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举办委员读书群交流座谈会
4月8日上午佛家思想核心内容,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举办“努力开创新时代宗教工作新局面”委员读书群交流座谈会暨全国政协书院第十期“周周论学”线下活动,全国政协民宗委主任王伟光出席并讲话。会议由民宗委驻会副主任、读书群群主杨小波主持,民宗委在京副主任全哲洙、张裔炯、蒋建国、李光富、杨发明,参与读书群导读工作的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以及部分在京民宗委、宗教界委员参加会议。
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提供书面发言稿,张风雷、游斌、张新鹰、张践、纪华传、朱晓明、宗性、李光富、杨发明、沈斌等委员、专家现场交流发言,牛汝极、徐晓鸿等京外委员作书面发言。本期分享部分委员、专家发言。
王伟光(全国政协民宗委主任、分党组书记):
不断增进“五个认同” 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
教育引导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一要增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正确认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牢固树立国大于教、国法大于教规、教民首先是公民的普遍认知,不断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二要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深刻认识和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要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推动我国各宗教与中华文化的其他文化形式对话交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宗教思想和制度规范。四要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全面系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五要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促使我国宗教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防范一切“去中国化”“逆中国化”现象,在中国道路上实现自身价值。
张风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佛学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哲学院教授,读书群群主):
对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重点难点问题的思考
要对新时代我国宗教为什么要中国化、什么是中国化、谁来中国化等问题有深刻明晰的认识。要深入做好教义教规中国化阐释和中国特色宗教思想建设工作,不能停留在宗教经典的某些词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简单比附上,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宗教经典和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阐释。“中国化”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动态发展的过程,既要深刻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又要善于提炼新时代的新鲜实践,不断探索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实践路径。
游斌(中央民族大学宗教研究院院长):
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宗教思想体系
一、按照各宗教的自身特点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举办委员读书群交流座谈会,推进我国宗教经典翻译与阐释,与中国特色宗教思想体系的建设,与中国各宗教的礼仪规范化、制度化结合起来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举办委员读书群交流座谈会,齐头并进、交相呼应。二、以史为鉴,挖掘中国宗教互鉴的有益经验,坚定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历史自信,使中国宗教不断适应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形成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三、“三支队伍”建设应形成合力,党政干部队伍发挥引领作用,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作为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主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宗教学研究队伍则提供学理支持。
张新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原副所长):
关于宗教中国化中文化认同路径的一点想法
宗教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促进教义教规、管理制度、礼仪习俗、行为规范等方面逐步形成当代中国特色。宗教界代表人士要发挥自身优势,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内部精炼凝聚对于“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的范围认知和共同理解,将尽量多的信仰内容和教义教规视为本宗教实现中国化转变的资源依托,不断增进对之深掘深悟的良知良能。宗教工作主管部门要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把握好相关政策理论宣传的力度和分寸。
张践(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
借鉴历史经验推进当代宗教中国化
在古代中国,礼乐教化是引领外来宗教中国化的柔性力量,表现为儒家士大夫群体对外来宗教有违礼教之处的批评和宗教的反批评。大多数宗教在这种批评与反批评之中逐步实现了教义教规的中国化。当前引导宗教中国化,要注意充分发挥中国文化中“和而不同”精神,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寻找共同点,缩小并不断化解不同点。宗教中国化的首要内容是认同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各种宗教都要认真研究自己的基本教义、教规、礼仪是否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之处,推动自身改革创新。
纪华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
进一步推进讲经中国化
提高讲经中国化水平,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始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二要积极推动宗教经典的中国化诠释工作,建立讲经范本,推行示范讲经,丰富发展实践经验。三要通过讲经活动,教育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自觉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开展活动。四要继续加强宗教人才队伍建设。以讲经活动为抓手,不断提升教职人员的信仰层次、宗教造诣和文化品位,不断增强服务信众的本领才能,不断开拓对宗教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途径,放眼长远,为宗教健康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朱晓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宗教界统战工作研究”课题组负责人):
加强我国宗教中国化相关学术研究
一、贯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推进“宗教中国化”两大成果,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主线引领下,推进“宗教中国化”的进程,用坚持“宗教中国化”取得的成果,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砖添瓦。二、“宗教中国化”既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又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体现出“文明内涵”和“时代内涵”。三、“中国化”“法治化”是互相配合的“两手抓”。一方面用“中国化”推动,一方面用“法治化”规范,是实现关键在“导”、实现“管住管好”目标的互相配合的两个着力点。
宗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
持续深入推进新时代佛教中国化
一、推动三大语系佛教经典的当代翻译阐释,让佛教经典诠释更加契合时代和社会价值。二、建设当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引领三大语系佛教界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关爱社会,服务众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三、构建当代佛教内部管理规范体系,既要继承佛教传统管理制度精神,更要积极主动借鉴现代社会管理理念,促进佛教内部管理与社会治理体系相衔接。四、根据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适度调整生活礼仪、信仰习俗与社会的协调性,树立良好的佛教社会形象佛家思想核心内容,增进社会大众对佛教的认同度。
李光富(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要求的阐释
深入推进我国道教中国化,一是加强对道教经典的发掘与整理,立足现代社会的需要,正确阐释教义,做好经典的翻译、选编、注释等基础性工作。二是充分整合教界、学术界的力量,对已有研究成果、改革建议等进行全面总结梳理,探讨新的成果转化和运用方式。三是主动开门办学,与相关高校积极合作,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教育资源。通过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和文化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道教教职人员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培养既有宽广的现代视野又有扎实的传统道教经典功底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杨发明(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
推进伊斯兰教经典的中国化诠释
一、深化经典诠释,重点诠释好争议话题,对长期以来被误解和质疑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论证,作出准确权威的阐释,构建有影响力的中国伊斯兰教话语体系。二、完善教学体系,培养有深厚功底的中国经师。全国各伊斯兰教经学院要在教学内容上拓展广度,增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思想文化的学习;在培养层次上拓展深度,为培养有志于伊斯兰教经学思想研究的人才提供更充分的条件;加大师资建设力度。三、以多种形式转化运用具有适应性的经学思想研究成果,激发经典诠释内生动力。
沈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主教团副主席):
攻克重点难点 深入推进我国天主教中国化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深刻认识坚持天主教中国化方向的现实意义和天主教自身建设发展需求。二、加强学习交流,了解先进经验,强化创新意识,积极开展探索,培养一支既熟知宗教经典又能对经典作出符合时代精神阐释的“双通”人才队伍。三、深入开展神学思想研究,从新时代汲取养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天主教神学思想体系,用以指导我国天主教中国化实践。四、加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通过文化浸润,在教会礼仪、建筑、艺术等方面体现中华文化元素和中国特色。
徐晓鸿(全国政协委员佛家思想核心内容,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
不断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走深走实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坚持依法依规办好中国教会。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浸润,在经典释译、教义诠释中融入中国表达,在教会实践中融合中国元素。三、摆脱西方殖民神学的羁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神学思想体系。四、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高素质教职人员队伍。五、在总结推进基督教中国化成果的基础上,编制好第二个《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
牛汝极(全国政协常委,新疆师范大学原副校长):
以“四个相统一” 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
一是支持把宗教教义的讲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相统一。我国宗教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组成部分,必须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核心价值观。二是支持把宗教教规的传授与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的弘扬相统一。三是支持把宗教经典的编辑印刷流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相统一。各宗教要适应当代中国国情,梳理好、阐释好宗教经典。四是支持把凝聚信教群众共识与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相统一,不断破解宗教治理的思想认识藩篱和深层次矛盾,引导中国宗教始终坚持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