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崇年及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透视紫禁城六百年
阎崇年及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透视紫禁城六百年
六百年来,故宫就像一座历史的大舞台,明朝和清朝先后有二十四位皇帝在这里演绎了自己的历史角色,他们的皇宫已经成为故宫和故宫博物院;宫中所用、所藏,已经成为故宫博物院的收藏。六百年来,那些跟皇宫、故宫相关联的人,人的命运,人的奋争,人的喜怒哀乐是什么样呢?
日前,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及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携新书做客北京单向空间·东风店,参加由青岛出版社和单向空间联合主办的“阎崇年&单霁翔:透视紫禁城六百年,暨《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首发式”直播活动,为读者们讲述紫禁城600年的历史,回顾故宫如何影响了一代代人的记忆、审美、文化和日常生活。
北京故宫的肇建,源自明成祖朱棣。北京城池宫殿的营建,从永乐元年(1403年)到十八年(1420年),整整十八年,这十八年使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建造了一座壮丽辉煌的皇宫。
故宫建成六百年的历史,要追溯刘基为朱元璋建造的吴王新宫以及后来的明中都和明南京宫殿,这些应当是北京故宫营造的摹本。故宫营造还吸取了宋都汴梁和元大都的经验,更是遵循《周礼·考工记》等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都城的理念。
明朝在北京建了那么多城门,俗称“内九外七皇城六”,仅中轴线上就有十座城门,那么,哪一座城门堪称明朝的国门呢?答案是:大明门。
活动当天,阎崇年与单霁翔在直播间向读者介绍了自己新书的相关内容。阎崇年在直播中提到,“此次发布的新书《大故宫六百年》写得偏口语化,就算是小学生也能读懂。这本书的特点就是编年,第一大段是明朝皇宫,第二段是清朝皇宫,第三段是民国初的故宫,第四段讲故宫博物院。按照编年的方法,把相关的人、事件、建筑,特别是故宫的一些国宝,还有大家不常说的典籍、文献和档案融会贯通”。
关于书名“风云”这两个字背后的寓意,阎崇年在活动中介绍:“是用形象的手法,历史风云,天空有时候是明朗,有时候是朗云,有时候是乌云,风有时候是和风,有时候是狂风。因为皇宫是当时全国政治斗争集中的一个地方阎崇年及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透视紫禁城六百年,所以我们把它叫做风云的历史,有起有伏,有盛有衰,有兴有亡。”
在直播最后,阎崇年充满期冀地对观众们说:“故宫这六百年把文物保护得很好,今后这六百年不但是保护好,而且要利用好。过去这些文物是君享,皇帝享用,现在是民享,老百姓来享用,不但中国的老百姓享用故宫的历史,而且要让世界的老百姓享用,他们看了之后盛赞我们中华文明的伟大,来影响整个一代人。”
明皇宫的中心,北京城的中心,就是皇帝的宝座。皇帝的宝座在奉天殿,也就是今天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的正中,俗称“金銮宝座”。故宫博物院将其命名为“楠木髹(xiū)金漆云龙纹宝座”。宝座安置在高高的基座之上,基座正面和左右两侧各有三组丹陛,也就是台阶,外面有围栏。宝座后面设雕龙髹金屏风,宝座前设宝象、甪(lù)端、仙鹤、香亭各一对。宝座两侧六根大殿金柱矗立故宫的历史,六条巨龙盘旋而上,龙头伸向宝座。奉天殿建筑面积达2377平方米,金砖地面,满铺黄绒地毯,下面衬着棕皮和竹篾编的席子。所有这些都指向一个主题,就是烘托皇帝和皇权的至尊、至高、至上、至圣。
“一座紫禁城故宫的历史,半部中国史”。据出版方介绍,《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可以看做是阎崇年所学所讲过的中国故事的一次难得的集结:他将故宫历史中的帝后、臣子、妃嫔等等阎崇年及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透视紫禁城六百年,梳理成一个个人物小传,兼讲故宫的建筑、珍宝,共100章节,独立成篇,既有为人所熟知的历史事件,也有不为人知的宫廷秘史,五百多位历史人物在书中生动地演绎了人生的悲欢离合。让你从各个角度见证故宫走过的600年,不知不觉从明朝开国走到故宫博物院的今日。
来源每日新报
编辑 周章龙
编审 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