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文化自信2019年是我国会计史研究成果极为丰硕的一年
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文化自信2019年是我国会计史研究成果极为丰硕的一年
会计思想史之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
【摘要】以“诸子出于王官”说、“六经皆史”说为逻辑起点,可以厘清先秦经典中财会思想的发展脉络,即百家由于出于王官,对制度设计均有关切,在发展和流变中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财会思想,包括现存五经中的财会思想和各家经典中的财会思想。总体来说,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具有三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具有较强的农耕文明色彩、偏重国家财计制度、注重分配与平等。先秦经典是中华文明最初的高峰,其财会思想虽然较为朴素和原始,但作为后世我国会计思想与会计文化形成的理论根基,仍然有极大的学术意义。研究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对以古鉴今、树立文化自信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先秦经典;诸子百家;六经;财会思想;文化自信
2019年是我国会计史研究成果极为丰硕的一年。是年九月,我国会计史巨擘郭道扬教授的鸿篇巨制《中国会计通史》问世。《中国会计通史》之完成,对于会计史研究来说,并非终点,对于后辈学人来说,更是起点。正如《中国会计通史》课题组所指出的,在完成会计通史之后,接下来有必要推进专题会计史研究,将通史中的内容进一步细化、理论化。首要任务就是梳理我国古代经典、杰出人物有关财会的思想雏形与原初理论,描述我国各民族共同建构会计文化、商业伦理的过程,并将其与外国财会思想对比,树立文化自信,亦即文化自信视角下的会计思想史研究。
观其源可以知其流,因其流亦可溯其源。进行会计思想史研究,有必要回归起点,将目光聚焦在先秦经典之上。先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其中找寻财会思想,有助于析清我国古代财会思想的发展历程。虽然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与现代财会有很大差距,更接近于思想雏形和原初理论,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应该牵强附会,过于拔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先秦经典当中,确有一些可供今日财会理论研究和业务实践借鉴、吸取的养分。因此,探索制度创设和沿革背后的思想脉络,并以此为基础阐发前贤的会计观点,探究与西方会计理念不同的中国式会计文化,在会计思想层面树立文化自信,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一、相关研究综述
会计史属于冷门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会计思想史更是冷门中的冷门。现有研究成果主要有《新中国会计思想史》[1]、《民国会计思想研究》[2],前者研究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会计思想发展,后者研究的是民国时期中国学人的会计思想,从历史分期上属于近现代。韩东京[3]以我国各个时期商业金融活动的发展状况为切入点,以政府对会计管理的政策为主线,串联起我国会计思想发展演变的全局,以此为纲完成了《中国会计思想史》,可谓是会计思想研究的重要成果。但放到十余年后的今天,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一是从体裁看,近似史学中的“纪事本末体”,更多强调单式会计思想、龙门账思想、四脚账思想的产生及沿袭,仍然偏重于实务,思想性尚有欠缺;二是从写作手法看,有以西鉴中之感,将我国会计思想“套”进西式会计的条条框框之中。因此,在更加需要树立文化自信的今天,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之。
学者研究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时,主要集中于《周礼》。《周礼》发轫于西周、成熟于春秋、沿革于战国,是我国第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设计治国方略的经典,其中有较为详尽的财计制度,研究起来易于着手。对《周礼》财会思想的研究,始于广西前贤张心澂。近年则有朱红林[4]对具专项资金色彩的“式法”之研究;韩艺娜[5]则从要会制度入手,详细研究先秦时期的上计制度;黄赟[6]通过对《周礼》月要岁会勾稽、“式法”管理进行研究,认为《周礼》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内部控制思想,并对今天有所启示。杨修[7]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较全面地总结了《周礼》的财会思想。
有关诸子的财会思想,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法家或具有一定法家色彩(如荀子本是儒家,但其性恶论对法家影响颇大)的经典,如李敏[8]、孙肖元[9]、马尧[10]分别研究了管子、荀子和韩非的内部控制思想,孙童真[11]则将韩非的内部控制思想总结为三元架构。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已经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但相对来说不成系统。从具体经典来说,《周礼》财会思想研究较为成熟,但对其他(儒家、法家、墨家)经典中的财会思想研究仍有不足;从学术流派来说,法家或具有法家色彩的诸子相关研究成果较多,但主要聚焦于内部控制这一个侧面。因此,对先秦经典中财会思想的研究仍有很大拓展空间。
二、先秦经典中财会思想的发展脉络
从学术脉络而言,先秦诸子出于王官,其论述多为阐发治国理念,因此必然具备一定财会思想。如托名管仲、成于稷下学派之手的《管子》,内含极为丰富的财计思想,值得系统研究。儒家则有税收、分配等方面的财计思想,其他各家也不例外。除此之外,子产、商君等治国之臣也有一些言论体现了他们的会计思想。上述内容有待于归纳和总结,从源头阐发我国财会思想之由来。下面将秉承“诸子出于王官”说与“六经皆史”说对先秦经典中财会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一)“诸子出于王官”说
关于诸子百家的由来,历来存有争议,在数千年的中国学术史上,也时常成为学派交锋的主战场。在多种观点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起于刘向、刘歆父子,成于《汉书·艺文志》的“诸子出于王官”说,其指出先秦诸子在思想资料、思维对象、思维方式和思想范畴诸方面,均与先秦王官之学有直接或间接的学术渊源,解决了学术史的大问题[12]。简而言之,“诸子出于王官”说认为诸子百家出于周官制度中的“王官”,亦即中央政府官员。考诸原文: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13]
上古时期,知识与技能由统治阶级垄断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文化自信2019年是我国会计史研究成果极为丰硕的一年,被视为权力的象征。如与祭祀、巫术有关的上古史学与礼仪、与征战有关的上古军事学,都集中在中央,平民阶层完全没有机会接触,甚至大部分中小贵族都难以接触到,毕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根据记载,西周时期,许多诸侯国的乐官都不掌握“天子正音”,直到西周末年犬戎之祸时,王室乐官们为了避难,纷纷逃到各诸侯国,诸侯国的宫廷才开始普及“天子正音”。因此,从历史记载和文化知识传播的规律分析,掌握知识的诸子百家系出同源,都来源于王官,随着王室权威的陵替逐渐向下普及,由天子到诸侯国,再从诸侯国到大夫之家,等到孔子出世,“有教无类”,进一步扩大教育面,此后百家次第出现,完全是合乎逻辑和规律的。也就是说,“诸子出于王官”一说,应当符合历史事实,在此过程中,王官掌握的原始财政制度和统计方法也逐步传到诸子百家手中。
除了指出诸子百家出于王官,该说还认为,各家与周官制度中的特定官职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其有一定道理,但未必准确。百家之中,除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据记载为周室守藏史,即掌管国家图籍的史官外,其他各家的创始人或代表人物很难与上述特定官职完全对应。认为纵横家出于外交官、农家出于农官,在没有足够历史证据的前提下,只能说是“想当然尔”,但是瑕不掩瑜,不能以此否定“诸子出于王官”说的价值。
以该说为出发点,在王官之学流布、传播孕育出诸子百家的过程当中,必定会发生变化与融合。但由于出于王官的特性,自然会将注意力放在政治制度当中,各家均描绘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而在这套体系当中,必定会涉及财计度支。因此,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都会有一些较为原始、朴素的财会思想。虽然百家经典由于年代过于久远,不同程度上存在散佚甚至失传的问题,但从流传至今的文本中,依然可以找到惠及今人的吉光片羽。
(二)“六经皆史”说
有关六经,多认为经孔子删削,但关于六经从何而来,则难有定论。自隋文中子王通开始,许多学者认为经出于史。这种观点在清代达到了高潮,浙江学人章学诚断言“六经皆史”,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皆为中国古代史书,认为六经乃夏、商、周典章政教的历史记录,并非圣人为垂教立言而作。他提出“六经皆史”“六经皆器”等命题,反对“离器言道”。以此说为指导,要求现代学人从五经(《乐》已不存)中寻找先秦时期财计制度的线索,佐以考古发掘结果,对此加以勾勒。
章学诚此说比较接近历史真实。根据最基本的历史规律,制度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步总结、完善的,绝不是一蹴而就或由某个伟大人物凭空想象而设计出来的。所以说六经是先民历史发展的反映和记录,很有道理。《书》《春秋》自不待言,本身就是历史;《礼》的文本中,记载了仪式与制度的发展;《乐》虽失传,但根据推论,应当记录了上古时代的文化生活;《易》也有诸如“高宗伐鬼方”“帝乙归妹”等史事的记录;《诗》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除了“观民风”忠实记录当时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也涉及“二子同舟”等历史事件。总之,六经中的确存有大量的史料。
结合“诸子出于王官”和“六经皆史”两说,不难发现,由于西周末年王室倾颓,中央权威失堕,以六经为代表的官方知识逐渐向下流转,在此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诸子百家。诸子起源于王官,他们共同遵奉的经典,就是六经。明白这一点,先秦经典中财会思想的发展脉络也就清楚了。因此,在归纳、分析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时,有必要从六经(现存五经)出发,把握诸子百家财会思想的源头,然后溯流。
除了从“诸子出于王官”说和“六经皆史”说两个逻辑起点出发,还要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梳理。首先是纵向的传承,百家思想并非孤立,而是有所传承的,不同学派之间也会相互融合。比如,法家在政治哲学方面明显受到了道家的影响,而法家的代表人物吴起、李斯、韩非,均出于儒家门下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毫无疑问存在对儒家的吸收与扬弃,因此法家的制度设计(此处主要指财计制度)与道家、儒家相比,能明显看到传承与发展,这在以往的研究中常被忽略。其次是横向的比较,百家既有时代上的先后顺序,也存在同一时代各擅胜场的竞争关系,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各家为了显示自己不同于别家的特殊之处,都发展出具有学派特色的学说,因此其财会思想既有同,更有异,有必要进行横向对比,但目前尚无此类研究。
综上所述,先秦经典中财会思想的发展脉络如图1所示。
三、先秦经典中财会思想的主要内容
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严格说来,是先民时代的朴素财计思想,与现在较为成熟的财会思想并不能相提并论。研究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有必要遵循总—分—总的研究思路,对研究内容进行细化。而分析文本、提炼内容在研究过程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详细介绍先秦经典中财会思想的主要内容,至少需要一本专著的分量,此处仅通过上文对发展脉络的归纳,析出先秦经典中财会思想的主要内容,条列如下,以供后续研究参考。
(一)现存五经中的财会思想
前文已述,按章学诚“六经皆史”说,《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均为上古历史的记录。现存五经都有丰富的历史记录,除了制度沿革,更有上古历史人物的言论与行为。这其中有许多原始、朴素却影响深远的财会思想。如《礼》中的“临财毋苟得”,强调对财物取之有道,不应贪求,可谓是我国最早有关商业伦理的观点,“毋苟得”则暗示着“公财”和“私财”要严格分开,不能含混,对今天私营业主时常不解的“公司的钱和我的钱”二者之间的界限划分,仍然有一定启示意义。《易》中的节用、有余、中孚、未济等思想[14]以及噬嗑卦辞中“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记录,更是说明了当时已经存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商品交易。《春秋》中的叔向论贫富等言论,也代表了当时的贤明士大夫对聚财、理财、用财的观点。这些内容足以说明,现存五经当中有值得研究并加以总结的原始财会思想。
五经既是诸子的思想原点,也是百家的学术源头。据《国语》记载,当时贵族普遍用六经教育子弟,先秦各家均广泛引用六经原文,足证其非儒家所独有,只是后世“独尊儒术”,儒家垄断了经典的解释权。因此,要想回到先秦经典的起点,对其财会思想进行总体评判,析清传承脉络,就要回归经典中的经典——现存的五经,研究其中的财会思想。
相关期刊推荐:《财会月刊》创刊于1980年3月,是全国三大财会刊物之一,主要读者对象是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和财经院校师生。以财务、会计为主,涉及审计、财政、税务、银行、保险、投资、证券、经济管理等领域。对高质量的热点议题来稿,将优先刊用。
(二)诸子百家经典中的财会思想
以“诸子出于王官”说为出发点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不难解释为何诸子百家的论述集中在表达政治理想方面,并为实现政治理想设计了一整套治国方略。先贤在进行制度设计时,无论如何也绕不开财政度支,财会思想自然产生。但由于各家主张不同,其财会思想差别也较大。大致可分为如下内容:
1.儒家经典中的财会思想。儒家可以说与会计关系密切。《孟子·万章下》中有这样一段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这段文字说明万世师表孔子本人,曾经从事过会计工作,并且要言不烦地表达了自己对会计工作的看法,即“当而已”,收支事项遵循会计制度,是“当”,出入账目清楚,也是“当”。孟子则更为宏观地阐述了自己的财计思想,强调不与民争利、“关市讥而不征”,并且有较为原始的二次分配思想,注重“均”。荀子对相关内容也有自己的见解。而儒家尤其是孔孟的原始财会思想,更成为后世中国制度建设的理论依据,影响莫大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文化自信2019年是我国会计史研究成果极为丰硕的一年,因此有必要加以深入研究。
2.道家经典中的财会思想。道家有浓厚的自然经济色彩,不主张过度干预。“太上,下知有之”与亚当·斯密的“守夜人”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子更是明确提出“我无事而民自富”,指出统治者不过度干预才能实现富民,颇有自由放任主义之风。老庄的“无为”思想一是体现了对发展规律的尊重,认为应顺其自然,二是体现了对民力的爱护,其反对统治者好大喜功,滥用民力,造成民生凋敝。
3.法家经典中的财会思想。法家则更精于制度设计,较成熟的官厅会计出现于战国时期,与法家有很大的关系。战国初期,李悝、吴起、商鞅先后在魏、楚、秦三国领导变法,推动了封建采邑制向郡县制的转变。其代表是上计制度,即由地方定期向上级及至中央呈报文书,报告地方户口、钱谷、赋税。此类文书被称为“计簿”,中央据此考核地方官的施政情况。战国七雄均推行了上计制度,强化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控制,标志着中央集权的加强。
4.墨家及其他各家经典中的财会思想。以墨家为代表的其余各家也有零星的财会思想,有待于进一步发掘。比如墨子的平均主义,强调节用,但也认为中央政府要有一定积累,“官府实而财不散”“官府实而万民富”强调官府只有“实”才能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而杨朱的“一毛不拔”也暗含了较为原始的私有财产权的思想。总之,这些其他各家经典或人物言论中的财会思想也值得研究。
(三)先秦经典中财会思想的传承与比较
首先,各家各派虽然门户有别,但并非独立。如:法家在哲学方面明显受到道家影响,以至于司马迁在《史记》中将老子、庄子、申不害、韩非放进同一列传;而法家的部分代表人物,如吴起、韩非、李斯,都是儒家人物的弟子;韩非的内部控制思想与其师荀子的性恶论关系密切。在同一家之中,也有传承的分别,如儒家到孟子和荀子,分为两个方向。其次,对于同一问题,不同家往往观点各异,甚至截然相反,有必要加以比较。因此,厘清先秦经典中财会思想的传承并参合同异,也是会计思想史研究绕不开的步骤。
四、先秦经典中财会思想的共同特点
本文拟对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进行总体性论述,初步总结了先秦经典中财会思想的三个共同特点,为分别、专门的后续研究打下基础,条列如下。
(一)具有较强的农耕文明色彩,较为朴素与原始
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与现代财会思想有很大区别。先秦时代,我国仍处于农业社会时期,且为比较不发达的农业社会。这一时期,已经形成了社会分工,也出现了商品交易,但不存在现代企业,更不可能存在现代财会思想。在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下,士大夫耻于言利,在群星璀璨的百家争鸣时代,有农学、兵学,但没有任何一本关于商业的著作。被后世奉为“商圣”的陶朱公,也只有他三致千金三聚三散的记载,而有关陶朱公是如何“三致千金”的,并没有具体记录,现在看来,陶朱公的事迹更偏重于传说。至于据传为范蠡老师的计然,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所传计然七策也散见于后人言论[14]。而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往往基于农业国家,具有较强的农耕文明色彩,如对田赋贡税的记载与讨论,都与农业社会相表里。总之,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较为朴素和原始,对现代有所启发与借鉴,但也存在时代局限性,不应对其迷信。
(二)偏重国家财计制度
由于诸子出于王官,因此百家先天具备较浓厚的政治色彩,对政治制度也有较深刻的了解;再加上处于时代的洪流之中,诸子百家作为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智识阶层,对于什么是最好的政治制度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因此,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均偏重国家财计制度,属于初步的官厅会计思想,由此发展出上计、勾稽等与中央政府职能紧密相关的财会思想。在财会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也能看到由封建到郡县,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不断加强。而由于战乱频仍,贫富差距加大,下层人民处于苦难之中,百家或多或少也产生了较为原始的分配思想,认为中央政府应该发挥分配职能。
(三)注重分配与平等
相对西方初民的财会思想,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更加注重分配与平等,有一定宏观调控意识。即认为政府应该对经济行为进行干预,通过二次分配实现“均”“平”。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到孟子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儒家体现了较强的社会关切,尤其是孟子的“王道”,就是以养民的仁义为核心,强调不与民争利。而有一定自然经济思想的道家,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背后,也暗含对于聚敛和掠夺的抵触。被孟子讥为“无君”的道家别流杨朱主张“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从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强调虽不愿损己利人,但更排斥损人利己,也有较为朴素的平均主义思想。法家集大成者韩非也在《韩非子·五蠹》中认为“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沸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即认为“商工之民”是国家的五种蛀虫之一,虽然有对商业的偏见,但也反映出其平等观。从先秦经典注重分配与平等的财会思想开始,中华文明“均平”的文化逐步形成,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当今的经济政策。
五、结语
本文首先梳理了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之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包举了先秦经典中财会思想的内容,分析了后续研究方向,并初步归纳了先秦经典中财会思想的共同特点。先秦经典是中华文明最初的高峰,其历史地位如何推崇都不为过。其财会思想虽然较为朴素和原始,但作为后世我国会计思想与会计文化形成的理论根基,仍然有极大的学术意义。因此,研究先秦经典中的财会思想,对以古鉴今、树立文化自信有着一定积极作用。——论文作者: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