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法门:佛教将四大因果报应引入医学来说明疾病
佛教自从释迦牟尼佛创教起就很重视众生的生命和健康,并制定了许多符合现代卫生观念的清规戒律。以保证弟子和信徒健康的修行,到达智慧的彼岸。佛祖释迦牟尼亦称大医王,其在世时花了将近四年的时间开示了包括药师法门在内的佛教医疗体系,帮助众生解除病苦,成为弘扬佛法的重要工具。佛教医学是佛教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东方医学史上具有极高地位药师法门:佛教将四大因果报应引入医学来说明疾病,是真正标本兼治的医学。佛门医学养生理论是建立在生理——心理——社会三者相统一的医学模式上的,现代医学发展与之有共通之处。佛教将四大说和因果报应教义引入医学来说明疾病的种类、病因和病理。关于疾病的分类,佛医认为主要有二大类:一类是身病,一类是心病。心病是指由“贪、嗔、痴”而引发的诸多烦恼,导致心理失衡而致疾。身病即由于一身四大不调导致的病苦,敦煌卷子《救诸众生苦难经》开列有十种常见病死即属此类,包括疠病死、天行病死、卒病死、肿病死、产生死、患腹死、血痈死、风黄病死、水痢病死、眼病死。这十种死病就是当时佛医认为难治易死的十种常见病。疾病产生的原因是:“四大无常,朽坏体脉”造成的。《佛说停厨经》云:“诸物万计,辛苦勤求。纵得其食,大小便利,九孔常流,食啖他身,递相煞害。后不难四大无常,朽坏体脉,沉诸恶道。
”佛法认为一切物体包括人体在内都是由四大即地、水、风、火四种元素构成,四大失调则导致疾患。《五王经》云:“人由四大和合而成,一大不调,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四百四病同时俱作。”佛教用四大说来阐释身病产生的机理,为佛门防治身病提供了基本思路,即从调合人体生理机能平衡入手来防病养生,这是佛医养生思想的一大特色。佛教还从因果报应及根(生理)、识(心理)、尘(社会环境)三缘和合的教义出发,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有先世作孽和现世失调两大原因。前一种称作先世行业病,即由于先世不修善行,作恶害生,从而得到报,故今世多病。后一种称作现世失调病,即所谓现世饮食失调、冷暖末防、纵欲过度,导致身体虚弱、病魔侵身。《摩诃止观》依据佛教缘起论,系统提出了“病起六缘”的病因学思想佛家养生思想是什么,即:因四大不调的缘故;因饮食不节的缘故;因坐禅偏差的缘故;因鬼神得便的缘故;因魔干扰的缘故;因恶业造成的缘故。这一病因思想,不仅从个体的生理上分析了致病因素,还十分强调个体的行为、心理因素及外界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尤为可贵。从某种意义上讲,佛教医学思想中最具现代价值的就是其生理(根)、心理(识)、社会环境(尘)三者相统一的医学观。佛医从生理—心理—社会三者相统一的医学模式出发,不但认为个体的生理状况(四大是否协调)、行为(业)是致病原因,而且还深入分析了心理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在疾病产生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外界环境中的种种污秽、恶行和各种不良心理情绪,都会引发身心失衡,导致疾病连连。
所以佛医养生术特别重视从炼心修性和环境改造入手来养生防病。人身就好比大海中的一艘小船,而他的思想就好比船上的舵,要想成功靠岸,舵掌握的方向正确,船身坚固不漏水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少林初祖达摩祖师深知这一道理,在教导弟子精进修行同时还要注意强身健体,并在九年面壁期间悟出了《易筋经》、《洗髓经》两部健身、防病、延年、益智的功法。自此,少林僧人禅、武双修。身体健康状况要比同时代其他寺院僧人及大众强很多。到金元时代,著名历史学家元好问亲撰《少林药局记》,记述少林寺自金代已设有“少林药局”机构,距今已有790年的历史。当时的药局主要服务少林寺内众僧跌打损伤及其他疾病治疗药师法门:佛教将四大因果报应引入医学来说明疾病,后来逐步发展为服务当地及远道而来的百姓。少林药局僧医不但有多姿多彩的气功健身疗疾功法,还藏有历代高僧珍藏秘传的丰富验方,或养生延寿,或济世活人,少林医学至民国时已有各种论医著述百万言,药方上千方。时至今日,少林寺逐渐形成以禅、武、医三位一体的修行、养生文化。少林历代高僧大都禅、武、医兼通,效国利民,名闻于世。少林养生方法与肠胃病的调理有很多渊源,其具体联系在佛教的养生观念、佛教的饮食习惯、少林禅修及少林功夫导引等几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首先佛家养生思想是什么,佛教的养生观念于传统中医养生观念是一致的,都讲究以预防为主。尤其是肠胃病方面,更应预防为主。佛祖在世时就教导我们饭后刷牙,便后洗手,馊饭不食等等规矩,就是从源头上杜绝肠胃病的发生。再说佛教的饮食习惯,佛教认为,人之健康与否同饮食有着密切关系,人们早夭不寿、疾病丛生往往是从不良的饮食结构和饮食行为开始的。《大智度论》云:“食为行道,不为益身。”饮食是修行证道的条件和内容,不可不慎。具体来说,佛门饮食养生思想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其一,食无求饱。《增一阿含经》指出:“若过分饱食,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雍塞,坐卧不安。”在饮食上过份贪求口福,就会损伤肠胃功能,气机不畅,造成心智壅滞。唐代百丈大智禅师还认为通过减食可以治疗疾病,所谓“疾病以减食为汤药。”以现代医学观点来看,人体生病时,减少饮食既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反应,同时少食也可使胃肠得到充分休息,减轻机体消化功能的过度负荷,使人体自身免疫功能充分发挥作用。佛教反对饱食、贪求口福,提倡素食的饮食养生思想与现代社会流行的饮食结构返朴归真、节食疗法风气合拍。其二,戒肉食素。僧侣吃素,与佛教中的“不杀生”戒律有关。不过,最初佛教虽然不准杀一切动物,但是并不禁止吃肉。
因为当时僧侣是实行乞食制度,只能乞讨到什么就吃什么,不可能挑食,到了南北朝时,梁武帝作“断酒肉文”提倡食素之后,素食才开始在佛教律中普遍实行,逐渐成为佛家养生的一大特点,并尚袭至今。一般僧侣的素食食谱是:主食米、面、土豆、番薯等淀粉食品;黄豆、黑豆等植物蛋白;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的新鲜瓜果、蔬菜以及植物油脂。这些食物经过合理搭配,基本能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并且避免了食肉过多引起血脂和胆固醇增高,从而有利于预防动脉硬化之类的心血管疾病。其三,禁酒饮茶。茶在我国南唐之前已成为重要的饮料。佛家提倡饮茶之说也历历可见。如释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居》诗云:“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世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徒自欺。”从皎然的诗句看来,诗中道茶的功用,与佛家的看法如出一辙。至于酒的危害,佛经里也有深刻的剖析,如在《八师经》中,历数了酒的罪恶:“酒为毒气,主成诸恶,王道毁,仁泽来,臣慢上,忠敬朽。父失礼,母失慈,子凶逆,教道败。夫失信,妇奢淫,九族净,财产耗。亡国危身,无不由酒。”一贯无烦无恼无愤无怒以慈悲为怀的佛,在这里也忍不住对酒咬牙切齿了。
在《长阿含经》里,佛还说饮酒有六失:“一者失财,二者生病,三者闹事。四者恶名流市,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损。”特别是《分别善恶的起经》中说的三十六失,讲得实实在在,对酒恶进行了最深刻最细密的数说,颇具劝诫效果。佛教徒一般遵守日中一食的规矩,并戒酒,戒肉。以前人们也许理解不了,每天中午吃一顿素食会不会营养不良?会不会饿的头晕眼花影响日常生活、工作?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合理节食能益寿、益智、防治疾病。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反而有助于身体健康。而多食、饱食容易导致肥胖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胃肠道疾病等因热量过剩引起“富贵病”,素食也会减少机体对于毒素及废物的吸收。所以佛教的饮食习惯是一种合理的饮食习惯。从而减少肠胃病的发生。再从少林禅修方面讲,修禅亦是修心,要做到一心不乱,时时观照当下,不受杂念及情绪的影响。吃饭时不胡思乱想,细心体会吃饭时的每一次动作,每一念感受。细嚼慢咽佛家养生思想是什么,这样做有助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也有助于胃肠道的保养。另外,少林寺僧人每年有一到两次的闭关修行,闭关期间断绝一切外缘,包括食物,是佛家一种独特的养生方法。据史书记载,佛家中懂得延寿之道的高僧,在其修炼闭关期间都要进行断食,不进任何食物,一旦饥渴,只饮用开水或柿叶茶。
大约一周左右,等体内排出“宿便”,待恢复常态后,再根据人体对各种食物的好恶来决定摄入需要的食物来补充营养,增强体魄。经过一段时间的断食闭关修行,使得体内毒素排泄殆尽,细胞得到修复,胃肠道粘膜获得新生,身体机能重新被格式化,达到治病和养生的双重功效。最后在少林功夫导引方面,最突出的莫过于少林绝学《易筋洗髓经》,但《易筋洗髓经》比较深奥复杂,不容易掌握,我仅结合少林真本《易筋洗髓内功图说》第十六卷“易筋洗髓支流汇纂里面”“立八段锦图并说”内容为大家讲解少林功夫导引与肠胃病调理的关系。立八段锦图说里面有八组动作,经常练习则有疏通经气,调理气血,安和五脏,祛病延年的功效。八组动作配有八句口诀,分别是:两受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需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其中第三组“调理脾胃需单举”动作与肠胃病调理有密切关系。中医讲的脾胃与西医讲的脾和胃不同,中医的脾胃相当于西医的整个消化系统,包括胃肠道系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经脉相互络属,运纳协调,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水谷精微的输布,以滋养全身,化生气血,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气主升,胃气主降浊,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胃降不仅是水谷精微输布和食物残渣下行的动力,而且是人体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若脾气不升,可影响胃的受纳与降浊,出现纳呆、呕恶、脘腹胀满症状;若饮食失节,食滞胃脘,亦可影响脾的运化与升清,则会出现腹胀、泄泻、头晕等症状。通过做第三组“调理脾胃需单举”动作,可以有效的调节脾胃升降气机,增强胃肠道的受纳及消化吸收功能,并可对腹腔内脏器起到按摩作用。所以肠胃病的调理采用少林功夫导引是一种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