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娱乐行走|北川羌族羌族自治县是中国唯一一个“国际博物馆日”
文化娱乐行走|北川羌族羌族自治县是中国唯一一个“国际博物馆日”
文化娱乐
行走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总体由中规院设计,外形设计主要突出“起山”“搭寨”“造田”,从外观上融入许多羌族文化元素。
5月18日,世界迎来了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超级连接”一词首次出现于2001年,以描述当今社会多渠道的沟通方式。作为一座2013年正式开馆的博物馆,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在当今这个超级互联的时代,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成为了新北川文化、精神、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值“5.12”大地震十年祭,这座博物馆显然已经完成它的“超级连接”,不仅将一个国家与羌民族连接在一起,更将老北川千百年来的人文积淀与“新北川”紧紧连接在一起。
新的北川,新的博物馆
在新北川的观景碉楼上,可以看到这座县城的格局。禹王桥、巴拿恰商业街、抗震纪念园、新生广场连成一线,在中轴线的尽头,有一座最为恢宏的独立建筑羌族民俗博物馆简介,这就是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
“羌”最早记载于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其起源可追溯到传说中的炎黄时代。生活在西部的羌族在不断迁徙的过程中,绝大多数融入汉族,各分支分别演化为藏缅语族中的各民族。而在岷江、涪江上游落地生根的其中一支便延绵出了“北川羌族”。
在四川盆地西北部,约三千平方公里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是中国唯一一个羌族自治县,羌族人口约占全国羌族人口的四分之一。史载“大禹出西羌,生于西川之石纽”,石纽就在今日北川的境内。
悠久历史和古老传说赋予这片土地富饶的文化资源。不幸的是,这片土地在十年前的“5·12大地震”中是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这里的羌族文化也一同备受创伤。在“5.12”特大地震中,原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全部倒塌,馆内2000余件收藏文物毁于一旦,损失巨大。
2009年9月,澳门基金会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北川签订了合作协议,援助一亿澳门元(折合人民币8588万元)重建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博物馆按照国家二级博物馆标准设计,于2010年1月动工建设,集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为一体,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羌民俗博物馆,成为继承和弘扬古羌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全国人民所瞩目的新北川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其中,民族文化成为了构建新北川的核心部分。新北川定期举办大禹祭祀、羌历年、春节民俗文化活动,申报麻龙马灯、锁啦锣鼓、十二花灯、羊皮端公舞等15个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挖掘培养羌族锅庄、咂酒等羌民族文化特色,“羌年”被列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万人跳沙朗庆羌年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至2017年末,新北川建成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室343个,文化站23个,博物馆1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个。广播综合覆盖率100%、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均比2007年提高40个百分点。2017年,全县文化产业实现总产值2.1亿元,是2007年的5.67倍,年均增长30%以上。聚力精品文化创作,歌舞剧《风从羌山来》世界巡演。电影《兰辉》和文学作品《让兰辉告诉世界》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获评第五届全国农村精神文明示范县创建单位,擂鼓镇盖头村、安昌镇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曲山镇石椅村、永昌镇通过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验收。
在这些文化成果的背后,静处一隅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也在探索着通俗之变,连接过去与现在,国家与民族。作为一个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地标、精神家园,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正以生态化的环境、智能化的设施、多元化的展陈、科学化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服务吸引着众多海内外公众纷至沓来。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在中国羌族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描绘了古代羌人开启中国农耕文明,成为华夏民族重要组成部分的过程。
▲参观的游客在欣赏博物馆中有关古代羌人的传说。
▲图为羌族的“释比”在祭祀活动中所戴的“猴头帽”。
▲图为博物馆展出的羌绣作品。
“羌民族的精神家园”
博物馆对一座城市的功能性不言而喻。据统计,全国博物馆总数超过4000家,仅2016年一年,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数量就达8.5亿人次,增长8.9%。公众对博物馆的热情超乎想象文化娱乐行走|北川羌族羌族自治县是中国唯一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正在以各种方式走入人们的生活。
2013年1月,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正式开馆,并成为中国民族博物馆北川分馆。博物馆总建筑面积8002平方米,坐落于城市景观轴线,与北川文化馆、图书馆呈“品”字型分布,是北川新县城标志性建筑之一。其大面积坡屋顶、黄灰色外墙、高高的羌族碉楼造型设计,让人仿佛置身羌寨部落之中。
来到新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便是一个必去之地。
北川是巴蜀文明、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是大禹的降生之地。北川现有羌族九万多人,占全国羌族人口的三分之一。200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北川成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
展现羌族民俗文化成为了新北川的职责。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在中国羌族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表现北川羌族的历史、社会、文化。云朵上的民族,凝练地描绘出羌族的生存环境。蕴藏在大山深处的厚重历史向人们展现,古代羌人开启了中国农耕文明,羌人是华夏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不断充盈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智慧宝库;其团结互助,坚忍不拔的精神维系了整个羌族社会。
作为一个窗口,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从羌族起源开始解读整个羌民族的文化特征,着重突出羌族民俗和文化的主题,落足于北川、放眼整个羌族;展览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历史篇向观众讲述了羌族的宏大历史背景,是一个不断为中国大家庭输送血液的伟大民族,社会篇系统地阐述了羌族的社会生产、社会关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和宗教信仰,向观众全景再现了羌族的社会形态;文化篇生动地演绎了羌族丰富的人文文化,用声音告诉我们羌族的语言和音乐、用色彩告诉我们羌族的传统民间工艺、用形状告诉我们羌族的民间舞蹈和民间体育。
羌族从远古走来,由一个强大族群演变成了坚韧民族,其波澜壮阔的历史浓缩了民族纷争与融合的过程。所幸聚居在岷江、涪江上游的现代羌族还完整地保存了他们的古老文化,让我们还能藉此回望这个古老民族所经历过的辉煌与沧桑,感受其文化的博大精深。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目前馆藏文物1500多件,其中123件是地震前老北川民俗博物馆的藏品(2007年因被馆长高泽友转移到绵阳文物局中心库房保管而逃过“5·12”大地震之劫,目前已全部运回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其余的都是地震后在羌区征集的。
目前,博物馆展出了100余件文物,300余件民俗实物,涵盖了战国时期、汉、明朝、清朝等各朝代的陶器、羌绣,也有近现代的羊皮鼓和猴头帽,还包含了红军长征在北川战斗时使用的刀枪。
博物馆3楼的文化篇羌绣展区里,展出着一幅曾经在上海世博会引人注目的帐帷。帐帷以白色土布打底,配上多幅蓝线手绣的图案,既有骑马戴帽的知县,也有正在博弈中的麻将牌局,还有花鸟与清代建筑。这幅帐帷,是2008年底高泽友在北川青片乡一位70岁高龄的老太太手中觅得。帷帐,是老太太祖母的嫁妆,代代相传到如今。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将羌族过去和现在的生活方式定格并加以展示,不仅是为了典藏文物,更是期盼羌族人民沿着前人的脚步,在城镇化现代化的背景下传承并且发展其优秀文化,实现社会进步与文化保护双赢。
行走于展厅中随处可见羌民族的各种文化沿袭,这让外来人充分了解了这个民族,同时也寄托了羌民族的民族情感,已经成为羌民族的精神家园。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复原羌族生产生活的历史场景和自然场景,通过静态展示与动态演示相配合来展现羌族民俗文化活动。从左至右依次为:喝咂酒、议话坪制(羌族原始民主制的遗俗)、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神位。
“愿所有安息者在我羽翼下得享安宁”
从外形看,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给人以古朴厚重同时极具时代感的观感。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总体由中规院设计,外形设计主要突出“起山”“搭寨”“造田”,从外观上已融入许多羌族文化元素。整个博物馆总共分三层,一楼为临时展区,主要用于与其它博物馆间的交流。二楼为历史展区。三楼是社会展区和文化展区。主要展出羌族民俗生产生活实际用品,也展示了羌族从青海甘肃南迁徙到北川的历史过程,还有部分红军长征过北川的历史细节。
在入馆前文化娱乐行走|北川羌族羌族自治县是中国唯一一个“国际博物馆日”,游客只需要扫一扫入口处的二维码,便可免费听到专业的讲解。通过定位手机位置,博物馆的公众号会全程给参观者提供游览指南和讲解。馆内陈列展览主要分为历史篇、社会篇、文化篇三大部分,以实物形态和大型场景复原,充分展示不同时代、地域、民俗特色,重点突出羌族民俗文化特点。
除了文物、民俗实物的支撑,博物馆的特点是以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复原羌族生产生活的历史场景和自然场景羌族民俗博物馆简介,以活态的展示手段与参加者进行互动,体验羌族的一些民俗文化活动。试图通过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结合、静态展示与动态演示相配合、馆内馆外互动,打造促进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和民族团结奋进的示范点。
以展出的传统羌族乐器羌笛和口弦为例,参观者可在智能的触摸屏前了解乐器的专业知识、欣赏乐器演奏。在“文化篇”里羌族民俗博物馆简介,除了展示羌绣、羌笛、口弦、羌族歌舞、民俗活动、民间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外,还有一个特别吸引人的环节——声控羌语学习区。羌族虽然自古以来没有文字,但羌语、羌歌、羌舞流传至今。三楼文化展区中有专用区域,每一块地砖都对应着天花板上的每一个方格,方格上写着“爸爸”“妈妈”“太阳”“吉祥如意”等不同的汉语词汇。如果你想知道“吉祥如意”在羌语中如何发音,只需要踏上对应着“吉祥如意”的地砖,耳边立即会响起“纳吉纳鲁”。羌族音乐区域,除了文字与图片介绍,还设计了专门的“羌歌KTV”,供游客尽情聆听各种羌歌。博物馆甚至为游客设计了一个小广场,便于游客在解说员的带动下共舞羌族萨朗。
羌族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为中华大家庭输送血液的伟大民族。在“文化篇”里,以雕塑、壁画、多媒体沙盘、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现“炎帝始祖”“大禹治水”“羌人南迁”“羌戈大战”“红军过北川”等等内容……
无疑,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通过先进的现代技术,三维立体画面,简要的文字说明,将这些民族元素发挥到了极致。而它也多了很多其他博物馆所不曾被赋予的色彩,这点在馆中“钦西安原住民祷文”的一句原文中得以体现:“愿所有安息者在我羽翼下得享安宁,愿所有逝者伴我羽翼为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