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不只是算命迷信,更是文学经典,比诗经还早的比兴手法
文/鹤鸣甘棠
关于《周易》,大众群体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往往就是“算命”、“迷信”之流说,让人联想起江湖术士的异样“精彩”。
就算到了正统交流层次,一谈起《周易》,也透露着某种神秘的色彩,意恐被戴上“学问高深”的枷锁,有“鹤立鸡群”之崇拜。
凡此种种,不得不承认,这是我国传统文化弘扬的一种“悲哀”。
其实,就《周易》而言,抛开哲学层面不说,它的文学价值也是亘古以来的经典文献,早于《诗经》,开创历史,历久弥新,荣耀后世。
01 运用“比兴”的手法比《诗经》还早
何谓“比兴”?南宋理学家朱熹有过一句准确的解释:“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简而言之,“比兴”就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它们的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托物言志之功能。
而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在文学研究界皆称之为比兴手法运用之鼻祖,影响了数千年历朝历代的文学家及其作品。
比如,以唐朝韩愈为首引领的“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以白居易为旗手开启的“新乐府诗歌”潮流,其主旨都是传承和发扬《诗经》的“比兴”传统。
但是,使人意想不到的是《周易》中的“比兴”用法,更是鲜活出奇,令人惊叹。
我们先普及一下《周易》常识,它所述之称为“易学”,最主要的面貌特点就是“象”。
象就是符号,“易学”的创立是先有符号,筮数及文字均为倚象而后起。
清朝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易教下》这样说到:“《易》象虽包六艺,与《诗》之比兴,尤为表里。”
啥意思呢?明白指出了《周易》的象与《诗经》的比兴是“为表里”的关系,也就是说它们“一个面子”、“一个里子”,是一种表现手法的两种形式。
比如《周易•中孚》卦:
九二爻辞为: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爻辞的意思是大鹤在北边(阴)鸣叫,小鹤在旁边跟着鸣叫。我有上好的美酒,与你共同分享。
象辞的意思是小鹤在旁边跟着鸣叫,是心中真诚的愿望。
其中“爻辞”前一句“大鹤与小鹤鸣声相应”,与后一句“愿与他人共享美酒”之间就是很明显的比兴用法。
大鹤与小鹤的鸣声相应,这便是一种父子(或母女)之间的诚信;而与朋友共同分享美酒,则是朋友之间的诚信。
归结为一点,就是“象辞”所阐述的诚信之义。
再如《周易•大过》卦:
九二爻辞为:“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前半句“枯杨生稊”为兴句,意思是枯萎的杨树又长出了嫩芽(稊tí周易传统文化详解,是指植物的嫩芽)。
继而引发出后半句的“老夫得其女妻”,最后推导出占断之辞,所明之理意味深长。
现在“枯杨生稊”也成了一个固定成语,用来比喻老夫娶少妻。
我国当代学者傅道彬先生《诗可以观》中写到:
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寻常事物,也在诗性的启示中联系在一起了。
诸如以上比兴用法的例子在《周易》中还有很多,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认真研读一下,其中的《乾》卦、《坤》卦、《明夷》卦等等,也都是以象占之辞作为兴体,应于后面的叙事之辞,以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启发读者思考,明晓哲理。
据现代学界研究认为,《周易》(指64卦及卦爻辞)成书于殷末周初;而《诗经》的中的诗,写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记载了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的故事。
所谓“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周易》时,其中串书的牛皮断过三次,用来说明孔子读易之勤和功夫之深。
由此可见,《周易》成书更早,所用“比兴”手法也更早,只不过后世大多数文人雅士以尊孔尚儒为重,把《周易》打入了文学的“冷宫”。
02 文学之“意象”理论源出自于《周易》
何谓“意象”?美国著名学者艾布拉姆斯曾经这样说到:“意象是现代文学批评中最常见,也是最含糊的术语。”
一个“最常见”,直接点明了“意象”是文学作品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段;“最含糊”呢,却又说明了“意象”不确定的定义内涵与外延。
同样的是,英国《现代评论术语词典》在解释“意象”时,也是无法界定之说辞:“这是一个灵活得令人困惑的术语,任何有文学语言所引起的可感效果,任何感人的语言,暗喻,象征都可以称为意象,当一个概念被泛化得什么都是时,就意味着什么都不是。”
然而在我国古代,《周易》早已点出了“意”和“象”的确切关系。
比如《周易‧系辞传下‧三》云:
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啥意思呢?《周易》中的卦象,是象征宇宙万事万物的。这里要特别注意象与像的区别,在古代,“象”是代表抽象的,而“像”是代表实质的。
《周易‧系辞传上‧十二》子曰﹕
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这句话具体阐述了什么是“象”?圣人有介绍天下实际情况的办法,首先就是斟酌众多事物的实际状况和规律(“赜”是实情、实际的意思);
其次从这些相似的事物中选择符合道理的事物,所以称这些符合道理的事物为可学习模仿的“象”。
由上可知周易:不只是算命迷信,更是文学经典,比诗经还早的比兴手法,“象”是“意”的载体,“意”是无状之状,不可以言辞来解释,故此要靠有形的“象”来表达“意”。
《周易·系辞上》有一句话,更是直接点明了“意”与“象”之间的依存关系,那就是“圣人立象以尽意”,意思是古代圣人创制物的象和记录语言的文辞,其目的都是为了表达人的思想意义。
可以说周易传统文化详解,《周易》“意”和“象”互相结合的理论概念,极大地影响了后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而“意象”作为一个文学理论术语,第一次提出来的是南北朝学者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写到:
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啥意思呢?木匠斫轮时,头脑中必定先有车轮的具体形状,然后依据自己想象出来的车轮形状来运斧(斤,斧的意思)。同理写作时,用意象做写作的主导工匠,按照构思产生的胸中之“象”,研寻辞采的声律周易:不只是算命迷信,更是文学经典,比诗经还早的比兴手法,以求其和谐,从而谋篇布局,进行文学创作。
可以说,刘勰的“意象”之说是《周易》的继承创新。
在实际创作中,诗歌体裁是“意象”运用比较多的。
明朝学者、诗人胡应麟甚至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
意大利著名文学批评家克罗齐也说:“诗是意象的表现”。谁能想象,一首诗假如没有意象,或一段没有意象的文字,它还能称之为诗吗?
只是散乱的文字断句、断行,一种排列组合的文字游戏罢了。
而诗歌依托的“意象”理论,更是源自于《周易》。
其他如散文、小说等体裁的文章,莫不例外。
03 《周易》之富含逻辑的“篇章结构”是叙事性小说的雏形。
纵观《周易》全书,以“卦”为单位,每卦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篇章。
爻题呢,按照相应的数字设置六段文字,将语义按照渐次进展的规律进行划分。
而《周易》中象数的变化规律,就是篇章的内在逻辑结构,能够影响卦爻辞的排列顺序。
比如《周易·渐》卦云: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衍衍,吉。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九五,鸿渐于陵周易传统文化详解,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此卦六爻的位象,生动展示出了一只鸿雁不断寻找栖处所的动态过程(后边我们详解)。
尽管《周易》语篇短小,也不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但却体现了隐微的古典叙事传统,甚至可以说出现了叙事性小说的雏形。
为何有如此之说呢?我们用一个例子说明,会更清楚一些。
大家都熟知钱钟书的小说名作《围城》吧,书中主人公方鸿渐的名字就是出自《周易·渐》卦。
小说中方鸿渐的命运也恰恰符合《周易·渐》卦的逻辑安排,下面一一对应来解读:
假如我们抛开《围城》的故事情节,再回味一下《周易·渐》的结构安排,是不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小说呢?
这便是《周易》的魅力所在。
结语
年少不读《周易》,读懂恍如隔世,那是一种哲思的感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德行善的道理,古书《周易》用浅显易懂的文学靓语早就作出了解读。
除了哲理底蕴之外,它的文学意味如同一朵浅白色的梨花,硕果累累的时候,仍然存有那淡淡的香醇。
刀尔登先生说过,《周易》无辜,出了毛病的是我们的知识传统。我认为,还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无序,热了孔孟之道,冷了原始真谛。
假如把《周易》经典列入学生课本,或许能从根本上弥补我们的缺失,不负时代,赓续传奇。
参考文献:
1、张毅,王园《论钱钟书文学创作与研究之关系》
2、孙鸣晨《周易的文学意味》
3、马世豪《浅谈与中国文学的关系》
4、白奚、孙希国《古经与诸子文学》
5、高怀民《先秦易学史》
平民之宴用文字点亮生活,用文学解读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