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为什么要设置沧州沧州绥慰冀部——镇海曲
历史上为什么要设置沧州沧州绥慰冀部——镇海曲
历史上为什么要设置沧州
沧 州
绥慰冀部——镇遏海曲
▼
按:沧州的出现,一般人们会开玩笑地说是因为一个和尚起义催生的城市,也有很多人认识到了“镇扼海曲”的作用。但镇扼海曲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镇扼海曲?只是那次和尚起义导致的那么简单吗?沧州的出现,又涉及到北魏,甚至一直影响到唐朝末年的哪些重大角力?与我们所在的河北,尤其我们沧州这一带又有哪些重大关系?
本文7700字左右,阅读时间约10-12分钟,请耐心阅读。
沧州人因为建州1500周年,很多人知道沧州出现于公元517年。
沧州文化圈谈到沧州时,很多人知道是因为北魏后期镇压所谓的“大乘起义”后设置的,于是沧州人也会开玩笑似的说——沧州,是一座一个和尚起义催生的城市。
然而历史从来没有简单过,“沧州”的出现,也绝不是一次和尚起义那么简单。这个所谓和尚起义只是沧州出现在历史上的表面原因,它像导火索一样点亮了沧州,但表象之下的深水区才是沧州出现在历史上的真实原因。
我们分为四部分,从浅入深地看,沧州的出现——
01
一个和尚的所谓“起义”
——所谓的和尚法庆。北魏延昌四年(515)的六月,冀州(今冀州市)有个沙门法庆,在勃海李归伯的支持下,在当时的武邑郡阜城县造反。法庆封李归伯为十住菩萨、平魔军司、定汉王,自号“大乘”,众达五万余人。他们攻克阜城,杀了阜城令,之后,攻克了勃海郡(治今南皮)广平历史文化,杀了北魏政府勃海郡相关官员,又在煮枣城(今枣强)大败北魏冀州军,杀了北魏乐陵太守兼冀州长史崔伯驎。
九月,北魏以元遥为征北大都督,率军十万前往镇压。法庆战败,元遥于是派辅国将军张虬等率骑兵追剿,擒获了法庆和他的妻子尼姑惠晖,斩首传至洛阳。不久又捕获了李归伯,斩首示众,我们相信,斩首的地点十有八九就在勃海郡,以起到警示作用。熙平二年(517)春,法庆残部攻进了瀛州(今河间市),焚烧州署,几乎烧死刺史宇文福。
——所谓的“大乘起义”。北魏时期,皇室崇佛,有不少皇子出家当和尚,而北魏河间王元琛也曾将自己的府邸改建,称“河间寺”。因为统治者提倡,北魏国内出现了大量僧尼。但北魏与佛教的矛盾也不断深化,僧众间极不平等。北魏时期最普遍的信仰为“弥勒信仰”。“弥勒信仰”为北魏各个时期的僧侣起义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学界也多把法庆之叛归为“弥勒救世”说(也有学者表示法庆之叛号“大乘”,与“大乘教”无关)。
中国古代的民变,直接原因多为自然灾害,此次也不例外。延昌元年(512)春夏之交,河北的相州(今临漳)、冀州(今冀州市)、定州(今定州市)、灜州(今河间市)地震。此次地震造成5310人死亡,2722人受伤,牛马杂畜死伤者3000余头。延昌二年(513)春,又发生饥荒,北魏境内数万人饿死,老百姓生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中。以自然灾害为导火索,延昌四年(515),法庆在河北打出了“大乘”的旗号,口号是“新佛出世,除去众魔”。
——所谓的“新佛出世”。北魏时代,人们相信,“释迦牟尼佛末,更有新佛出”,这个新佛就是南北朝直到隋唐流行的“弥勒下生信仰”。弥勒降生到人间干什么?就是当“救世主”。这种信仰很快成为一种强大的思想观念历史上为什么要设置沧州沧州绥慰冀部——镇海曲,并迅速为普通百姓所接受。法庆就以“新佛”自居,向人们宣传“新佛出世,除去旧魔”,自己就是“救世主”。而更重要的是,法庆鼓动信众杀人积功成佛,杀一个人可以成为“一住菩萨”,杀十个人就可以成为“十住菩萨”。菩萨再往上就是佛,李归伯就被他封为了“十住菩萨”。其实这与佛教中的大乘教已经没有了关系。
法庆还制作迷惑药,给信众服用。信众吃后就会出现幻觉,发颠发狂,父子兄弟之间都不认识。法庆徒众所到之处,焚烧经象,屠灭寺舍,制造了一系列屠杀事件,不论是其他教派的,还是不愿意加入“大乘”的,甚至正统的佛教徒,都遭到了残杀。
——镇扼海曲设置沧州。镇压法庆之叛后,北魏政府派元洪超“绥慰冀部”,据《魏书》记载:“大乘贼乱之后,诏洪超绥慰冀部。还上言:‘冀土宽广,界去州六七百里,负海险远 ,宜分置一州 ,镇遏海曲 。’朝议从之,后遂立沧州。”意思是说,大乘贼乱平定后,孝明帝派元洪超到冀州进行安抚。回到朝廷,元洪超对孝明帝说,冀州这个地方太大,而且从州治信都到东线的州界有六七百里,又背靠大海,险要而远,所以应该分置一个州 ,用以镇遏海曲。朝廷的官员们讨论都表示同意。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割冀州的乐陵郡、瀛州的浮阳郡增置沧州,下辖瀛州浮阳郡、冀州乐陵郡二郡十一县。
由上,北魏设置沧州,确实和镇压法庆之叛有关,但这只是设置沧州的表面原因。关键词在于许多人意识到的“镇扼海曲”。镇扼海曲背后隐含着什么?谁是“海曲”?为什么要“镇扼海曲”?沧州的出现,又涉及到北魏,甚至一直影响到唐朝末年的哪些重大角力?与我们所在的河北,尤其我们沧州这一带又有哪些重大关系?
02镇遏海曲——沧州是什么性质?
在前几期《此“河间”与彼“河间”》《河街,河城街,与河间故城的关系》等文中,说到过“州”的性质。我们知道,“州”这个古老概念,在西汉被汉武帝使用,设置十三州刺史部,我们当时辖于“冀州刺史部”。到了东汉末,“州”,已转为以军事功能为主,这个我们读《三国演义》是熟知的,什么荆州牧刘表,豫州牧刘备,陶谦三让徐州之类的。
到北魏时期,在东汉末就形成的地方行政军事化现象,通过“州”的增置更为明显,也就是说,北魏时期的“州”已经转变成了军政合一的军事管理区,而以军事控制为主。略作讲解大家就会知道,北魏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在攻占中原的过程中,就是通过设置“州”这种军事据点或者叫军事管理区不断向东向南推进的。397年,北魏攻下河北三处重镇——在信都设置冀州,在蓟城设置幽州,在中山(卢奴城,汉代中山国国都)设置“安州”(后改叫“定州”)。以这三个州为据点,北魏才得以完全占领河北地区。
根据《北魏政区地理》,我们看398年的时候,和本文相关的2州:
安州:下辖中山、常山、唐、巨鹿、博陵、高阳、河间、赵、上谷、广宁、代等11郡。
冀州:下辖魏、阳平、广平、汲、贵乡、顿丘、清河、平原、河内、长乐、勃海、武邑、襄国、章武、广川、乐陵等16郡。
408年的时候,我们再看这二州:
定州:下辖卢奴、中山、常山、巨鹿、博陵、高阳、河间、赵等8郡。
冀州:下辖信都、平原、长乐、勃海、武邑、章武、乐陵、清河等8郡。
随着北魏消灭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与南下进攻,北魏设置的州越来越多,到了太和八年(484),已经从398年的6个州设置到了19个州,而且涉及到州郡的拆分合并。太和十一年(487),增置瀛州,将定州的河间、高阳和冀州的章武、浮阳(分勃海、章武置)四个郡划归新成立的瀛州(治赵都军城,今河间市)。熙平二年(517),增置沧州(治饶安城),分瀛州浮阳郡和冀州乐陵郡入沧州。
北魏对“州”的管理,建立有“都督诸州军事”制度。都督诸州军事,一般兼一个州或者二个州的刺史,并领将军衔。当然,如果都督一州军事,称作“当州都督”。早在前期,北魏就划定了“冀定都督区”。设置州后,每州都建立自己的州军。北魏军队分为中军和州军。中军是央央军队,派驻到地方的中央军队叫“外军”。州军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军事控制,各州出现叛乱,州军第一时间镇压,以保证当地秩序稳定。
所以,北魏不断增置新州,目的一是军事占领,一是军事镇压。北魏后期,新设置沧州等正是出于军事镇压设立的。原因之一是“冀定都督区”过大,北魏政府考虑的是:定州,位于古代南北交通的太行东麓要害;瀛州,位于古代南北交通的平原要害;沧州位于古代南北交通东部濒海大道一线要害,这样,西边定州、北边幽州、东边沧州、南边冀相二州、中间瀛州形成一个多边形网格,可以牢牢控制冀中,控制河北。所以沧州的出现,是出于军事镇压而成立的军事管理区,本身是一个军事据点。
03 镇遏海曲——镇遏谁?谁是“海曲”?
上一节,我们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讲明白了北魏增置沧州的军事属性,这样也就明白了“镇遏海曲”这四个字的军事性质。但增置沧州,要镇扼谁呢?谁是“海曲”?难道只是为了镇扼法庆这样的人那么简单?当然不是。这一节,我们从河北豪族的角度谈沧州的设置。
我们知道,在两汉,史书中常见“豪右”“豪强”“豪族”等词,到了魏晋时期,更是发展成了专讲门阀出身的世家大族。北魏政权是鲜卑人建立的,进入中原统治后,必然遇到当地以汉人为首的世家大族的抵抗,所以北魏政府与这些世家大族既合作又镇压分化。那么,我们这当时有哪些世家巨族呢?
我们来看:“昔六国之亡,豪族处处而有,秦氏失驭,竟起为乱。及汉高徙诸大姓齐田以实关中,盖所以强本抑末之计也。文宣之代,政令严猛,羊、毕诸豪,颇被徙逐。至若瀛冀诸刘,清河张宋,并州王氏,濮阳侯族,诸如此辈,一宗将近万室,烟火连接,比屋而居。献武初在冀郡,大族猬起应之。”这段史料出于《通典·食货典·乡党》所引时人宋孝王所著《关东风俗传》,是研究北朝后期地方大族的常见史料,重要性不言而喻。《关东风俗传》目的在于说明北朝士族之盛,里面还记录了七个具体大族:羊毕诸豪,指泰山羊氏和东平毕氏;瀛冀诸刘,则显然指封于瀛冀二州内的两汉河间国、信都国等刘姓王室之后;清河张宋,指清河张氏,俗谓天下张姓出清河,宋氏也是清河大族;并州王氏,即太原王氏;濮阳侯族,指河南侯氏侯景一族。这些大族几乎全部集中在黄河到济水之间的狭长地带内。“一宗将近万室”,若有个三宗四宗的,其势力可以想像。
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赵魏诸豪”,则几乎全部出自河北。除了上面的“瀛冀诸刘”“清河张宋”,还有哪些呢?我们根据唐朝人《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敦煌写本)的记载,回溯一下南北朝时我们这一带的世家豪族:
冀州渤海郡,出二十八姓(实二十七姓):高、吴、欧阳、赫连、詹、喻、李、施、区、金、卿、甘、訾、覃、封、刁、纥干、童、扇、冀、徐、衡、居、仓、关、风、郯。
瀛州河间郡,出八姓:邢、俞、家、玄、尧、邓、詹、祝。
这些郡姓实源于北魏,他们历史悠久,在地方上有强大势力,与政府合作则社会秩序就会稳定,与政府不合作则会出现许多叛乱问题。我们在第一节里的讲到的和尚法庆当然不傻,他得到了勃海李氏的支持。然而法庆封李归伯为“定汉王”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这就来揭开“定汉王”的秘密。
先为大家汇总下北魏后期的和尚造反事件:
永平二年(509),泾州(今甘肃泾川北)沙门刘慧汪聚众谋反。
永平三年(510)秦州(今甘肃天水)沙门刘光秀造反。
延昌三年(514),幽州(今北京)沙门刘僧绍造反。
延昌四年(515年),冀州(今河北冀州市)沙门法庆造反。
熙平元年(516年),刘景晖自称月光童子造反。“月光童子”出自《佛说申日经》,同样是和尚。
当然,北魏时期的僧侣造反事件不只这几件,但我们所列举的这几件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这些和尚都姓“刘”。那么法庆姓不姓刘呢?从他封李归伯为“定汉王”来看,法庆也百分百姓“刘”。而整个南北朝时期,姓刘的举事造反是普遍现象,如525年稽胡领袖刘蠡升造反,530年幽州刺史刘灵助造反等等,而在我们瀛州这,就有刘宣明谋反事件。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南北朝时,中国陷入长期的大分裂,人民渴望国家长治久安,这样一来,人们就特别怀念两汉时期近乎长达四百年的稳定。另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当时谶纬(政治预言)思想十分流行。东汉光武帝刘秀利用谶纬重新确立了刘姓天下,所以刘秀大为提倡,因此一直到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灭亡,“刘氏复起”“刘氏当王”“刘氏主吉”等一系列谶语作为政治预言,依旧在魏晋南北朝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并一直影响到唐朝,这类谶语被史学家称为“卯金刀之谶”。所以南北朝时就出现了多次以“刘举”为名的起义事件,当然,刘举不见得是起义者的真名,而可能是“刘氏再举”之意。这样一来,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南北朝时姓刘的起义事件那么多了。从这一点上看,法庆和尚封李归伯为“定汉王”,是要李归伯帮助法庆“定汉”,看来法庆是以“汉”自居的,所以说他也姓刘。(这个历史现象,也导致姓刘的政治人物不但在南北朝遭到压制,而且一直到隋唐都被压制)
姓刘的法庆为什么要找一个姓李的帮助呢?通过上文,我们看到我们这一带世家大族很多啊。这就又涉及到南北朝时流行的另一个谶语,这个谶语也是刘秀的事——“刘氏复起,李氏为辅”。这个谶语也导致了关于李氏谶语的大流行——“老君当治,李弘应出”,所以南北朝时,除了刘姓为主体的造反起事,就是李姓为主体的造反起事。北魏的寇谦之在《老君音诵诫经》中就批判道:“世间诈伪,攻错经道,惑乱愚民。但言,天下纵横返逆者众。称名李弘,岁岁有之,其中精感鬼神,白日人见,惑乱万民,称鬼神语,愚民信之,诳诈万端,称官设号,蚁聚人众,坏乱土地。称刘举者甚多,称李弘者亦复不少,吾大恚怒。”两大谶语最终导致了隋唐之际政治上的“刘李”之争。
这些政治预言性质的谶语,在社会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因此“刘氏复起,李氏为辅”,自然而然就会成为统治者最敏感与最警惕的防范信号。刘法庆与李归伯,恰好利用了这一点,再结合社会普遍信仰的“弥勒下生”“老君当治”的救世思想,而李归伯又是瀛冀间具有代表性的世家大族,可以直接影响其他世家大族的政治态度,尤其是吸引那些对北魏政权不满的世家大族参加进来,其众五万,相信有其他品第较低的大族旁支之类的加入。
通过分析我们看出,沧州的设置,就是在平定法庆之变后,瀛冀二州内仍然暗流涌动,而元洪超的调查报告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他给朝廷的建议是“分置一州,镇遏海曲”,参加廷议的大臣们意见高度一致,这说明他们认为瀛冀二州的问题是很严重的,会随时出现大的叛乱。
为了镇遏瀛冀二州内以刘姓、李姓等为代表的与北魏政权不合作的世家大族,尤其是以勃海郡为首的那些“负海险远”的“海曲”(北魏一直在拆分勃海郡使之变小)。而“海曲”一词当然是指那些濒海而居的世家大族及其部曲。魏晋时,世家大族都有自己的家族军队,叫“部曲”。他们进可攻,退可避于海上,还可以走逃向南朝的通道。北魏政府为了应对这些世家大族,所以通过设置沧州这个军分区,来达到直接压制地方豪族及其武装的目的。这是北魏设置沧州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然而北魏设置沧州,不断压缩当地世家大族对地方的掌控能力,可能更激起了瀛冀之间世家大族的反感,所以瀛冀沧之间的世家大族,尤其是勃海郡以高、封等为代表的世家大族,在北魏分裂后,转而支持东魏的高欢家族建立了北齐政权,这就是“献武初在冀郡,大族猬起应之”。
04 绥慰冀部——为什么总是河北?
我们分析最后一个原因——为什么总是河北?河北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力巨大。自东汉时起,至唐朝末年,河北豪强一直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关键角色。这就是北魏派元洪超“绥慰冀部”的原因,既要压制,又要抚慰,还要分化——对能利用的大族,朝廷让度一些利益,对有异举的大族,则坚决进行扼制——“绥慰冀部”的关键是维稳。
我们知道广平历史文化,东汉刘秀之所以能够称帝,与河北豪强的支持有着重大关系,因此当时就流传有“得不得,在河北”的民谣。这一方面是因为河北一直是古代中国农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地区,而至北魏已经到了“国之资储,唯藉河北”的地步;再一方面是因为中古史时代的中国政治中心一直在东西方向上拉锯,以南北朝为例,要么在关陇的长安,要么在河北的邺城。自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关陇集团与河北豪强的矛盾基本公开化,这种矛盾一直到唐朝末年。举3个典型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如窦建德组建的河北集团与关陇集团李氏的矛盾,安史之乱中河北豪强因支持安禄山而导致的与长安的矛盾,唐末藩镇割据中的“河北三镇”与长安的矛盾,这三大矛盾无不与沧州大地相关。
北魏既是少数民族政权,同时也是西来的政权,到河北后,第一大问题就是如何解决河北的世家豪族问题。你想,“瀛冀诸刘,清河张宋,并州王氏,濮阳侯族,诸如此辈,一宗将近万室”,而且又都拥有自己的“部曲”,即自己的私家军队,他们闲时为农,战时为兵,控制郡县——因此,北魏不得不通过设置大量军事性的“州”来对地方进行控制。北魏孝文帝推动太和改制,里面有一项重要的政策,叫“分定姓族”,目的是想把鲜卑贵族和汉族世家这两大势力整合起来,用以巩固皇权,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导致了北魏后期社会进一步分化的严重问题。因为分定姓族,很容易激化不同姓族间的矛盾,导致争定门第高下,“辞讼不绝”“颇为时人所怨”。分定姓族又经过宣武帝与孝明帝,持续了三十多年。这种用中央行政力量强行分别姓氏高下的做法,就是门阀等第,这决定了你这一姓和你这一族的社会地位高低。
根据孝文帝时期“分定四海士族”的规定,汉族高门分为“四姓”。《通鉴》胡三省注以为是“卢崔郑王”四姓(应加赵郡李),也有学者以为是汉姓“甲乙丙丁”四个等级,等级的高低由官职的大小决定。在地方上,决定“州姓”“郡姓”“县姓”等级高低的是“州中正”,他们对谁能入姓,谁能入族,有决定权,所以“分定姓族”制度肯定会造成不同姓族和同族远近支之间的矛盾。与北魏中央鲜卑皇族合作,占据高官显职的河北世家豪族就会成为高门甲族,他们通过婚姻构建上品关系网,而郡姓与县姓则能把持地方,通过婚姻建构一般品级关系网,然而也出现了“举族百口无以自适”的情况。“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很容易导致不同政治派系的明争暗斗。能进入中央的,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而那些一直被压制的族群,他们很可能就对北魏政权非常不满。
这些世家大族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地方根基,他们有很大的能力“鸠率乡部,托迹勤王,规自署置”。因此,这些活跃在河北大地上的“赵魏之豪”的政治动向,是朝廷一直密切关注的,更何况还有关于“刘氏”和“李氏”的谶语。
这也决定了北魏对河北的统治方式,政策之一就是不断增置划分州郡县。一方面对地方不合作的大族进行打压广平历史文化,一方面不断划分出新的州郡,用封官许职的方式来照顾地方大族利益。如528年,北魏增置了东冀州和南冀州历史上为什么要设置沧州沧州绥慰冀部——镇海曲,因此只冀州就有3个,直接原因也是因为叛乱。525年,北魏把六镇的20多万降户迁到冀、定、瀛三州就食,导致了河北大族与六镇降户的极大冲突。这些叛军攻占了幽、殷、冀、定、瀛、沧六州,河北豪族部曲反而溃不成军,或迁或降,纷纷自保。北魏为了拉住这些豪族,以渤海高翼为豪右大族,即家拜渤海刺史,加镇东将军,乐城县(今献县)侯,东冀州出现了;同样,北魏以路思令为南冀州刺史,假平东将军、都督。我们看,从东汉时起,一直到唐朝末年,河北豪族的政治态度如何,是关系到河北稳定与否与中央政治合法性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我们回到开头的法庆之变,他虽然借助了“刘李”之谶,但现有史料也表明,瀛冀二州下辖勃海诸郡如高氏、封氏等众多世家大族支持性不高,参与度不高,这是由法庆与李归伯杀人积功成佛的邪教性质决定的,凡是有常识的大族决不会去支持这种组织。这些世家豪族的政治嗅觉很灵敏,他们会在什么“魏王”“燕王”与“高王”之间,寻求能够保护自己家族利益的“明主圣君”。这种政治投机更会引起中央政府的恐惧,尤其是在皇权不稳定的时候,他们对河北的态度是又爱又恨,元洪超的实地调查正是为此而来,“绥慰冀部”——他最需要了解的就是瀛冀二州内的这些世家大族的政治态度。看来情况很不乐观,历史事实(上文提到的瀛冀二州以渤海郡内为代表的河北大族支持高欢家族建立北齐事件)也证明了这些大族如果不合作是什么后果。
北魏政府当时尚有能力通过增置州郡,来对瀛、冀、沧三州的世家大族实现军事控制,并分化瓦解这些地方大族,使之成为不同的派系,也使他们相互牵制,形成犬牙交错之势。而分冀州的乐陵郡与瀛州的浮阳郡划入新成立的沧州,你就会更明白那些“海曲”了。在这方面,你想一下定州、瀛州、沧州、冀州这几个相邻的州的位置和相互间的里程数就明白了,这也是元洪超说的界去州六七百里(别理解成今天的“里”),宜分置一州的意思。
因此,如果说东汉是“得不得,在河北”,那么东汉之后,一直到唐朝灭亡,包括中间的北朝十六国、北魏到北周政权,可以说是“稳不稳,在河北”。这是沧州出现的大历史背景因素。
综上四点,大家就可以概括出公元517年沧州出现的历史原因了。
参考文献:
魏收《魏书》
李延寿《北史》
唐敦煌写本《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
杜佑《通典》
司马光《资治通鉴》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毋有江《北魏政区地理》
张金龙《汉族士人与北魏初年政权建设》
李宝才《文物证史——北魏立国前后的河北因素》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
陈爽《〈关东风俗传〉所见诸豪试释》
薛海波《河北大族与东魏建立新论》
仇鹿鸣《士族能独立于皇权之外吗?》
仇鹿鸣《高允与崔浩之死臆测——兼及对北魏前期政治史研究方法的一些反思》
献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专注区域历史文化研究的
优秀文史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