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滋养心灵
□张 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历史文化,滋养心灵,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什么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为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为什么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对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刻认识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让宝贵的历史文化更好滋养心灵,绽放新的光彩。
坚持保护第一,全面系统保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滋养心灵,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从河北正定古城到首都城市规划,从敦煌莫高窟到云冈石窟,从平遥古城到殷墟遗址,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地重视文物保护,对提升文物保护水平不断提出要求。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切实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全面系统保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
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进一步增强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要坚持以历史文化价值为导向,按照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的保护要求,全面保护好古代与近现代、城市与乡村、物质与非物质等历史文化遗产,在城乡建设中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做到应保尽保,既保护单体建筑,也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还要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实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形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
坚持合理利用,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近年来,我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政策法规得到有效落实,保护工作逐渐科学化,行业管理逐渐精细化,挖掘和利用方面逐渐规模化,记录与展示领域逐渐数字化,预防性保护与抢救性修复逐渐均衡化……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需要持续巩固。今后,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有效挖掘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群众现实生活,充分发挥文物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为什么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内容供给,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一是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价值,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合理应用于城市雕塑、广场园林等公共空间,避免千篇一律、千城一面,在继承和创新中延续城市文脉。二是要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切实做好革命遗址、遗迹、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和中华历史名人纪念活动、国家公祭仪式、烈士纪念日,积极用好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遗迹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历史文化教育活动,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三是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各地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规划设计推出一批专题旅游线路,引导广大游客在旅游中感受中华民族历史、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以文化人功能。
坚持多方参与,形成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强大合力
我国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浩如烟海,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发展的根基。但从实际看,一些地方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还面临着保护意识不强、资金不足、人才短缺、管理力量薄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尽职尽责,还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企业、机构和个人等社会力量的作用,构建多方参与、多元投资的有效机制,形成全社会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强大合力。
具体实践中,要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协作,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激发全社会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鼓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加大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在做好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的同时,运用高科技手段推出更加新颖活泼的陈列展览等,让文化遗产“动”起来、“活”起来,吸引更多人感受历史文化遗产魅力、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综合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各类载体,融通多媒体资源,统筹宣传、文化等各方力量,创新表达方式、传播方式,全力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增强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
(作者单位:省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