跷、跑竹马、浪头车和跑旱船?今天我就来介绍我最喜欢的风俗踩高跷。
据民间传说高跷这种形式是民间社火艺人们创造的。相传有一年元宵节,艺人们要到县城闹红火。县老爷知道后,便想诈一笔横财,并下令将吊桥吊起,入城者要交过桥费,否则不准入城。城外的艺人听后,十分生气,但也无可奈何,便准备进城的钱。谁知县太爷又将过桥费提价了,艺人的儿子回家后看见墙上挂的长腿白鹤图受到了启发,便连夜制造木棍,在木棍上装脚踏板,将木棍绑在腿上,脚绑在踏板上,趁夜沿城演习了一遍。正月十五日那天,城外的艺人都依样绑上高跷,越过护城河,进了城。这就是高跷的原形。
大年初一那天祖父母、父母和我有幸看到了踩高跷。高跷艺人们身穿红衣服,下面穿红裤子,衣服和裤子上面都缝上了金色的边。小丑头戴红色瓜皮帽,身穿红色的中国服装,并且背了一个灰色的包,但是裤子的颜色十分特殊:一条裤腿是红色的,一条裤腿是米色。所有人的脸上都画着小丑妆,并且人人身怀绝技。一开始小丑就来表演踩着高跷倒着走路,倒着走后不忘再加一个跳起来的时候旋转的动作。随后,高跷艺人们开始表演节目,有的人倒立,有的人单手支撑转一圈后下腰,还有的人向前翻了个跟头。不管怎么做,所有人都是在踩着高跷的时候做。最后一个高跷节目也是最精彩的一个压轴节目。只见有四个艺人开始下腰,小丑倒立不动,剩下的两名艺人倒立走路,以S型的方式绕过四名艺人和那位小丑。他们获得了许多的掌声。看得我们直叫好。
妈妈说,以前的高跷都很矮只到妈妈的小腿,现在的高跷可以到她的膝盖。听到这里,我就赞叹到,现在的艺人技艺可谓是越来越高超,更加获得人们的喜爱了。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3《春节的饺子》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国土地辽阔、民族众多,但是每逢春节,人们都要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太和县,我们当地春节的饺子别具特色。
先从饺子皮开始说起吧。饺子皮有白色的、绿色的,寓意新春来临,生机盎然;还有用胡萝卜汁和面擀出来的饺子皮是红色的,象征着明年的日子会红红火火。
饺子馅的调制就更是别具匠心了,各家有各家的拿手绝活。有猪肉大葱馅的,有羊肉白菜馅的,有山药虾仁馅的,有韭菜鸡蛋馅的……真是丰富多彩、应有尽有!
饺子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在饺子边上捏出一个个褶皱,就好像给饺子镶嵌上了美丽的花边;有的在饺子边上捏一个小小的口,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笑口常开”;还有的把饺子包成个元宝样,以此祝福来年财源滚滚、富贵常在。我们当地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习俗是每家每户年三十包饺子的时候,都要包一个“幸运饺子”。就是把一枚干净的硬币悄悄地放到饺子馅中,然后包起来,这个饺子要和别的饺子一模一样,谁吃到这个饺子,他就是来年最幸运的人。
大年三十这天,一家人围在一起,我调馅,你擀皮,他包饺子,在和谐的氛围中不一会就把饺子包好了。等到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时,迫不及待的人们一口咬下去,满嘴留香,别提多美味了。一家人团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饺子,说说今年的收获,谈谈对来年的期许,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饺子是家乡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家乡的人们每年都在期盼着它,因为它是春节的味道、是团圆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4《贴春联》
春节可是中华民族大喜大庆的传统节日,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过春节的习俗有很多,但在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这可是过春节最重要的事情啦。
贴春联这个习俗可是大有来历呢!传说在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常常在除夕那天出来祸害百姓,人们苦不堪言。有一个人发现这个怪兽害怕声响、红色,于是人们就在“年”来时放炮竹,把红纸贴在家门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除夕贴春联、放炮竹的习俗了。
腊月三十,人们会把提前准备好的春联恭恭敬敬地贴在大门上。我家的春联可是与众不同吆!我可是家里的小小书法家,门上的这些春联年年都是我的杰作。动手写春联已经成了我们家迎新春的重要活动,这让我非常自豪。每年放寒假,我都特别期待写春联的那天早日到来,好让我大显身手。
年三十这天一大早,东方刚露出了鱼肚白,我就迫不及待地起来了。我拿起了妈妈提前准备好的红纸、墨汁、毛笔,满怀自信地走向书房。我先把折好的红纸认认真真铺在桌子上,用镇尺压住。再把墨汁小心翼翼地倒在砚台里,放在左上角。一切准备就绪,可写什么内容好呢?我打开我的春联集锦,仔细地看了又看,终于选定了一幅。要开始写了,我稳稳地拿起毛笔,蘸了些墨汁,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幅对联“新风开盛世,春色满神州”,当然还有横批“新年快乐”。然后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我又写了几个福字、寿字。终于大功告成,我把它们一一放在了地上,等墨汁自然晾干。
接下来,我和爸爸就要贴春联了。我兴奋地拿来了胶布,搬来了板凳,我指挥,爸爸贴。
“先贴正门。”我像个将军一样发号施令。
爸爸拿着春联说:“这样行不?”
我后退了几步,仔细端详了一下,说:“向左一点点,哎不对,多了,再向右一点点,右边向上抬一点点,哎,别动,这样刚刚好。”
爸爸在我的指挥下身体像跳舞一样扭来扭去,妈妈在一旁被我俩逗得哈哈大笑。我迅速地撕了几块胶布,固定住了春联的四个角,然后把春联贴好。
该贴“福”字了,我拍着胸脯喊到:“这个交给我吧,爸爸你甭管了。”我拿着“福”字,找准位置,对准角度,正要贴时,妈妈说:“哦,不对,福要倒着贴,取谐音,意为福到了。”中华文化真有意思。我刚把“福”倒着贴好,爸爸从里屋出来喊住了我,“你看看,福都贴倒了。”我忙给爸爸解释其中的美好寓意。爸爸恍然大悟,满意地点了点头。
最后,我把“寿”字贴在了爷爷的门上,寓意爷爷延年益寿。看着爸爸妈妈向我投来赞许的微笑,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春联贴完了,我坐在沙发上,看着门上红红的春联,心中充满了成就感,闻着家里洋溢着的浓浓的年味,心中满溢着幸福。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5自古以来就有一个传说,是说从前有一个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蹋庄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三个弱点。所以人们过春节的时候就再也不会看到“年”了。
三十儿晚上吃完饭以后,我们就一起去姥姥家楼下放鞭炮。记得当时爸爸给我们买了很多,有在地上开的,有在天上开的,还有儿童鞭炮等……记得当时我和表妹一人拿了两根粉色的仙女棒她把自己当成小公主一样,却遭到我的吐槽说她太幼稚,我的弟弟和表弟一人拿了一根蓝色的仙女棒跑来跑去,把自己当英雄一样在打怪兽。当时妈妈问我们:“你们知道过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吗?”我们四个都用最快的速度说出了答案:“是因为要吓走‘年’这个怪兽!”妈妈笑着点头说我们聪明。这时,买鞭炮的爸爸说道:“放鞭炮啊,有着辞旧迎新之说,寓意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我们几个在那里津津有味地听着。也都明白了这些知识。
家乡的风俗篇4
每年的最后一天就是初夕。在这一天,人们都要贴春联、放鞭炮,来迎接新的一年。关于除夕,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一个村子突然来了一个巨大的怪兽,名字叫夕,把人们吓得心惊肉跳。有一个叫年的小孩,他灵机一动,用点燃的鞭炮和红绸来吓怪兽,最终把怪兽吓跑了。以后人们都在每年的最后一天贴春联、放鞭炮。
除夕的夜晚,家人们都要在一起吃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饺子要多煮,意在年年有余。一旦饺子煮破,可不能说破,要说挣了,也就是赚的意思。饺子里还要包钱、枣、糖等,吃到的人们都预示着吉祥发财,大家都衷心地互相祝福着。除夕的夜晚最有特色的就是放烟花了,小孩子们更是高兴得不得了。整个夜晚的天空都五颜六色,真是爆竹声声辞旧岁,欢天喜地迎春节啊!
大年初一,有拜年的习俗,大家相互拜年陕西关中民俗村,互相问好。小孩子向长辈拜年的时候都会得到压岁钱,拿到红包的孩子们一个个高兴得合不拢嘴。
初一过后就迎来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上街赏花灯、吃元宵,仍旧沉浸在春节喜庆的气氛中。
家乡的风俗篇5
我国民俗学奠基人钟敬文先生说:“人生活在民俗里,就好像鱼生活在水里,两者是须臾不可分离的东西。”合理利用民俗文化元素,利用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成为随处可见、可用的活教材,让民俗文化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对促进农民工子弟教育、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地处浙江省绍兴市袍江部级开发区的群英小学是一所纯农民工子弟学校,近千名学生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18个民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民俗百花园”。学校立足学生、立足生活和立足地域,开发与实施民俗风情“1+1”校本课程,提升农民工子女的民俗文化素养,促进流动儿童对家乡民俗文化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对异乡(绍兴)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融入感,通过开发出生地和就读地民俗文化“1+1”校本课程,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三化一体,整合民俗“1+1”课程资源
(一)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民俗化
我们根据农民工子女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分解与整合,让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有机衔接,使这些课程更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以满足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需求为原则陕西关中民俗村,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满足师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需要,构建了运动与游戏、美术与工艺、语言与故事、音乐与戏曲、饮食与特产、节俗与礼仪等六门民俗风情“1+1”课程。
运动与游戏这一课程,就是根据国家体育课程中的游戏教学要求,我们整合了绍兴以及学生家乡的游戏,以低段年级为教学对象,从玩法、技能、技巧进行分类组合,形成了民俗游戏的1+1,让学生在朗朗笑声与浓浓乡情中,传承各地民俗游戏文化,促进儿童体质的健康发展和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美术与工艺课,我们选取国家美术课程中有关民俗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开发,如天津的泥塑、庆阳的香包、淮坊的风筝、绍兴的花雕、花边以及白族的扎染等,了解民间工艺文化的历史、起源、意义,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审美素养。语言与故事课,我们立足民俗,辐射语言,以三年级语文教材作为参考的文本,对接绍兴与家乡,方言、俗语、谚语、谜语、对联、歇后语、绕口令等进行延伸、拓展,使之生活化、情趣化。童谣的音韵、神话的神秘、故事的有趣……这些民间文学正与儿童的好奇、天真、游戏心理契合,成为童年贴心的牵挂和营养,展示出民俗文化的异彩纷呈和自然亲切。节俗与礼仪课,穿越时空界限,从家乡来到绍兴,听听节日传说,学学日常礼节,品品民风乡情,体会礼俗文化的无穷魅力,做一个“知节俗、懂礼仪”的小绅士、小淑女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让礼仪之邦的美名传播四方、传承千秋。
(二)校本课程生本化、民俗化
走进群英小学,你就会感受到“民俗文化,群英荟萃”的氛围,学校积极开发学生喜欢、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民俗化校本课程。学校组建了小百灵社团(民族音乐)、小孔雀社团(民族舞蹈)、民间工艺社团(小画家、剪纸)、民间故事社团以及民俗风情小导游、民俗游戏等社团,让那些有梦想、有特长的孩子自己申报社团,并在每周五下午的校本课程中,由专任老师辅导,定时定点开展活动。
在群英小学,人人都是学校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开发一种学校课程或参与一个学生社团的辅导工作。为保证校本课程质量,学校在调动本校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积极寻求校外合作,聘请了笛子、葫芦丝、跆拳道、国际象棋、书法等专业教师。
我们为学生打造的这些民俗化课程资源,犹如一道道营养丰富的自助餐,以其多样性、趣味性吸引着学生,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会选择,在选择中发现自己适合什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三)学生活动课程化、民俗化
在群英小学,每一次活动都纳入统一的课程管理,把活动与课程整合起来实施,使得学生活动更具计划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民俗特色主题系列活动,大力营造“民俗百花园”校园特色文化。学校开展“民俗游戏游园会”“民族歌舞大奖赛”“民间故事大家讲”“民俗好声音”“民俗风情节”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充分挖掘、展示各地优秀民俗文化资源,展现了群英学子勤劳勇敢、团结和谐的精神风貌,促进民俗风情“1+1”特色课程的推进。
群英小学“三化一体”的民俗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富有个性的教育资源,为孩子们拓展了自由飞翔的天地,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三化一体”的民俗课程体系,让孩子们共守民俗文化之根,为学生优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四步到位,推进民俗“1+1”课程教学
(一)课程资源的筛选
我们精选学生籍贯所在地的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整合教材已有的和学生已知的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国家、地方课程配套(“我是绍兴人”课程和越城区的《越文化教育读本》),和幼儿园、初中乃至今后走上社会相衔接,凸显实用价值。
音乐与戏曲这一课程,我们撷取国家课程中民族音乐、民族歌舞的教学内容,彰显绍兴与家乡的民俗特色,进行拓展选材。细腻婉柔的小调、高亢嘹亮的山歌、激情奔放的狮舞、委婉优雅的越剧、滑稽幽默的鹦哥戏、神奇美妙的乐器……使学生一起听民歌旋律,唱地方戏曲,演民族歌舞,奏民间器乐,走进鲁迅笔下的绍兴社戏……有你有我,享受音乐,享受快乐!饮食与特产这一课程,我们有机地整合了科学课中饮食教学、越城区的魅力文化读本的内容。“南米北面”、“东甜、西辣、北咸、南鲜、中酸”,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口味、不同特产,当我们离开熟悉的家乡,带着自己“舌尖上的民俗”来到第二故乡,当舌尖遇到民俗,当“家乡的食俗”遇到“绍兴的饮食习惯”,这“1+1”的作用就这样妙不可言地开始发生。
(二)课程内容的编排
每册读本围绕一个主题,分设12个专题,每一课基本结合一学年时令顺序(9月―6月),每个专题以“绍兴+各地”进行对接,体现“1+1”的妙用,便于实践操作。
例如节俗与礼仪课的内容就是按时令顺序编排:中秋思亲、重阳敬老、春节拜年、清明祭祀、端午除五毒;美术与工艺课内容顺序:中秋放河灯、春节贴窗花、元宵挂灯笼、端午做香囊。
(三)课堂形式的呈现
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导向,力求儿童化,图文并茂,内容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活动寓教于乐,以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件、平时常见的的场景为插图,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游戏、儿歌等为载体。
下面以清明祭祀这一课的内容呈现为例来说明。学俗:知道清明节的来历;知俗:了解清明祭祀的各种习俗,诵读清明诗歌,参加清明诗会;入乡随俗:了解绍兴以及其他各地的祭祀习俗;移风易俗:我们提倡“鲜花献逝者,网上祭英魂”“诗歌寄哀思,青团忆故人”。
(四)课堂教学的推进
按“知识窗―实践园―拓展谷―展示台”主线徐徐展开,以“读一读、讲一讲、做一做、找一找、比一比、秀一秀、评一评”的板块层层推进,使读本编排体现一定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激发兴致,体现童趣,便于教学。
知识窗以介绍本课教学内容为主旨,以故事或小知识的形式呈现;实践园以绍兴的内容为主;拓展谷以拓展、延伸的形式介绍学生家乡相关内容;展示台整合绍兴及家乡各地的内容,以活动、表演、制作等方式进行展示。
三、三个结合,提升“民俗1+1”课程实效
(一)乡土性与系统性相结合
乡土性即当地自然人文的特殊性,而系统性即知识的完整性。民俗风情是反映地域文化的重要元素,自然要把乡土性放在第一位,使人们能强烈感受到写的是当地,而不是其他地方,但民俗风情应符合教学的规律,应具有系统性。民俗风情“1+1”课程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一到六年级中分别开展运动与游戏、美术与工艺、方言与故事、音乐与戏曲、饮食与特产、节庆与礼仪教学,主题鲜明,层次清晰,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反映了两地的民俗风情。
(二)专题性与拓展性相结合
专题性是各章节按典型的风情来编写,每一课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而拓展性是教师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因地制宜地实施教育教学活动,鼓励并激发学习者完成一些开放的、基于问题解决的任务。民俗风情“1+1”课程用“出生地民俗风情+就读地民俗风情”,即“1+1”的方式把两地风情进行无缝对接,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利于两地文化的融合。
(三)可读性与游戏性相结合
持续注意是儿童重要的思维品质之一。为了吸引学生持久的求知欲,民俗风情“1+1”课程在可读性与游戏性上下足了功夫。学习内容的呈现,以故事导读、图片点缀、活动体验的方式徐徐展开,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学习活动的深入,按知识窗、实践园、拓展谷、展示台的顺序环环相扣。这种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交往的社会性,摆脱了机械、封闭、沉闷的“独白”式的教学现状,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心智发展。
家乡的风俗篇6
一、引言
在国家大力提倡三农政策的前提下,乡村旅游的研究已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外关于乡村旅游发展较早,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供给、乡村旅游者及其市场细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乡村旅游影响、乡村旅游营销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国内真正意义上乡村旅游的兴起, 始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学者研究主要从概念界定、发展动因研究、乡村旅游的经济性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乡村旅游的属性特征分析、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探讨等方面进行研究。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应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品位。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对比可以看出,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的方面已非常之多,但是把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还是比较少。本文以民俗文化视角下研究乡村旅游,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能为专题民俗村以及乡村旅游寻找新模式陕西关中民俗村,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位与内涵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乡村民俗主题旅游产品是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吸引物,突出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旅游产品,这是全面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的一个有力手段。
(二)研究区域概况
陕西关中平原的范围是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此次我们选取了关中地区四个典型的乡村民俗旅游地,以臊子面为特色的宝鸡岐山北郭村,以农民画为特色的户县东韩村,以泥塑为特色的宝鸡凤翔六营村,以关中民俗体验为特色的咸阳袁家村。
(三)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与随机访谈的形式,对于案例地的游客进行调查,调查日期为2015年3月到4月间,历时20天。调研地点选择在礼泉县城及袁家村景区,岐山北郭村,凤翔六营村,户县东韩村选择游客比较集中的地方和游客进行随机交谈。
三、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综合模式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大部分还属于低级阶段,以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主题乡村民俗旅游村属于民俗旅游接待专业户时期,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体验传统生活习俗富的民俗旅游活动为特点。
案例地的民俗旅游发展模式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乡村民俗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以乡村民俗风情为载体,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其内容包括地方特有的风俗。礼泉袁家村就是以关中民俗为载体发展乡村旅游。
(二)乡村组织型
通过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北郭村,六营村,东韩村,袁家村都是集体规划,统一建设。
(三)“领头羊”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在离客源地比较远的乡村,农民更信任那些“示范户”。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
(四)景区带动型
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是以比较有知名度的旅游景区为核心,借助附近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发展为乡村旅游目的地。陕西关中地区以袁家村与北郭村为典型代表。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模式有三种发展方向: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模式有资源驱动模式向投资驱动模式变化发展;产品应品牌化 集群化,这是提升关中乡村民俗旅游的必经之路;开发主体应多元化,这是集聚乡村旅游开发资本,这是提升乡村民俗旅游品位,获取规模化效益的重要前提。
四、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及发展建议
(一)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创新模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模式。
1、建立乡村民俗俱乐部:旅游者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乡村俱乐部享受到一体化服务,并通过订购乡村旅游线路,向自驾车群体旅游提供自助式全程服务。
2、主题农园:形成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租赁农园等多种形态,承载农旅结合的农事参与、自然教育和DIY创意空间等功能。
3、童年到乡村:基于追寻儿时的记忆、寻找传说中的桃花源里避世文化的理想空间,旅游体验也成为现代最为时尚和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活动和产品形态。
(二)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建议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亟待解决经营理念低俗化、品牌定位趋同化、产品层次粗浅化、乡土文化城市化。乡村旅游同质化严重,关中地区大部分乡村旅游是以农家乐的形式,未来乡村旅游应鼓励企业进入,实行“企业+农户”形式,实行市场化经营。
家乡的风俗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