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学:并立互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
诸子学:并立互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
先秦诸子学说自汉代以来先后衰竭,真正在历史上流传久远、影响深刻、构成传统文化之核心的学说,实际上只有儒道两家,以后又逐渐形成了儒道佛三家并立互补的格局。然而在这多元并立互补的文化格局中,实以儒道互补为主。儒道两家自产生之日起,就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系统和人生哲学,在中国社会历史嬗变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为什么在中国产生,它们相互砥砺、相互刺激、相互吸收,推动着民族智慧的发展和民族精神的演进,共同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主流。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流。但各有侧重互有长短,儒家思想在历史上是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在社会政治思想、伦理道德观念、教育理论等方面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而道家思想则在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特别是哲学方面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儒道互补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影响很深: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得意时是儒家,失意时是道家。儒家崇阳,道家崇阴;儒者是仁者,道家是智者;仁者静,仁者乐山;智者动,乐水。儒家、道家是中国文化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给予中国文化以深刻的长久的影响。
儒家强调人性的后天道德教化,道家强调人性的天然真朴;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网络并获取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儒家的辨证思维尚刚主动贵有,道家的辨证法尚柔主静贵无;儒家的治国论强调“仁者无敌”,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和之以乐,辅之以法,任之以贤诸子学:并立互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使之以惠;道家的治国论强调“因则无敌”,政策简易,君道俭约,臣道守职,少扰少令,无为而治;大儒的风度与气象是“刚健中正”、“志士仁人”,道家高士的风度与气象是“涵虚脱俗”、“清修隐者”。有诗人说“孔子给中国人以心,正如庄子给了中国人翅膀。”
道家对儒家思想的补充、调节、纠正和补救,大致可分两类情况:一补儒家之缺;一是纠儒家之偏。
1.道家补儒家之缺,即补充儒家学说中原本不具有的内容。
儒家长于伦理而疏于哲理,难以从思辨的高度和深度上给人以理性的满足。而先秦的老庄学说却以其深邃的哲理、缜密的思辨、新奇的道论、卓异的境界、高超的辩证法倾倒了诸子百家。
2.道家纠儒家之偏,即调节、纠正儒学因某些方面的侧重而导致的忽略、不足和偏激儒家思想为什么在中国产生,使人的行为和心理得到调适而获得良好的分寸感和平衡感。表现如下:
(1)儒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持乐观态度,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主张尽可能多地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他们为中国人(主要是士人君子)设计的是一条进取型的人生道路。然而儒家对于人类为文明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和社会进步的曲折性估计不足,对人类在不断进取的过程中可能造成的问题和对人性本身的扭曲与伤害缺乏思想准备或不予重视,因而也没有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在这方面,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人物倒是慧眼独具,他们及早地观察到了这些我们今天称之为异化的现象,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并且提出了自然主义的原则,力图用回归自然的方法来避免、克服和矫正。道家的这一思想是深刻的,道家理论中的许多内容都是针对社会和人性的异化现象提出来的。道家主张人类社会应该不断地进行复归本位的运动,以保持和谐宁静,而要使社会和谐宁静,关键在于净化人类的心灵,使人性返朴归真。
我们认为,道家是这一思想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不应该视为保守或倒退。人性的真朴永远是人生进取的出发点,社会发展和人生进取都不应该以丧失自然本性为代价,而应经常地回头看看,提醒自己不要偏离得太远,如此才能避免和净化异化造成的污染,使社会和人生得以健康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唯独道家思想始终担当着这一重任。
(2)儒家崇尚弘毅,注重有为和力行,这无疑是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然而社会是复杂的,人生也必须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儒家在指导人们争先向上的同时,没有为人们留下足够而必要的回旋余地,只提供了争先向上的动力,没能提供与之相配套的缓冲装置。
因而从整体上来看,儒家式的人生刚性有余而韧性不足,借用荀子的术语,儒家可以说是“有见于伸,无见于屈”,“蔽于刚而不知柔”(道家则:蔽于天而不知人)。道家则提供了另外一种人生见解,提倡柔弱、无为、知足、谦下,崇尚“不争之德”,他们相信柔弱优于刚强。道家这种人生见解,可以说是对人生进行了持久的观察,并对儒家式的人生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之后得出的。因为尚刚强者未必了解柔弱之妙用,而尚柔弱者必是建立在对于刚强的充分认识之上的,有见于刚强之不足,故能反其道而用之。
道家式的人生见解可谓匠心独具,为人生提供了另一种有效的指导;一方面使士人君子的生命更具有韧性,增强了人们自我调节以适应社会变故的能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主动地后退一步,庶几可获得天宽地广、如释重负的感觉。另一方面,它不失为一种获胜的手段。人们通常只知从正面争强争胜,道家则提供了从反面入手的竞争方式,往往可获得奇效。“守柔曰强”,“不争而善胜”“无为而无不为”。道家哲学中诸如柔弱、无为、知足、知止、淡泊、居下、处顺、静观、谦让、取后、不争等观念都体现了高度的人生智慧,在社会实践中常用常新,自古及今永远都不失其新鲜感。
在儒道互补的人生模式中,中国知识分子在顺境中多以儒家为指导,建功立业,以天下为己任,在困境中则多以道家为调适,超然通达,静观待时。儒道互补构成一种完整的、艺术的人生观,使得中国知识分子感刚柔相济,能屈能神,进退自如,心态上和行为上都具有良好的分寸感和平衡感。
(3)儒家注重社会伦理,表现出强烈的群体意识,强调个人应当全身心地投入于社会事业,而对人的个体或个体生命的处境却缺乏足够的关注。换言之,儒家式的人生价值必须置于社会群体中才可以实现,人生只有投身社会事业才有意义;而且此种关系是单向的,即只讲个人对社会应该如何如何,而不考虑和计较社会应该对个人如何如何。
儒家看待人际关系,始终贯穿着以他人、对方为重的原则,似乎每个人皆为了他人而存在,为了社会而存在。儒家式的人生,其精神生活虽然丰富,但却没有留下多少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其精神世界淹没在群体之中了。对于中华民族,儒家所注重和培养的这种群体意识无疑是积极的、极为重要的,然而我们同时也不能不承认,儒家重群体轻个体,在人的个性、独立意志、个体意志方面留下了许多空白。而在这方面,道家思想正好可以填补儒家遗漏的精神空间。道家较为注重人的个体性,倡导“自然”、“自在”、“自适”、“自得”、“自乐”、“自事其心”,他们善于站在大道的立场上,以超然的态度观察人生于社会,主张人不应该被世俗的价值和规则所拘泥,应该保持自己独立自主的意志和自由思想的能力,所以他们往往能够我行我素,并提出不落俗套的见解。
汉代以来,儒家的群体意识在官方的倡导和扶持下,逐渐成为历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投身社会事业、名垂青史成为知识分子理想的人生模式和主要的精神寄托。而道家思想对个性的张扬和对自由精神的推崇却成了另外一种传统,这种传统的存在使得人们始终能够听到另一种声音,它为中国知识分子开辟和保留了另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天地,使得他们在投身于社会公众事业的同时,又能做到不随波逐流,不为名教所羁縻,保持着鲜活的个性。儒家的群体意识和道家的个体意识正好形成了一种互补的机制,尽管后者在历史上远不如前者那样势力强大和传统深厚。
中国近代作家林语堂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不仅过去如此,现在亦如此,儒道互补的人生观具有永恒的价值。
中国古代许多富贵人家有园林建筑(江南园林,多属文人私家园林与北方的宫廷园林相对,如沧浪亭、网师园、个园、拙政园、退思园等,多清雅、自然、粉(白)墙黛瓦,犹如水墨画,富于诗情画意)他们在自家的屋舍附近置一花园,筑山载竹,挖池养荷,并在花园中建亭、廊、榭。建筑与园林融为一体,雅致有趣。园林建筑有一特点,是空透。它的亭、阁的门窗,完全被简化,多数只是低低的围栏,有的只有四根木柱,支撑起一个屋顶。空透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观景,或者说将建筑与云影波光、红蓼白苹、青山翠峦融成一体。为什么富贵人家会有园林建筑,这与老庄思想的影响分不开。
儒家要求人们重视现世的人生生活,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人身价值,并获取荣华富贵。但这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需要不停地进取。奋斗是有风险的,许多人在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斗争中丧失名誉、既得利益,甚至生命,所以在红尘世界中,无论是为公还是为私而奋斗的人,精神上都有一种疲惫感。这时,老庄的崇尚自然、轻视名利的思想便成了他们治疗创伤的良药。
从内心来说,他们是不愿意放弃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权力和地位的,不愿意遁入深山,与糜鹤为伍。但是,心又很累,怎么办?于是,就在自家的宅第内人造自然景色,让长桥卧波,茅亭迎风,清泉饮鹤,山石伴松。他们在斗争的间隙来到这里,暂时忘掉烦恼,远离名利,让身心得到一种休息,松弛紧张的情绪,以便于用更旺盛的精力去拼搏。可以这样说,园林建筑是老庄哲学的物质化表现,但它在实际上却成了儒家思想的调节器。在某种意义上,这里成了儒家所指引的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驿站,一个供应给养并兼修理业务以便远航的港口。儒道两家的文化就这样通过园林建筑而得到了巧妙的结合。
因此,园林建筑是儒道哲学合流的物质形态。苏州古典园林的名字一看就知是道家风范:拙政园、网师园、个园等。中国园林的核心是自然情趣,在建筑结构上绝没有使人紧张的对称,而是因地制宜,掘地造山,布置房屋花木诸子学:并立互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并利用环境,组织借景,富于自然情趣。园林的亭台楼阁均随地赋形儒家思想为什么在中国产生,巧得天工;廊榭台池,山石花木,一切布置都考虑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而且通过园林揭示和领悟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