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屯故地魅力村庄走进小寨镇“三屯庄”
军屯故地魅力村庄走进小寨镇“三屯庄”
军 屯 故 地 魅 力 村 庄
走 进 小 寨 镇 “三 屯 庄”
阳春三月,在县作协主席曹勤学的带领下,鸡泽县“回望历史,走进村庄”采风组从县城出发,沿着绿树成荫、风景如画的515国道一路南行,十几分钟后,在小寨镇红绿灯路口右拐进入东屯庄村;穿过东屯庄村,向西南方向行进,依次进入张屯庄村、乔屯庄村。三个村紧紧相连,这就是此行目的地,俗称“三屯庄”或“屯庄”。
“屯”,既有悠久的历史风味,让你联想到曹操的“屯田”,又有浓郁的地方“土”味,让你的思绪从华北飞到东北。让我们拨开层层叠叠的历史烟云,探寻这三个古村落的历史渊源,去打开那些尘封已久的记忆。
村名由来
座谈中我们了解到,东屯庄村现有人口3216,耕地3015亩,村域面积1500亩;张屯庄村现有人口1406,耕地1677亩,村域面积335余亩;乔屯庄村现有人口1094,耕地1800余亩,村域面积300亩。
关于三屯庄村名的由来,在这一带有个故事代代相传:宋朝名将穆桂英曾在这里沙场点兵、大破天门阵;她的部队在这里设置东、西两处屯粮点,演变为后来的东屯庄和西屯庄(西屯庄村后分张屯庄村和乔屯庄村)。传说是历史的变形,大致道出了三屯庄村名的由来。据乾隆《鸡泽县志·社里》记载:“明洪武十四年,鸡泽县编户九(“里社”五,曰:在城、八家、浮图、屯庄、三陵;“屯”四,曰:在城、义礼、兴济、惠民)……清顺治十六年,三屯卫归并邑籍,社三,曰:沈阳、潞州、沁州。”这里提到了以“屯”命名的基层行政机构,并提到了“三屯卫”。由于鸡泽县社、屯的区划已失考,我们无法确定明洪武时期的“屯庄”和清顺治年间的“三屯卫”就是现在的“三屯庄”,但仍可推测“三屯庄”定与历朝历代在此区域屯粮屯田有很大关系。可兹佐证的,还有县地名办编撰的《鸡泽县地名资料汇编》一书,关于屯庄来历的表述是:“据传,宋朝在此屯过粮草,故称屯庄。”
据东屯庄村老支书张拥军讲述,1958年张屯庄和乔屯庄还是一个生产大队(约相当于今日村委会),那时叫西屯庄。几十年来,张屯庄、乔屯庄几乎合为一体,与东屯庄也几近相连,加上世代联姻,更是衣襟相连、唇齿相依。新世纪伊始,“三屯庄联办小学”在东屯庄与张屯庄搭界处落成,孩子们在一起上学,家长们天天接送,交往越来越多,三个村俨然已成为一个五千多口人的大村。
“迷人”古村
在鸡泽,多数村庄的街道方位是正的,辨识方向只要认准堂屋就能很方便地掌握东西南北。这个经验在“西屯庄”这里失效了。
相传很久以前,一个货郎来到张屯庄村,在村里转了七八圈,怎么也走不出去。直到碰到一位老者,货郎感叹道:“这个村还真不小,有七八头同样的大黑牛。”老者笑着说:“你是走迷了,转来转去,又转到这个场边,看到的是同一头大黑牛。你告诉我想去哪个村卖货,我给你指路。”货郎说,他想去西六方村。老者用手一指,说:“沿着这条小路,不要拐弯,一直走就到了。”货郎连连点头表示感谢,他按老者指引的方向很快离开了张屯庄村。
原来,从小寨到东屯庄,路基本是正的;从东屯庄村向西南而行,路都是斜的;进入张屯庄村后,房屋按照路的倾斜角度建造,站在村内看,家家户户的宅子都是正南正北;跳出村子,甚至航拍,就会清晰地看到,这个村子不管是房屋、还是地块,都是向西南倾斜。也正因如此,即使是修了柏油马路的今天,陌生人进入村庄后,如果不依靠电子地图,还是很难走出去。
现年78岁的乔屯庄村原会计乔新东讲述,当年他上班时,从县招待所吃过中午饭,步行两个小时到家,家里正在吃午饭。那时没有钟表,都是看日头吃饭,日头在正南表明是中午,县城的中午和张乔屯庄的中午,日头都在“正南”时,相差两个多小时。
为什么这两个村庄房屋、地块都是倾斜的,有两个多小时的时差,这和相传的穆桂英在此地沙场点兵、大破天门阵有关。
在乔屯庄村南有块地叫“营的地”,村里好几位耄耋老人讲,穆桂英就是在这里破的天门阵。东屯庄村、东屯庄东南边的慕堡村以及曹庄镇穆曹庄穆姓后人,很有可能都是穆桂英的娘家后裔。据说,穆桂英就在慕堡安营扎寨,设置四个养马场,后来形成康马昌、刘马昌、李马昌、陈马昌;设置两个屯粮地,分别是东屯庄村、西屯庄村。在乔屯庄村北、张屯庄村东有个土疙瘩,早年起土时曾发现很多的大蓝砖和一些古瓷碗碟,还有生锈的大刀,传说,这里就是穆桂英的点将台。又传,在东屯庄村西桥头附近有蒲团大小一片地方,是穆桂英生杨文广时鲜血染过的地方,故此处生长的茅草为红根茅草。如今沧海变桑田,桥已倒塌,沟渠填平,红根茅草寻觅未果,只留下这些神秘的传说。
锣鼓渊源
张屯庄村有张、王、车、席、慕、刘、田七个姓氏,席氏和车氏是土著户,田氏从山东临清迁来,其他姓氏据说均是从山西省洪洞县迁移而来。最为特别的姓氏是张屯庄村的慕姓广平历史文化军屯故地魅力村庄走进小寨镇“三屯庄”,相传出自慕容氏,源自高辛氏,是帝喾的后裔。远古时,黄帝后代有个叫“封”的,在我国东北部建立了鲜卑国,取姓慕容,意思是“慕二仪(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寓意在远离中原之地发扬光大传统文化,后简化为慕姓。
乔屯庄村有乔、廖 、徐、张、邢五个姓氏,以乔氏为主。碑文记载:明朝永乐年间,乔氏老祖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居此地,起名乔屯庄村。乔氏家族又分迁于浮图店、马贯庄、西申底村各一脉。乔氏家族在清朝出了乔岐梅、乔俊德两个武举人,据光绪《广平府志》记载,乔岐梅是“戊子科”,乔俊德是“辛卯科”。中华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十月刻立的石碑上,追赠乔永和“明朝登仕郎”之职。此碑原立于东西屯庄两村交界处,2014年经乔屯庄村两委和全村乔氏族人捐助,迁到乔屯庄村南。
村与村相连,地与地相接,两个村稍微上了点年纪的人,至今都亲切地互相称为前街(乔屯庄村)和后街(张屯庄村),直接喊村名的很少。两个村约定,每年除夕,前街锣鼓队到后街走街串巷敲锣打鼓,把美好的祝福送到每家每户;到了元宵节,后街锣鼓队到前街敲锣打鼓挨门挨户送祝福。每当锣鼓队来表演,两个村的人都会热情接待,在每个路口、街口堆上柴草,点起篝火,锣鼓队员围着火堆变着花样尽情地敲。锣鼓声震撼人心、响彻云霄。群众一听到锣鼓声,就会欢喜地跑到街上看热闹,享受着过年的欢乐。有关系好的,就把锣鼓队请到自己家中,弄上几个酒菜,倒上壶酒,小酌一会儿,拉拉家常。就这样,锣鼓队从村东头敲到村西头,午夜时分才结束。
锣鼓队是有组织的,锣鼓会的当值人员叫会主,会主按年份轮流当值。各会员都乐意当值,因为轮到谁家,谁家便会有喜事降临。因此,不管轮到哪家,会主都是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唯恐办不好,辜负全村父老乡亲们的重托。
每年一进腊月,两个村锣鼓会的会主们就要开会布置春节表演事宜,拿出锣、鼓、钹、镲和小堂锣等乐器,让那些喜欢敲打的小孩子们认领回家并不断练习。有条件时还会让他们吃顿饭,然后每天集中演练,直到把每一套“锣鼓经”都演奏得滚瓜烂熟为止。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种叫做“大剪板”的打击乐器,样子很像剧团文场中鼓师使用的掇板,只是大了许多。板分两块,长约四尺,宽约一尺。两块木板由两根粗绳连结,可开可合。演奏时由两个人各执一块,开时豪迈,合时有声,一开一合形成节奏。
鼓会每年每家收取一定的会费,以供春节开销。财务是公开的,正月十七日,要把当年支出情况公布上墙。同时,也将全部乐器收集起来,移交给来年的会主保管,就这样无限地循环。到底这项活动从哪一年开始的,至今也没人能说清楚。
金张一家
东屯庄村有十二个姓氏:金、戴(代)、张、侯、赵、穆(木)、慕、许、尹、王、李、郭,土著户有穆氏、许氏和村西张氏三姓。
关于东屯庄村土著户需进一步说明。东屯庄村许氏,许兰玉家是土著,许占军家是移民;慕氏慕宝昌家是从南风正迁过来的。迁移最晚的是李氏和郭氏。李氏李根喜原是山西长治市长子县人,军医,参加过抗美援朝,后转业到地方,是鸡泽县医院的创办人之一,于一九六四年落户到东屯庄村。郭氏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从邻近的东六方迁过来的。
金氏更具有神秘性和戏剧性。在三屯庄各姓氏中,目前金氏的族谱保留及编续最为完善和详细。据东屯庄村95岁的金长吉老先生讲述,金氏家族一世老祖宗金世荣,因家庭变故,又被生计所迫,从老家汴梁(明洪武元年后改称开封)出走到此地,并成家立业,晚年在临街的门墩上休息时,被原籍的子女们套着马车抢走了,所以,金氏家族至今有“有祖母无祖父”的传说。从1950年续修的《金氏家谱》中的“自南北迁六百余年”记载可以推断,金氏始祖是跟随着当时浩浩荡荡的“北漂”一族移民到此地的。
东屯庄村的金张两氏不分家。相传,金氏始祖和村东张氏始祖同时迎娶了西六方村李氏地主家的姐妹俩,李家额外陪送了一盘碾子,让女婿开了家磨坊。金氏磨坊原址就在金氏家庙,我们在角落里看到了传说中的石碾盘,上面配套的石磙子却已不见踪影。据说,碾盘和磙子早年还一直用着,放在一起,金张两家不知经历了多少代,分了多少次家,从来没有人提议把碾盘和碾子分了,因为“碾盘和碾子不能分,金张永远是一家人”。这个传说已经过去了很久,但那个斑驳陆离的老碾盘似乎还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些古老的往事。事实也的确如此,现在,金张后代们不管啥时候啥地方相见,都拉着手亲热个不停。在其他村都有俗谚“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而在东屯庄村则有“姨娘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说法。
发生在金氏武举人和张氏文举人之间的事更是感人肺腑。县志和金氏家谱均有记载,十世先祖金確(音“确”)是康熙三十二年癸酉科武举人,与张氏文举人(因家谱遗失,加上上一代老人的相继离世,无法查找到其姓名)互相仰慕,关系甚好。某年,张举人老是为西坡地(或曰“西泊地”)的事发愁。原来,东屯庄西坡地远在十里外的留垒河西岸。那时,留垒河每到汛期就泛滥成灾,沿河两岸经常发生耕田、房屋被洪水冲毁、百姓流离失所的事。某年夏初,为防患于未然,在紧挨河沿村庄民众的倡议和安排下,各河沿地种田户签订了生死状——汛期必须看好各自土地,大水从谁的地里漫过去了,谁就要扛着人命的罪!张举人体格本来就瘦弱,从西坡地来回两趟就难以承受了,更别说大热天里没日没夜地守大堤、堆沙袋了,没过两天就病倒了。好友金举人听到此事登门探望,慷慨陈词:“就这点事,看作难嘞,我把村边地和你的西坡地换了!”从此,村西张氏再无西坡地。
以上一些传说的真实性已经无法考证,但这些动人的故事却一直流传到今,寄托着人们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对先贤永久的纪念和崇拜,对忠孝仁等美德的赞美和宣扬。
革命事迹
张屯庄村的地下交通站。据张屯庄村张志敏先生讲述,抗日战争时期,鸡泽县抗日政府就设在离张屯庄村三里地的西六方村,中间只隔一条南北走向的牛尾河(留垒河)。他家是共产党的秘密地下交通站,爷爷张荣是站长,父亲张景良是县大队交通员。张景良在村里以教师身份做掩护,是该村第一个党员,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并担任书记,带领全村群众进行抗日斗争。当时抗日干部到西六方村的抗日政府开会或办事,都先到张景良家的交通站了解敌情,确保安全再行动。自从成了交通站,不管白天夜晚,张景良家来往的人不断。有的是公开来的,有的是从地道秘密来的。张景良母亲干活利索,待人热情,她一方面要做好保密掩护,一方面照顾好他们的生活,给同志们做饭、洗衣服。
张景良的兄弟张景和也积极为交通站做事,为抗日出力。有一年腊月的一天,天寒地冻,交通站派他去浮图店拿一份名单。临回来时,领导一再嘱咐,这个名单很重要,千万不能落入敌伪手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张景和拿到文件,抄小路往回走,走到西六方村附近,他警觉地发现后面有人盯梢。他紧跑到西六方村里,连跳几个墙头,想甩掉“尾巴”,但对方紧追猛赶。当他跑到牛尾河附近时已是筋疲力尽军屯故地魅力村庄走进小寨镇“三屯庄”,而后面的呵斥声已经越来越近,他想也没想,果断地趟进了已结薄冰的牛尾河里,从上身贴心口处掏出了纸条,迅速揉成团吞咽下去。当日伪人员抓住他时,搜身一无所获,只好踹了张景和几脚作罢。
1943年,交通站被叛徒出卖。张景良一家接到上级通知,立即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于是,张景良全家搬到刘庄村一个远房亲戚家躲了一年多,但交通站的工作从未中断过。
让我们铭记那些为现在的幸福生活而牺牲的革命先烈。据《鸡泽县烈士英名录》记载,乔屯庄村革命烈士有:乔成会,战士,1943年牺牲在鸡泽城;乔二桂,战士,1945年牺牲在山西省;乔希安,战士,1945年牺牲在东柳村;乔文吉,班长,1946年牺牲在四川省;乔红彬,副连长,1949年牺牲在刘泉场。张屯庄村革命烈士有:张玉俊,战士,1951年牺牲在四川宜宾医院;席喜太,村长,1944年牺牲在张屯庄村。
东屯庄村的游击队。81岁的金占福老先生忆起父亲金焕章的壮烈事迹时仍然激动不已。据老人叙述,金焕章早年参加游击队、当过二区的书记,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被日本鬼子的三八大盖子弹贯穿胯部,后经八路军总部医院邀请国外专家抢救,才捡回一条命。金焕章伤愈后到东六方村教书,后自学中医给乡亲们免费看病。
现年96岁的戴瑞华,东屯庄村人,是南下干部,从洛阳市民政局退休,享受副厅级待遇。他十七岁就参加了游击队。他在厚厚的《邯安洛忆》回忆录里,提到了东屯庄村更多的早期参加革命的先驱,有同村的张同兴、戴炳辰、金二祥。回忆录里特别提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既是他队长又是他老师的金善敬。县大队杨廷魁与金善敬是老同学,经常秘密出入他家。金善敬家在当时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游击队员们开会和落脚的地方。由于金善敬在担任区小队队长期间英勇善战、足智多谋,被时任永年县长宋钦指名要到他那里工作。金善敬于1945年中秋节前夕,赴永年四区任副区长。金善敬后来被错划为右派,多次遭到批斗,并被非法拘留一年多。平反后,金善敬又默默地捡起了老本行,搞起了教育。由于他博学多识、教学有方,后代的很多学生一辈子都记着他。东屯庄村早期参加革命的还有金善修、金和德、代满贵、金来宾。许多人为家乡和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据《鸡泽县烈士英名录》记载,金兰昌,战士,1947年牺牲;张新的,战士,1947年牺牲在河南汤阴;代伟田,班长,1944年牺牲在永年大北汪;代青(清)海,营长广平历史文化,1942年参军,牺牲在安徽省;代英魁,战士广平历史文化,1946年牺牲在河南安阳;穆廷选,战士,1947年牺牲在永年县;张大兆,战士,1948年牺牲在河南汤阴;代金魁,战士,牺牲时间地点不详;穆偏的,班长,1945年牺牲在成安县;许登高,副队长,牺牲在曲周县;代云超,战士,牺牲时间地点不详;代周北,战士,牺牲在东隆;代明德,班长(台胞),1945年牺牲在湖北高城。
曾参加过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残疾军人金来宾早已离世,他年近80岁的儿子金海辰,虽然头脑清晰,但由于中风已不能说话,对于我们的到来他很是激动,用颤抖的手打开了一个小塑料包,里面是一堆发黄的老证件碎纸片。我们几经拼接,可以依稀看到:“兹有本军区金来宾同志,原籍河北鸡泽县人…… 年龄25,入伍时间1946.12…… 贰等 …… 服 装……毛巾一条,路费4天,鞋一双…… 冀鲁豫第二军区政司,一九四七年一月”。这是我们走访十多家军烈属家庭看到的唯一的老证件。
写在最后
三屯庄村人口多耕地少,但他们在改革得大潮中不甘落后,他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目前已形成了养殖、玛钢、箱包、塑业等多产业链。其中以养殖业最为普遍,有成规模的鸡、猪、羊养殖场二十多家。值得一提的是,张改起、张运起兄弟俩,白手起家,创办了颇具规模的玛钢企业,为周边村民创造了众多的就业机会。
走在美丽整洁的三屯庄街道上,我们看到楼房鳞次栉比,小轿车停满了大街小巷,金黄色的天然气管道遍布在洁白的墙上,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此,我们衷心地祝愿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特别感谢东屯庄村金长吉先生、张小三先生、代红印老师、金延立先生,乔屯庄村的乔双海先生等提供资料。另外,张屯庄村张志敏和县政协文史委赵延平两位同志,在提供大量资料的同时,为此文的修订提出了极其宝贵的意见。)(作者:金利波 慕丽云 苏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