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民族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各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民族民俗文化与各民族的人文传统相适应,是人民喜闻乐见、接地气的文化,是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人民认同的文化,是人民最愿意主动参与、最愿意享受的文化。各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新时期,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进一步研究文化,充分挖掘文化的生命力。在前期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到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牌坊回族满族乡、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进行了实地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分析经验、查找问题、提出发展建议打下了坚实基础。接下来,我们针对优化民族民俗文化发展路径问题,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进路,在理论研究和现实关切的基础上,从发展内容、发展渠道、发展机制三个方面给民族民俗文化的当代发展予以回应。绪论部分玉林民俗文化传承的现状,介绍了论文选题及写作的基本情况。
阐明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对目前国内外关于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简要评述,明确了选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第一部分,归纳提炼了民族民俗文化的概念及内容。本文认为,民族文化特指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民族特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包括了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和语言、文字、宗教等精神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民俗文化特指汉族的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居住在一定地域的人们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行为习惯和文化现象玉林民俗文化传承的现状,包括生产商贸习俗、人生礼俗、民间信仰等,生生不息,约束着人们的言行。民族民俗文化包含了各民族的发展历史、历史人物、文化遗存、社会生活以及文化精神。第二部分,系统的阐释了民族民俗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从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价值、德育价值、对世界其他民族的借鉴价值着手。民族民俗文化串连着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提振民族精气神,激发社会活力、创造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三部分,系统分析四川泸县等四地民族民俗文化发展的现状。基于各地文化分布差异、民族民俗文化发展状况,我们选定了以汉族牌坊文化为特色的四川泸县、以苗族文化为特色的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以回族满族多民族混合文化为特色的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以东巴文化为特色的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进行实地调研,四个地方通过举办文化活动、鼓励扶持表演团队、提供多样化的文化载体和发展模式,活跃了当地的文化氛围,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玉林民俗文化传承的现状,满足了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创新了文化发展形式。
由于保护意识淡薄、文化发展渠道单一、传承出现断层、政府作用发挥不够等原因,存在着文化载体逐渐消失、传播力度不够、文化内容有待挖掘更新、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第四部分,提出了民族民俗文化当代发展的可行路径。我们认为,可以从创新文化发展内容、拓宽文化发展渠道、健全文化发展的保障机制三个方面着手,给出民族民俗文化传播的可行性路径。在内容层面通过树立民族民俗文化发展典型、建立有利于文化发展的设施空间、打造文化品牌、培育专业传承人推动内容的挖掘和与时俱进。加强民族民俗文化在学校、新媒体、传统媒体、体验基地、国际交流中的呈现,拓宽文化发展的渠道。立足于文旅融合大战略下,健全系列引导、规划、评价机制,为民族民俗文化的长久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指出文章的不足以及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地方。民族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是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坚实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民族民俗文化,各民族文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文化沃土,是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支撑。在未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会持续追踪民族民俗文化发展的新动态,不断充实自己的认知,关注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