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一是见道,二是修道,三是证道
南怀瑾老师:一是见道,二是修道,三是证道
今天所讲:一是见道,二是修道,三是证道。
何谓见道?这里所说的见道,并不指“见性”的“见”,而是理上的“见”。有很多人不学佛,还比较朴实。一旦学佛,几年后反而夸夸其谈,动不动拿佛的境界去衡量周围的人,从不拿这把尺子来衡量自己。
学佛不是把眼睛看着对方,而是看自己。所谓“看破”,就是“见道”。为什么很多学佛的人,看破了但又放不下?怎么才能放下?贪、嗔、痴、慢、疑在见道后,仍然很重。只有通过“修道”以后,再上一个台阶 ——“证道”了,才能把这些习气消除掉,对世间的种种功名利禄才能放下,也即是说,一个人要想真正放下,要在果位上才能做到,即证道以后,才能放下。一个真正见道的人,他的思想绝对是正知正见。但他仅仅是证得初果。证到初果的人,他只是断了见惑。“见惑”即理论上的一些知见,当他证道以后,才能超越“思惑”。 实际上现在好多学佛人连看破(断见惑)的层次也达不到。当一个人未见道之前,对佛法不会生起正知见,每见到一个大师都会随其跑掉。相反,见道后,即便是菩萨来到面前,也会如如不动,因为他有了正知、正见、正定。为什么现在学佛的人很容易动摇?听谁说都有道理,每个大师,张“大师”、王“大师”都能转动他?因为他没有学佛的心得体会,没有自己的佛学思想,不得不被外界所转动。断“见惑”后,叫“看得破,放得下”。“看破”是理论,“放下”是功夫。通常一些研究佛学理论的人,对“见道”都达到一定层次,但对“修道”、“证道”把握不了。断见惑是“闻”、是学问、是知识,断“思惑”是功夫、是证道。
你们可能听说过苏东坡和佛印禅师的一段故事。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好,而且佛学理论不相上下。苏东坡是悟了道,没有证道,佛印禅师已彻悟证道。两个人的悟道偈如果放在一起,未悟道的人看了,分不清功夫上下,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谈禅论道,因为苏东坡只是文字般若很高,实相般若并不行,所以常常输于佛印禅师。有一天苏东坡突然有悟,写了一首悟道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派人送到佛印禅师处。禅师看后在纸上批了四个字:“放屁、放屁!”让来人带回。苏东坡看后,暴跳起来,架着小船去找佛印理论,船未靠岸,看见佛印早已在江边等他,并哈哈大笑说:“八风吹不动,一个屁就把你打过江来!”苏东坡言下大悟,忙说:“惭愧、惭愧!”从此后,苏东坡对佛法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因为佛法是从自性中流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而且分两条路,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苏东坡一向是从“理”入,从未“行”入。现在学佛的人,好多都是夸夸其谈,其言行举止都很浮躁,习气也一点都没除掉,讲起来却头头是道,到了关键时刻,早把佛法扔到了一边。佛法主要体现在日常功用上,不在理论上。一个见道的人,虽然不会退失菩提心,但还会被业习牵着走。这个时候,他的贪、嗔、痴和常人一模一样。只是在言论上比较善辩,“机锋转语”上,很难有人抵得过。但可以从行为上看出他是否证道。就像二祖当时在向达摩老祖求法之前南怀瑾老师:一是见道,二是修道,三是证道,在中原一带已经很有名气。当他向达摩老祖求法时,达摩还对他说:“我这是旷劫大法,非小根、小器所能得也”。这时的神光在达摩眼里,还是小根小器,不配修达摩的法。实际上神光这时已经是辩才无碍,早已突破见惑,已达“修道”的层次,只缺“证道”。
何为修道?在修道之前,必须完全见道,才能进入修道。比如在未修道之前,对修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反应,都要明白。如何明白知道呢?那就是要见道。一个真正见道的人,对他以后在修道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如何处理,都是很清楚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不是真正的“见道”。真正的见道,必须是自己身心的亲见,并不是听别人讲一讲,自己有了些知见、领悟。对一个真正见了道的人来讲,其身心、气质会有明显变化。言语都会与众不同,尤其体现在做事上,对人生的生死无常佛家思想主张放下,都会看得非常透。实际上修道,有一半功夫,都必须在“见道”中完成。所谓“修道”、“证道”,只是体验、验证它(见道)而已。就如你们要到翁源县东华寺,对来的方向、方位,坐哪个车次,早已明白了。来的时候,按方向、路线去走,肯定不会走错。修道、证道,只是在见道的基础上去对号入座。还未迈步已有十分的把握了,一迈步,肯定到位,绝对不会错。就像一个高明的人做事,未做之前,方案早已成竹在胸了。一出手就不会有偏差,每一步所发生的问题都不出他的预料,都和方案一模一样。不是一边做,一边想(制定方案)。古人讲,未闭关前早已明心见性了。眼前一片漆黑,怎么用功?所以古人有“不破本参不入山,不到重关不闭关”之说。
实际上断见惑,也就是见道,指的就是明心。严格讲已进入了见性,但未从见性中走出来,就像一个人已进入初禅,只是达到了初禅,并未走出初禅,说明还没有超越初禅,必须要走进去,再走出来,见到二禅、入二禅…… 前面的见道功夫完成以后,再配合修道。修道过程中,又分两个层次:一是指生理方面的修,二是指心理方面。这两方面需要多长时间完成?如果你的见道是究竟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见道,不是听别人讲的,花上三年的时间,可以扭转身心无始以来的业习。这个时候才谈得上能把握得了自己。因为前面的“见道”是“真”,配合实修,一真一实结合在一起,必然做得了主。当生理方面的修道完成后,在修心态的时候佛家思想主张放下,有一大半功夫是在红尘里完成的。我曾有个划分方式:在山上,心态只能修到五成,还有一半必须要在红尘中完成。因为你没有面对人、事、物、理的时侯,会误以为自己的业习已没有了,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内心世界是一片风平浪静。当面对纷繁复杂的人、事、物、理时,会发现内心仍在起波澜。在修道的过程中,必须达到起心动念时,能觉知到。如果“觉知”还未跟上来,说明你修道还未开始。即使已开始,也只能说是在修道中,还未走出来。就如走进了“观音洞”,仅仅是一半的功夫,必须再走出去,才算走完了全部。
即便是你从修道里走进去,又走出来,但未必能达到证道里面去。一步比一步更艰难。因为越到最后,越触动实质的问题。 前面第一步,完全是“理”,从第一步走出来,进入“修道”,才与“事”合成一体。达到“证道”,既与事一体,又非一体。为什么这样说呢?比如,当一个小孩子落入水中,你敢跳下水,把孩子救上来,而且自己一口水也没喝,毫无损伤、轻而易举,三番五次地这样做。(并不是经历一次境界,未被转动,就算成功,反复打捞,百发百中。)对于一个证道的人来讲,他随时能够进去,随时能够出来。如果进不去,无法感受众生的喜怒哀乐;如出不来,无法超越凡人的喜怒哀乐。你们会问,证道的人是在水中还是在岸上?对于一个证道的人是无“我”的。他如在水中,或在岸上,怎么能无我呢?观音菩萨之所以有千百亿化身,正是因为“无我”;众生之所以活得累,正是因为“有我”。比如对于一个把金钱看得很重的人,认为:金钱是我的,我必须主宰它。有一天主宰不了,就会很痛苦。如果无我,岂能有“金钱”的概念?无我的人又怎么会有痛苦?他没有带着有“我”的心去做事,又怎么会有业障? 之所以会有业障,一是搜集别人的业障,二是承担自己做错事的业障,但都是因为有个我存在。
一个人很庸俗,就是把“我”看得太重;有的人活得很洒脱,是因为“我执”比较轻。通常都说:功、名、利、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实际上一遇事,样样都需要。但要想证道,必须敞开身心,接受周围的一切。如果不敢、也不愿意面对周围的事情,别说证道,连修道也无法进去。就像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改正错误,是因为他敢于面对错误、承认错误。如做错了事,不敢承认、面对,就会想办法为自己辩护、开脱、解释。有的不吭声,佛门里讲,这也是一种慢心存在。当一个人理屈词穷的时候,不吭声未必是承认错误。因为佛法是针对内心的,自己对一件事情,看清没看清,放下没放下,自己的内心是非常清楚的。 现在信佛的人常说自己是“学佛的”,就是因为不知道怎样做才叫学佛的。当真正明白学佛应具备什么样的心态、条件、素质后,会吓出一身冷汗。正因为没有见道,不清楚何为“道”,所以才口口声声称自己是修道的。为什么古人常讲,越学越谦虚,越修越感到自己渺小。实际上做任何事都是从一个点切入,最后辐射到四面八方,乃至十方。并不是从四面八方切入,最后落到一个点上。所以佛门讲“一通一切通,如同太阳处虚空”照耀整个大地。
我前两堂课讲觉念南怀瑾老师:一是见道,二是修道,三是证道,觉念后择道(法),择道后才是修道。这里的见道和觉念是相吻合的。一个修道人念念能觉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知道是合道还是离道。有时处于修道里,一不留神,念头又跑掉了,又没有合道。什么情况下才算合道呢?并不是只有念佛的人,一心不乱地念佛才算合道,如果说一心不乱地念佛才算合道,那么一心不乱地切菜也算合道,因为都是一心不乱地做一件事情。一心不乱地念咒、结印、参话头,也是在做一件事情。如此说来,一心不乱地做任何一件事情就是禅、就是定。和这件事融为一体就是在修道,就是在道中。事实上真正达到一心不乱地切菜,根本不用再转一个念头(念佛),才算合道。书上有一句话说:“当下是道何来转,有转更是头安头。”
不需要从一个法门转入另一个法门里面,才叫修道。有一颗散乱的心,念佛散乱,出去做任何事情都是散乱。你有一颗一心不乱的心,出去做任何事情都能一心不乱。
何为证道?如果师父给你一个法,你不能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觉察到,你根本没有办法修进去。换而言之,如果能够觉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也根本用不着什么法。因为你已经破了我执、法执但还有一个空执未破。什么叫空执呢?就像一个对于钱财看得很淡的人,随时布施,但布施后总喜欢别人把他的名字刻在功德碑上。这意味着他财放下了,功名未放下,即我执没放下。有的人做了一件事之后佛家思想主张放下,总希望人家知道,即使没人知道,自己内心也特别高兴。这意味着他没有完全达到空。一个真正空的人,无我、无法、乃至连空也不存在,也即佛门里讲的:“我空、法空、空也空”。大家经常讲“无我,无法,一切都是空的。”天天讲空,执著空,如不从“空”中走出来,还是“有”。有什么?有个“空”的境界存在。
一个证道的人,做事情也很努力,也会求圆满,但过后无痕。怎么可能过后无痕呢?按道理讲,如果对一件事要求很严,做完以后内心应该还存有这件事。事实恰恰相反,只有对一件事情有过完全的努力,才能做到完全的放下。力量完全的来,当走的时候也完全走,故能过而无痕。当我们面临一件事情时,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超越。如果没有一心一意地经营,没有全身心地经历、尝试,就一定会留恋、回味它。
自己问问自己:现在处在见道、修道、证道的哪个层次?只有进入证道,智慧才能打开,即实相般若打开了。在未进入证道前,你已达语言般若和文字般若,实相般若突破后,才和无明彻底分开。
见道的标准是:在迈步之前,对整条路线已经通达,也就是说对所有历程已完全知道。一旦迈步,一步一个脚印,绝对不会偏差,不会走错。真正的见道又是证道的一半,只是缺少心灵上的感受而已。好多人修行十几年,会退失菩提心,就是因为没有见道。
大安法师:见道、修道、证道,何为道
我们要修行大小乘的佛法,首先要见道。何为见道?道就是清净道、平等道,就是我们本有的佛性,禅宗所说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本地风光”。这个见道里面包含着信道。我们一般把修行分为四个层次:信、解、行、证。首先要信我们本有的佛性。解就是悟解,要悟入。这个解就是见道。对这一点,一般的人不一定会知道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果没有佛来开示这一点,我们一般的众生不了解。何以故?我们日常的举心动念、行为造作都是以无数劫来的攀缘心作为自我,这个攀缘心就是八识的妄心。当下也有无始涅槃真性,真常的妙心,这就是道。这个道,在我们生命当中是最尊严的,是永恒常在的,是不生不灭的。虽然我们在六道里轮转,但这个“道”没有减少一点;虽然诸佛如来已经圆成佛果了,这个“道”在佛那一边也没有增加一点。这是法界的理体,是我们现前介尔一念心性的体现。诸佛如来圆成佛果,就是证到了我们现前介尔一念的心性。所以我们来到世间,要了解有一大事,有这个大道,我们契入了这个大道,我们的生命就升华了,就圆满了,就超越了,就得常乐我净了。所以世间上最尊严的就是道,就是德,不是其他的东西。由此,孔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闻到了“道”,就是晚上死去也不遗憾了。换句话来说,一个人一辈子醉生梦死,虽然享受那些虚幻的五欲六尘的快乐,但一辈子都没有闻这个“道”,都没有修这个道,更谈不上见这个道、证这个道,那真是糊涂生糊涂死,是很可惜的。
所以我们得到了难得的人身,听闻了佛法,首先要有信,信道,信我们本有的真如法性、佛性。有这个信心,我们才能按照佛的圣言量去解、去见。那么见道,就是我们见到本有的心性之后,这就是说开了眼睛了。开眼之后看到目标,然后再修道。见道就相当于禅宗讲的开悟,悟到了本有的心性,圆陀陀、光烁烁、寂照不二的心性。眼睛开了以后才去修道。理要顿悟,事要渐修。那怎么修呢?虽然我们见到了本有的心性,但是无始劫以来的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还需要我们去断,还需要历事炼心,还需要由戒生定,由定开慧,由慧来断烦恼,所以这就是修道的过程。我们本有的道就是本觉,开始修道就是始觉,修道断所有的惑、就路还家,始觉与本觉合一,融合在一起,就成究竟觉,这就是证道。圆满证道,这个“道”就是成佛了。次第分证这个道就是菩萨的因地了。那么见道、修道、证道,这是十方三世诸佛如来共同由凡夫地圆成圣果的共同的途径,是千古不能改易的定论、法则。这是彻悟大师对一代时教大小乘佛法作的提纲挈领的提示,也是佛法的基本精神。
大安法师《彻悟禅师语录》第7讲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所有恩,
下济一切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安乐国!
请各位佛友今日吃素念经、
戒杀放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学佛精进、福慧双修、法喜充满!
光明佛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