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唯一“包办婚姻”的“”胡适与江冬秀婚姻
民国唯一“包办婚姻”的“”胡适与江冬秀婚姻
“包办婚姻”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个没有任何感情基础陌生男女,拜了高堂,就成了同床共枕的结发夫妻。
因此,“包办婚姻”的结果大多是悲剧收场。
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是民国历史上唯一善终的“包办婚姻”。
胡适是民国大文豪,其发妻江冬秀,却是一位裹着小脚的半村姑。不为后人所知的是,胡适婚前约见未婚妻,遭到了江冬秀的死命拒绝,两人这场婚姻,差点因此没结成。
一、胡适和江冬秀的婚姻,是天意、是注定
胡适与江冬秀订婚之时,胡适还在上海求学。
胡家、江家本是亲戚。江家相中了胡适少年有志,请了媒婆主动到胡家提亲。虽然,女方家主动向男方家提亲,着实有些少见。
江冬秀属大胡适一岁,按民间的说法,二人属相相冲。因此,胡适的母亲冯顺弟,并不是很愿意与江家结亲。
但江家执意求亲,胡家又不好薄了情面,便随了乡间旧俗,问天意,由“菩萨”做主。
冯顺弟跪在灶君神坛前,把江冬秀和其他提亲姑娘的八字放到一起,虔诚请愿,从其中取出一个。许是应了天意,取出的八字就是江冬秀的。
胡适与江冬秀的婚约就这样定了下来。
那年八字断婚姻案例,胡适14岁,还只是一个刚读完九年私塾的农村少年,江冬秀也读了三年的私塾八字断婚姻案例,二人差距并不算大,联姻也堪为般配。
婚约定下后,江冬秀来到胡家做童养媳,到俩人正式结为夫妻,中间隔了整整13年。这13年里,胡适的人生光彩四溢,江冬秀却只是空守闺阁。
胡适、江冬秀的婚姻更像是天意。这按旧俗落成的一纸婚约,耗尽了江冬秀最好的年纪,她从豆蔻少年熬成待嫁娇人。
二、十余年等待,只为“新人”赴旧约
江冬秀十余年的等待里,关于胡适在外的婚情谣言从外间断,甚至传言说胡适已经结婚生子。
胡适曾向母亲提出解除婚约民国唯一“包办婚姻”的“”胡适与江冬秀婚姻,此举遭到母亲与江家的强烈反对。
为了照顾胡适的寡母,江冬秀定下婚约后就住进了胡家。在当时的时代,一遭退婚,江冬秀一生都将受到歧视。
求学十余年里,随着资历渐深,胡适的婚姻观也在发生着变化,他逐渐从逆反心理中挣脱出来。
他接受了这桩包办婚姻,事业取得成功的同时,对江冬秀也产生了一种责任感和同情心。
两人也开始以书信往来,从后人搜集的材料中发现,两人通信之初,江冬秀称胡适为“适之哥”,自称“愚妹”。
这样不生疏也不过分亲昵的交流,使胡适渐而接受了这个远方的未婚妻。胡适对配偶的文化程度已经降低,但始终介意江冬秀的小脚。
在胡适看来,“小脚”,是中国迂腐文化的象征。
通过胡适的母亲,江冬秀知道了胡适对小脚的鄙夷,随即便放了脚。
胡适对江冬秀的知书达理大为感动,信中称谓也随之改变。
三、胡适婚前约见被拒,差点黄了婚事
1917年,胡适在中国政治、文坛上大放异彩,收获不少功名。
同年,胡适回乡看望老母亲并商定了结婚日期,事业有了一定成就,就想着要有个家安定下来,了了老母亲的心事。
为表诚意,胡适专门到江冬秀家拜访,希望能在婚前先见江冬秀一面。
空守闺房十余年,终于等到海归教授前来赴约。胡适的到访,使得邻居们通通来到江家门前等着看热闹,却只见江冬秀急切放下床帏八字断婚姻案例,关上房门民国唯一“包办婚姻”的“”胡适与江冬秀婚姻,对胡适避而不见。
众目睽睽之下,胡适被拒之门外,场面十分难堪。
第二天,胡适留下一封信就走了,事后胡适称此事为“危机一发”。这门婚事,差点因此凉了。
后人讶异江冬秀与胡适的婚姻能修成正果,究其缘由,不过是因为两人的“不般配”,一个是喝了洋墨水的翩翩才子,一个是只上了三年私塾的半文盲,典型的“小脚与西服”式婚姻。说到底,不过是世俗成见罢了。
胡适江冬秀几十年的婚姻里,不论胡适是失意还是得意,江冬秀始终不离不弃。
在江冬秀眼里,胡适不论是高高在上的驻美大使,或是沦为平庸的一介布衣,都是她的丈夫。那纸婚书定下之日,就不会再变。
在当代社会,夫妻间可以同甘,能共苦的倒是不多。那些约定俗成的“才华般配”、“颜值般配”、“家境般配”,在我看来都不是一段好的婚姻的前提。
真正的结合基础,应是两人契合的爱情观和“你不舍,我不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