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的学易历程终因志大才疏,功力不济而掷笔
1972年的学易历程终因志大才疏,功力不济而掷笔
笔者在1972年开始的学易历程中,常常孤灯黄卷,寒夜长读,时而摇头,时而点头,或茅塞堵胸恨无人指点,或冥思中钻出个大悟来,则拍案叫绝,就像一个“神经病”一样。人家看了纳闷,自己也觉得别人的眼神有点怪怪的,随着年龄的渐多、牙齿的渐少,才慢慢的有点接受了别人始终如一的断论:“这个人看书成了呆子。”
呆倒也罢了,只是太辛苦,多少年长期在一个平台上,上不了层次,虽然用八卦大部分可以算得个差不多,但看不出八卦的神妙之处,无师可以自通,“层楼更上”可就难了。
为求上进,一直想整理几条学易心得,终因志大才疏,功力不济而掷笔。90年开始在一些省市讲授六爻之类,醉翁之意不在酒,名曰讲学,实系游学,“远来的和尚好念经”——距离产生美,同样的“乾为首,坤为腹”,本地“高僧”说起来听者藐藐不以为然,而“游方和尚”如我辈之流一说则听起来感觉硬是不同凡响,可见很占了一些“舶来”之便宜。其实只是照本宣科,炒王洪绪老哥的货,或者侈谈悟性,拿佛祖老释做广告。于人于己,无甚教益,一期班办下来,自己都迷糊,学员们却说“挺有味道”,味不足以回味,道上不了大道,“味道”也者,是“高徒”恨师不成“名”的可爱的勉励而已。
95年旅郑州,空闲较多,无所作为,几乎在堕聪黜明中打发日子,于是常常无可无不可地静坐。“闭门思过”往往可以诱发“特异功能”,气功大师们皆如是说,果然,不期然而然的,在一个闲极无聊的下午,忽有许多想法涌上来,思潮竟如“一江春水向我流”,觉得在起卦、断卦、悟卦三方面大有神妙可探,单就断卦方面就可以总结不少方法,可大大拓开断卦视野和思路,可以在更广阔的背景和层次中看卦。当时就如醍醐灌顶一样,便在这闲静中捉笔疾书,多年来的种种心得仿佛找到了一个小小的口子,争先恐后地钻出来,手中的笔常常跟不上思路的快,真是“动若脱兔”了,在两三天里就“顺产”了七八个法,当即与一些易友交流,反映意外的好。
随后就急急忙忙坐特快列车赶回家,生怕这“天赐灵感”等得不耐烦而溜走,一到家便赶写“卦技二十法”,奇怪的是,自我写书伊始1972年的学易历程终因志大才疏,功力不济而掷笔,直到全稿完成,两个多月一直怪病不断,甚至还住了几天医院。书写好了,病也好了,什么症状都走了个一干二净,这便使我产生条件反射,希望每在大作问世以前生一场病才好。
95年11月我在广州向易友交流“卦技二十法”,立即引起对新技术特别敏感的广州应用易学界的高度重视与迅速反应,12月在汕头大学易学大会上介绍了“二十法”以后,许多代表当场表示了强烈兴趣,96年先后在广州、广西、湖南、江苏、浙江、四川、河南、北京等地讲授“卦技二十法”,使许多朋友学得层次“暴涨”,尤其是《太极文化》杂志上发表“二十法”连载章节后,各地电、信纷纷而来,我既没有在鼻子上插“祖传十八代”的大旗,也没有把本师如来的莲座搬来坐着拍广告片,而大伙却肯对我的研究感兴趣,且予以支持性的评价大六壬起卦的基本原理和思路是什么,确实令我感到欣慰。
“周易”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百家有百家的说法,它至少是一门思维的学术,同时也是思维的艺术。其所以魅力无穷,正由于它具有增进人类智慧的无穷潜力。
六爻易作为一种大宗之法,由于易学易用而使广大易学爱好者乐于接受。因为结构相对简单,此亦易普及之原因。但决不是说,六爻的学术层次因此而不高,一门预测学层次的高低不应片面地以其结构形式来区分,不能用小学的数学、高中的知识层次来类比。大道至简,如金口诀结构与大六壬结构形式上繁简大异,而其层次孰高孰低又如何区分?层次高低是对某一科知识掌握的深浅不同的表现,解析一个字都有城府纵横、玄机迭出,只看各人的“道行”深浅了!在易林中,同样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能把技能和科目用“层次”来混为一谈。
六爻是什么?读完本书的一、二集,你会感受到:六爻是思维艺术,它具有逻辑和反逻辑的最浪漫的思维方式,立体的、跳跃的、拓扑的、蒙太奇的,多维多层次的,直观和抽象的,宏观和微观的,如毕加索的画,也如李白的诗。六爻是雷达荧光屏,而且还是彩色的,它的还事物本来面目的全息预测如超越时空的传真和录象。六爻是智力娱乐,它是超级智力拼块与魔方,变幻无穷,有解不完的“六元多次方程”,可以训练智力,提高智商。六爻是思维哲学,阴阳辨证,对立统一,矛盾转化,个别一般,质量互变,凡是哲学范畴,全部可以包容。六爻是决策参谋,决择进退,斟酌举措,可知己知彼,以便主动出击,或者知机防守。六爻是隐形电脑,八卦软件在胸,储存无数信息,六爻程式演布,输出几多天机。六爻是心理医生,化解人间心态不平衡举重若轻,多少无名的烦恼因之划然而释。六爻是上乘功法,凡得其诀勤而行之者,皆可开大智慧,积大功德,诚有不期然而然之长功奇效。六爻是修性菩提,通过它可以扪摸宇宙的真谛,度人度己,共悟大道······六爻是什么?只有站在离地球三百万光年远的地方来看它,才会知道六爻也就是八卦是什么?
可能这也是笔者对此有偏爱才如是溢美。所以听到有人说:“八卦是迷信”!与之解释无用也无益,他也摇头,我也摇头,各摇各的头,如此甚好。
自古以来六爻易学的书籍不乏经典之作,其中自有气象万千,奥妙深蕴。但古贤之说,也有未尽其趣之处;宏扬易学,也非一两代人所能竟事。如果大家都只是恪守古训,“述而不作”,那么邵康节先生的“梅花易”将不复出现。古人尚且有此勇于开拓的治学精神,况乎今天的科学昌明之世!现代社会已远非古代社会所能比拟,科学知识、社会分工大爆炸、信息大爆炸······当今跨世纪的现代文明大发展,以原有的六爻“集成块”来翻译现代的社会,显然很有点捉襟见肘,所以六爻的密码、义蕴也应有相应的开发。古人曾经提过的但未充分展开的,我们可以进一步探颐索隐,古人没有提及的,我们可以根据太极、八卦的原理结合现代的社会而有所作为,以臻六爻反映的信息与现实同步。
在本书中,笔者从场态、拓扑、顺序、外应、隐象、座标、世应、纳音、三才、六神、天干、卦名、卦变、心易、卦数、地支等方面加以阐述,试图多方位开发六爻的信息量大六壬起卦的基本原理和思路是什么,进一步展示六爻软件功能的绚丽多姿。因为学无止境,所以每项内容尚未展示,只是作个提示性介绍,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便足矣。
此外尚有阴阳、气数、满天星、大三才、爻谱、等三十多种看卦方法在研究整理之中,“诗向会人吟”,希望能够有机缘成书与易学爱好者分享。
现在不少人津津于术上的追求,希翼能掌握更精妙的方法。但往往忽略了心态上的修炼。就六爻来说,它比其它术数更强调心性与灵感,八卦是一门通宇宙大道的学问。为什么现在学八卦的人多如“过江之鲫”,而真正得道的却少呢?因为这支好枪是要用心来瞄准的。学而不修而殆,心性修到了何等层次,对卦的理解和沟通的准确度也到了何等层次。易学水平也同步地反映在相应的线上。八卦不是一个术,而是道。不能从这种境界来理解的,很难从“平台”上往上长功力。光靠聪明过人是不够的,聪明并不等于智慧。
所以对于很多学六爻易者而言都存在着一个心性亟待提高的问题。若在财色名利面前对境心迷,自己先已迷失,以己之“昏昏”,怎可使人之“昭昭”?这种浑浑然的心如何能“感格”得了天而叫“老天爷”赞助你一个正确的预测结果?所以古贤才强调“易为君子谋”。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作为一个好的易学研究者,应该具备三种基本素质:一、技术(卦技理论、经验、运用的熟练程度),二、悟性(悟性是在理解宇宙上产生,是灵活运用卦理的高层次境界),三、心态(是否大道大德,心态决定学易的目的,决定层次的高低)。心态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其中,技术是最基本的,悟性是最必需的,心态是最根本的。如果没有一个高层次的良好心态,即令你掌握了再多的技法,离“道”仍然十万八千里。怎样才能提高心态与悟性呢?在“悟性捷指”中,笔者将介绍自己的体会。
此外还有不少“卦外功夫”,如怎样才能获取准确的信息?成卦前有什么要求?以及心理背景,处理特殊信息的方式,各种缘份说,信息能量说、卦的情感说、全息律的认识等等,都将在“悟性捷指”中与读者讨论。你将会因此感觉到:八卦不是简单的一种预测术,也不是一种预测学。它应当是一种功,说到底,八卦是道1972年的学易历程终因志大才疏,功力不济而掷笔,是认识人生改变人生之梯航。因为我不希望读者只是浸淫于卦术上的一招一式中,故准备另撰“悟性捷指”就提高心性与悟性方面“做些文章”。
在《卦技二十法》中,笔者试从五个方面努力去做:
一、资料性:尽量的要有资料保存价值,不至于在读了后就扔到一边,束之高阁,装点书架门面,然后老死不相往来;我不希望自己写的书厚如城墙之砖,而读者只是为了其中的几页才想购买。不但要开卷有益,最好还要“始终有益”,这样的话,书的厚薄自然也咸宜了。
二、独特性:其他易学书中有的,不再重复(少数引用例外),主要是观点不重复。还有一些基本技法、概念,很多筮书中均已反复介绍了,故无需再来转抄以充篇幅,所写的即使是不对的也应是自己的东西,不正确的可以在实践中再修正完善。而“天下书籍一大抄”的著书诀窍是书商的事,我们研究学问的人似乎不必用此诀窍。抄来抄去不要说读者看了没滋味,自己看了也不会舒服到哪里去。总之要有自己的东西。
三、学术性:我们是探讨学术的,所以力气要花在学理上。六爻不是一门简单的“术”,它应是一门深刻的“学”,所以要在学理上研究与发展,从学术价值的角度挖掘易理内涵。比如就卦例来说,测得准并不奇怪,若仅以“测准”作为取用,则可发表许多个卦例,无非是让读者知道了你测准了许多许多,这种广告就那么重要?所以在本书的卦例中,尽可能选些在学术上有(哪怕很少,或某个方面)新东西的材料,并体现出六爻易学思维的艺术性,以期产生某些启迪意义大六壬起卦的基本原理和思路是什么,抛出去的“砖”要能引出读者创造更好的“玉”才有意思。
四、实用性:本书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它不是经院哲学,不具备足够的档次能够在象牙之塔里弹奏高雅的阳春白雪;本书只研讨大众化的六爻的易学思维,只期读者在看了以后能够从正反两方面琢磨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所讲的都是自己实践中的体会,举的也是自己的实例,所谓“妙义”应该是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到的“妙处”。实际上,周易八卦的义理包蕴宏深,只要大家多花点功夫去品,肯定能品出许多妙味出来。
五、可读性:笔者素来看书只为好奇,避重就轻懒惰成性,不喜皱着眉头用力啃书,尤其是没有表情的象机器人在说教的学术大作,公式连定义,训诂加考证,未免读出一身汗。所以将心比心的先把臭架子丢开了来写,希望读者能在一种“西窗剪烛”的情调中闲看此书,彼此的距离近一些。我把你当老相识,你也没把我当“训导主任”,就象在你家里喝茶神侃一样,轻松愉快地“疑义相与析”,该有多好!古云“不为功名亦读书”,又曰:“手持太极探玄解,五老峰头不记年”,以这样的旷达飘逸的胸次来“玩味”易学,才有余裕咀嚼出易的旨趣来。
刘汶德 原发表于《太极文化》杂志199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