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不偏不倚,不过而无不及
南怀瑾老师:不偏不倚,不过而无不及
三家都是说的一个观点:回归中道
真的就这一句话概括了南怀瑾老师:不偏不倚,不过而无不及,但我还是啰嗦几句吧:
儒家对中道的描述有致中和;中庸;止于至善;道心惟微,允持厥中。大白话都是一个意思,做人做事不偏不倚,不过而无不及。就接近道,天(道)人合一。
这里比较难懂是什么叫不偏不倚,标准是什么?这个学问在《传习录》传习录里说的最透彻,一个人做人做事时,不带有任何私心杂念就是不偏不倚,就是致良知。当然这学问无法这一句说完,细节得自己去读书了。
用当代物理学类比就是能量守恒,最稳定的位置不是跷跷板的两端,而是中间。下图是华夏思想之源,儒家思想之根。
道家的中道则用阴阳平衡来列举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核心表述,用水往低处走做比喻,其实不是说一味走低,而是与其他事物融合互补,形成平衡态,与儒家致中和同理。道德经里最容易被误解的是无为两个字,其实老子说的无为也是一种有为的方法,比如遇到有些亲友情绪很激动的时候,你可以陪伴,倾听,并非一定要给解决方案,这种无为也是有为。老子反对的是争,所以他说,为而不争。
如果你非要争会咋样呢?
老子又说了: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水太满会溢出来。
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针磨太尖容易断。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钱太多天天遭贼惦记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生活太安逸容易绝种,想想大熊猫的处境。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见好就收南怀瑾老师:不偏不倚,不过而无不及,合作双赢。
其实也是和儒家一个意思,你可以为,应该为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核心表述,但不能过度,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阴阳失调就是败坏。
用当代物理学类比就是温度差总是趋向于平衡,任何不平衡的事情都不会是常态。你可以浪,浪完了依然会回归平静。如果你非要天天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最后说佛家,这个家宗派太多,所以必须先定义一个立场,即我是站在禅宗的角度,虽然佛陀可能都一样,但我比较蠢,没法理解所有宗。
禅宗的中道就是清净,清净说白了就是不动心,不是懒哈。和儒家那个不动私心杂念,和道家那个不强直竞争一个意思。所以有云:是来则应,事去则静,未来不迎,过往不咎。
如果你总是纠缠在凡尘琐事里,就轮回在十二因缘里不得解脱(大白话就是陷入因果循环的链条,出不来)
以上儒释道的解释都遵循因果律,也就是经典物理学里的因果律,机械宇宙观。
但是,唯独佛家思想里还兼具量子力学色彩,因为它有种解脱之法,说是你可以躺平不玩了,不参与任何因果链就能彻底解脱轮回之苦。否则你只要参与就影响结果,你就出不来。
为了使其世界观自洽,它主张,也必须这样主张,即所有现象都是虚幻的,唯有因缘不空(实在)。回归中道(彻底躺平)就是不和任何其他事物发生因缘关系,这样就可以涅槃寂静,彻底解脱,清净即佛土。
用当代物理学(这里得分出来是经典物理)类比就是只有相互作用力(电磁力,弱力,强力,引力)是真实的,其他一切都是作用力的结果。哪怕暗物质理论上也有引力作用。
然后用当代量子物理类比就是,你不参与这个世界,世界就是叠加态,它可以是(包含)任何状态,和虚幻是不是没有差别咯?你一旦参与了,世界就因为你的参与而呈现一个确定状态,所以你影响了结果,结果又会来影响你。
好了,总结,儒释道科四大宗教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核心表述,哈哈!
他们的统一核心观点就是,一切物质的原子运动都趋向于回归稳恒态,核外电子趋向于回归基态,进而放射性衰变(原子核分裂成更小的元素,直到氢),进而质子衰变?
宇宙必然走向平衡态,即热寂(绝对的中道,绝对的宇宙任何一处能量都是绝对平等的)。
哪怕热寂的时间长度只有一个普朗克时间,宇宙又轮回重启,但那个微小的瞬间,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切皆平等,然后其他时刻又是能量涨落的轮回。
在下一轮的宇宙世界里,儒释道科的旗帜再一次升起。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贪、嗔、痴、慢、疑。众生皆苦。
君子坦蛋蛋,小人藏鸡鸡。
光是粒子也是波,人生是点也是面。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