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召开文物藏品捐赠表彰大会奖励金额从500元到20万元不等
临夏州召开文物藏品捐赠表彰大会奖励金额从500元到20万元不等
近日,临夏州召开“临夏州文物藏品捐赠表彰奖励大会”,对77名捐赠者进行了表彰奖励,奖励金额从500元到20万元不等。
过去一年,临夏州各文博单位收到社会各界捐赠的彩陶、青铜器、玉石器、书画作品、文献史料等文物藏品达2.6万余件。临夏州繁荣振兴文博事业发展的一件件大事,充分彰显出临夏州公共文化水平和文化软实力正在加速提升。
临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黄河文化、彩陶文化、大禹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交相辉映,马家窑、齐家等文化遗址星罗棋布,恐龙足印、古动物化石等揭秘地球演化进程的地质遗迹分布密集。
丰厚的文化资源为临夏州的文艺创作、文化服务等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灵感和素材,临夏州的文化“宝库”在深挖、保护、传承的实践中,绽放出愈加独特的魅力。
去年以来,临夏州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艺创作、剧目演艺和文化项目建设,推进黄河文化史前遗址考古勘探临夏民俗文化论文,成立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和马家窑文化研究基地,文化事业迎来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
公共文化设施织线成网
走进位于临夏市东区街道南园社区一楼的河州书房,充满设计感的房间内,不少孩子正在父母的带领下阅读书籍,年轻人们也在书房的共享自习室里找到了自己的一方天地。
在康乐县附城镇石王村,文艺工作者和石王村部分村民为现场群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
临夏州国有博物馆馆藏文物藏品的数量、质量、类型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收藏的齐家玉、彩陶数量和品级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更是心系民生的幸福指标。群众不断攀升的幸福感得益于临夏州加快构建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所带来的红利。
去年以来,临夏州不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批批文化基础设施建了起来,一系列惠民文化活动热了起来临夏州召开文物藏品捐赠表彰大会奖励金额从500元到20万元不等,一个个特色文化品牌亮了起来——
加强州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资金,持续推进全州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馆基础设施改造临夏民俗文化论文,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水平,保障了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去年春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生龙活虎迎春来——临夏会场》春节特别节目在央视综艺频道和综合频道播出,观众规模达4296万人,临夏雄浑壮丽的自然美景、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情,引起了全国观众的兴趣和探索。
开展了“2022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陇原红色文艺轻骑兵”“送文化下乡”“戏曲进乡村”,以及各类书画展、读书会、文艺演出等公共文化活动442场次。
承办甘肃省“书香陇原·市州行”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书香临夏”建设,打造“书香社区”7个、“书香之家”14个,提升全民阅读影响力。
……
一件件具体而微的实事,交织成一张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一个触手可及的“文化圈”已经融入普通群众的生活。
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在临夏州许多公共场所,时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公园里、广场上,歌舞飞扬,现场观众欢乐开怀;舞台上、场馆里,好戏连台,精品剧目轮番上演;课桌上、书房里,翰墨飘香,老少欢聚挥毫泼墨。
从展现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壮丽的自然风光,到挖掘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临夏文艺创作道路越走越宽,文化精品层出不穷,一步步迈上了新台阶。
——举办《中国美术报》组织的中国书画名家走进临夏写生采风活动和省政府文史研究馆书画名家赴临夏书画写生采风活动,创作了一批书画作品临夏州召开文物藏品捐赠表彰大会奖励金额从500元到20万元不等,宣传了临夏州深厚独特的文化资源、秀美山水、风土人情和大建设大发展的奋进场景;
——联合中新社首发推出《马家窑文化分布地推“彩陶舞”:展现远古制陶用陶场景》短视频,引起了海内外网友的广泛关注;
——启动《花儿临夏》系列丛书编纂工作,推进《爱在千万年前》《红色战士—胡廷珍》《肋巴佛传》(暂定名)等电影拍摄创作;
——永靖县太魏公路完成了长11.68公里的文化墙绘和灯箱安装,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沿线完成了2.46万平方米的文化长廊建设;
——联合兰州市、甘南州、白银市文化和旅游局举办“颂黄河·感恩党——甘肃省沿黄四市州美术作品联展”,共征集选出120幅作品进行线上展览。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去年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深耕不辍,凝聚起一股昂扬前行的力量。
保护传承更上一层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临夏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各类文化遗址星罗棋布,是“十有临夏”最为耀眼的文化瑰宝、古老河州独具特色的精神标识。
去年以来,临夏州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动员征集各类文物,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力度。成立了临夏州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临夏研究基地、临夏州文物保护研究会等机构,创办了《彩陶文化研究》刊物,筹备了“文明汇聚·光耀河州”——史前文化临夏论坛;引进文博高层次人才,招录文博专业人员,加强文物工作队伍建设;实施了广河县齐家坪遗址保护利用设施建设、临夏州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数字化保护等11个文物保护利用项目;邀请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开展了赵家、大夏古城、边家林、林家等4处文物遗址考古勘探工作,勘探总面积达13.8万平方米临夏民俗文化论文,发现墓葬137座。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临夏州充分挖掘非遗项目,不断加强保护力度,大力弘扬非遗文化,让广大群众更好地走近非遗、了解非遗、保护非遗,促进非遗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去年,临夏州制定印发花儿品牌打造、非遗保护、文物资源保护利用等4个方案意见,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32次;征集了近百年来的花儿文献史料、理论著作、学术论文、照片、胶木唱片、磁带、CD等音像制品共7大类5300余份,填补了临夏州花儿史料馆藏空白。花儿(松鸣岩花儿会)、傩舞(永靖七月跳会)、生铁冶铸技艺3个非遗项目争取到2022年国家级专项资金,“鳌头傩戏”争取到省级专项资金。
此外,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进入甘肃省推荐申报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议名单,3名非遗传承人进入第六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16名进入第五批省级推荐名单。永靖县古建修复技艺、东乡县喇嘛川木雕、临夏市泥彩塑入选省级非遗工坊。
去博物馆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去文化馆参加一场书画活动、去乡村大舞台欣赏一场民俗表演……如今,越来越多的临夏群众会利用周末或节假日,走进博物馆、文化场馆,享用丰富的文化大餐,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来源 :民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