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之处
(每日一题)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之处
内容摘要:价值观是学习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因素之一。在中西方两个不同的文化中,由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不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也大相径庭(每日一题)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之处,这种差异性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与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了解并尊重彼此的思维、行为和话語的不同,尤其要注意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文化冲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天人分离 天人相合 价值观 差异
随着我国对外政策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广,西方社会的一切逐渐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这种跨文化的社会交往与日俱增,由于这一切来自于完全陌生的国家,我们和他们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许多文化和思想冲突的现象。因此,正确认识不同的价值观对我们学习外语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下面我们来探讨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之处,以帮助学习外语的学生跨过语用失误。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中西方价值观之起源
西方的价值观是对立的。西方的价值观强调的是个体的“张力”。这点从西方文化中能体现出来;西方的哲学家从古希腊时代起就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人类是处于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天人分离”决定了西方人看待事物的态度是把事物一分为二,他们对待事情分析的思想和习惯逻辑的思维模式,在西方人的文化信仰中我们也可以管窥一斑。在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中,每一个神灵都具有对立、斗争的能力和特点,正是因为这种对立斗争特点的存在才使得他们能够按照自身的意愿来做事,因此,各个神灵都努力通过各种方法修炼来使自身强大起来,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在诸神中更具有竞争力。每一位神都充分体现出了个体的张力,英雄主义的形象在古希腊神话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西方文化背后所反映出的西方个体主义价值观念和西方对立价值观念的鲜活反映。在西方文明的起源地希腊、罗马社会中,人们普遍提倡奋斗。罗马法制精神倡导人人平等,为自我满足而奋斗。这种精神构成了西方文明和价值观的核心。对后世的影响意义深远。由于人们受到中世纪以来神权的压制,西方自文艺复兴以后,人性精神高涨,人们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强调天赋人权。人们宣扬并信奉个人主义,每个人都尽力发展自我,并努力通过个人的奋斗来实现个人成功,体现自我的价值。所以,从西方的文化发展史来看,每个独立的个体是至高无上的,个人主义是最基本的价值观。
“天人相合”是我们中国人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遵从。从古到今禅宗学派的思想“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已经成为我们中国人的信仰。我们国人把追求精神世界和经济世界的和谐、统一作为最终的自由。“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我们的心中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一方面,中国的价值观强调人们整体的合力,从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来看,无论是女娲,还是神农,虽然是人们心目中的神灵,但他们都是整体力量的反映(每日一题)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之处,或者说是神的群体力量的表现。这些神灵道德情操高尚,宽厚仁爱,时常帮助穷苦的人们脱离苦海,他们在中国古代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人们把他们作为自身道德行为的典范,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用其德行和仁爱去感化他人,不断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背后所反映的正是中华民族注重和谐,统一的思想。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学说。就是希望要人们互助、互爱。所以,孔子也是强调整体合力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中国的价值观是统一的价值观,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中塑造了尧、舜、禹的形象,三者都带领着中国古代的老百姓实现了幸福安康的生活局面,实现中国的和谐与统一。当传统的儒家思想成为国家统治思想后,儒家思想要求人们维护社会的整体性,克服人人向往自由的意愿。因此,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们中国人往往以集体利益作为主要利益,将个体的愿望和发展处于次要位置。而且个体的发展不是自我单独的发展,而是与其他人的和谐相处,当自我发展与集体发展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体必须牺牲自我来完成集体的发展。个体相对于家族、国家来说只是一个符号浅谈儒家哲学思想对个人价值观塑造的积极影响,个体只有放在合适的社会中才有意义。
二.中西方价值观之分歧
1.天人分离和天人相合的两种不同思想观在影响和构成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文化、和民族性格等方面起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知道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西方人喜欢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分析思维和求异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是指运用定义对事物进行判断,推理。这些思维需要遵循事物的逻辑规律,因此它是理性的,有逻辑性的,又清晰的。而我们国人偏好于事物的形象思维和综合思维。形象思维指是指在物体并没有呈现的情况下,头脑中根据自己的见闻所产生的该物体的形象。这种思维有想象的成分。它是感性的,直觉的。因此是不清晰的。它使得我们不能对事物进行严格的定义,严密的逻辑推理,也不能检验事物的对错。而综合思维是指在思想上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起来,使其为一个整体。因此,国人在看待事物时,倾向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而西方的分析思维善于将一个完整的事物分成各个部分来研究。
2.西方价值观的主流是自我满足、自我奋斗的英雄主义精神。西方的这种价值观决定了其文化上提倡个性张扬,生活中强调维护个人利益,强化个人权利意识。个人主义是一切行为的基本准则,个人的权力神圣不可侵犯。这点我们可以从西方小说中的主人翁的身上体现到。中国的价值观主流是“和合”的精神。我们中华民族从古代起就注重和谐统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国人崇尚天人相合,人类的发展要与自然相和谐,相统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国人强调以“和”为贵,人与人之间要做到与人为善;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上,我们主张亲“仁”善邻,协和友邦。所以中华民族从古到今都是一个爱好和平、与邻为善的民族。
3.在研究事物的时候,中西方都注意到了事物的矛盾和对立。因为西方文化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总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个人的价值观高于集体的价值观,西方人这种的“天人相分”的思想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取向泛滥。所以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极度崇拜个人主义,个性展现和自我发展。并且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和隐私,他们不愿意受到外来力量的约束,在日常交往中珍惜个人的自由。对于天人相分上,西方人认为人与天地是相对的,他们努力追寻自然的本原,崇尚竞争。而中国文化强调的是天人合一。它强调万物为一体,和谐共生。因此国人通常把整体置于个体之上。谈问题时先从宏观入手,由大到小;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国人传统崇尚大一统、和谐,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有时甚至说假话,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在追寻自我价值方面,国人不愿意表现,表达自己的思想。大家追求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国人做事情常常克己守道,先人后己。
4.天人分离和天人相合的两种价值观决定了西方和中国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和单一性。西方社会中人生价值呈多元化,不管是从政还是经商,或者从事非盈利的事业,西方人都觉得是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而在中国,从古到今人们受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人们认为实现从政的抱负才是最大的个人价值的体现。受这种单一化的价值观的影响,中国古代多数人不愿意专研自然科学,这样导致我国古代的科学一直处于萌芽状态。现在这种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考取公务员还是很多国人的理想职业。
三.解决之方法
由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与西方传统的价值观在对自然、文化、自我以及其他方面的关系上的不同,中西方对待许多问题的看法也有所不同。这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没有好坏之分,中西方价值观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浅谈儒家哲学思想对个人价值观塑造的积极影响,两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差异。从本质上看,东西方的价值观并无优劣之分,只是特质上有差异。它们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局限性。比较的目的在立足现实,吸收其积极的因素,为我们新的价值观的形成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我们在学习西方的语言和文学时,应当充分了解这种价值观不同在文化上的反映,才能学好西方的文化。
参考文献
[1]王绍燕.中西神话中人物性格之差异[J].文化学刊浅谈儒家哲学思想对个人价值观塑造的积极影响,2015(5):61-63.
[2]宋秋艳.浅析中西化妆品广告中文化价值观的差异[J].文化学研究,2017年第16期.
[3]刘建伟.浅谈神话视角下的中西价值观差异[J].校园英语,2016年18期.
[4]杜知足.儒家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之比较[J].文教资料,2007年2月号上旬刊.
[5]谢亚平.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思维方式[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3,02.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