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区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居民来话事
荔湾区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居民来话事
新快报讯2022年9月,荔湾区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工程启动,以“搭台说戏唱红曲”为主题罗西亚大街历史文化街,将对传统建筑改造活化、功能置换和业态提升。近日,记者走进荔湾区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探访,该片区正以民生提质、历史保护、功能活化为实施内容,建设工程紧锣密鼓推进中。
当前,荔湾区正在以党建引领,高质量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挖掘和利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突出地方特色、改善人居环境,延续历史文脉,传承城市记忆,擦亮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名片。
耀华大街保留着西关传统居住的风貌。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
居民来话事
6月6日,荔湾区耀华社区居委会,一场“耀华社区活化历史文化街区会议”召开,前来参加的都是该社区街坊,也是耀华社区公共咨询委员会的成员。
今年86岁的陈杰禹是耀华社区老街坊,也是一名老党员。这个片区住过哪个名人、发生过什么故事荔湾区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居民来话事,他如数家珍。“耀华大街我从头走到尾,39间有30间是挂了牌的。”陈杰禹说,耀华大街上挂上“广州市历史建筑”铭牌的房屋就有30间,这些房屋保留着趟栊门、脚门、青砖石脚、满洲窗等,保留着西关传统居住的风貌。
在老街坊熟知的历史中,耀华大街曾经群星闪耀,耀华大街8号和10号是粤剧名伶白玉堂的旧居,30号是南海横江名门黄咏雩的旧居,还有画家黄中如、黄中羊等知名人士也曾在耀华大街居住。在这个历史街区内,和吉新街1号是粤剧丑生陆云飞旧居、耀华南12号是出生粤剧世家的郑绮文旧居,耀华东街49号是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旧址,耀华大街24号在近年来成为粤语“笑星”泰斗黄俊英艺术馆……
“建议要将这些建筑保留好,一些建筑可以打开大门对外展示,让市民游客感受到这里的西关风情荔湾区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居民来话事,了解到建筑背后的故事。”陈杰禹表达了他对耀华大街保护和活化的建议。
在耀华社区居住了半辈子的胡杰英对社区一草一木充满着感情。“居民对这个片区的改造是充满期待的,环境变好了,这是最实际的需求。目前我所居住的18号大楼正在改造,可以见到的是外墙靓了,空调整齐了,排水管统一了,接下来整个社区的改造还在继续,希望改造后环境变好了,能够进行连片发展,引入一些咖啡室、文化创意类的小店入驻,吸引一些年轻人前来,带活这个片区。”
耀华大街24号成为粤语“笑星”泰斗黄俊英艺术馆。
既要做建筑保育
也要激发街区活力
夏天的耀华大街,树影婆娑,老街巷安静闲适。耀华大街全长110米,保留有西关多种样式的民居,两开间(一正一偏)、单间、青云巷、金字瓦面结构的建筑至今留存,还有更多的西关式小洋房,代表19世纪至20世纪这两百年间,西关居屋的多样性和固有特色。
“在我们建筑专业里,这一栋就真的是宝物,你看这地上的水磨石多漂亮。”走在耀华大街30号门口,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许成汉啧啧称奇。许成汉介绍说,这是一栋中西方结合建筑,外观上看有罗马柱、山花、意大利批荡,又有满洲窗、内天井,八角门,进到屋内更像一个博物馆,各处细节皆在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据了解,耀华大街30号是文化名流、收藏家黄咏雩旧居,而此栋小楼真正的主人是著名儒将蔡廷锴,房屋设计按照国外带回来的图纸所建,因和黄咏雩关系要好罗西亚大街历史文化街,便将房屋租给黄咏雩居住。
许成汉带领团队为耀华大街的活化提供设计方案,许多次走在耀华大街这条老街巷,许成汉都“两眼放光”,这里有太多极具特色的历史建筑,竹筒屋、明字屋、院落,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然形成一处独特街景。他思考着如何将使这些蒙尘的“宝物”重新焕发光彩。
由于这些历史建筑有不少是私宅,对活化带来了不少难度。“30号建筑既有私宅的部分,也有公房部分,这一点是存在困难的,就是不能整栋活化。但肯定是要活化的,可能会整合一些岭南文化,做一些民国建筑、清末民初建筑的展览。”
对此,荔湾区全面摸查梳理出该片区内的165处公房及2处公有资源,其中25处为全栋公房、25处首层为公房、115处为非全栋公房,后续将逐步开展公房腾退工作,将有条件利用的空置公房资源用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文化展示和非遗工作室等活化功能。
许成汉说,整个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一方面要做建筑的保育,一方面要激发街区的活力。“麻石街、各种类型的民居形成了非常有历史底蕴的老街风采,我们想把民居和活化后的空间融合在一起,不是打造一个商业街,而是希望能够形成既有生活气息又有商业活化,使这个街区的活力重新呈现出来。”许成汉说。
串珠成链
连片打造历史文化街区
目前,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项目正在进行中。在长寿路和宝华路交界处原来的“大笪地”改造成社区活动空间,拟取名“木棉树广场”,将于今年内对街坊开放。沿着广场一旁的存善东街,走进18号大楼,这里正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收尾工作。再往前来到耀华大街,这里进行了三线下地工程,传统街巷肌理保留,接下来还将对历史建筑进行清洗外立面等工作。
“整个街区正在进行两方面的工程,一方面是民生提质类,我们前期做了调查,工程结合居民的需求和意愿,重点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街区底盘系统改造,保障有品质的居民现代生活基本需求。另一方面是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以及功能活化。”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王一丁介绍说,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内43处遗产保护建筑形成“一栋一策”保护方案,将对公有产权保护建筑采取结构加固和室内改造等措施。
王一丁说,该片区规划从东西方向,宝华路到存善东,再到耀华大街罗西亚大街历史文化街,这是作为这个片区最重要的一条轴线来打造;在南北方向,耀华西街串联了片区南北向的街巷。在规划结构上,希望以形成‘十’字的这两条轴线作为依托,把沿街的历史建筑串联起来。
荔湾区住房和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荔湾区构建西关慢行导视系统,首期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大笪地广场导视牌正在安装。
目前,包括耀华大街、多宝路、恩宁路、和平中、逢源大街-荔湾湖,已开工的五个历史文化街区首开区,将形成慢行系统,连点成面,形成“集聚效应”,打造荔湾区历史文化街区“新亮点”。
参与过广州多项旧改项目的许成汉说,“从永庆坊、荔枝湾,到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慢行系统,把它串起来,使人能够行走在一个历史里面,行走在一个又有烟火气,还有一些各种历史底蕴的故事里,去阅读广州这座城市。”
数说
荔湾区14片历史文化街区中
已有10片规划获批
荔湾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有历史文化街区14片,其中10片保护利用规划获批复。
2022年,荔湾区全面启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工作,目前耀华大街、多宝路、恩宁路、和平中、逢源大街-荔湾湖等5个项目实施方案已于去年9月获批并启动实施。
今年4月14日,昌华大街、宝源路、宝华路和光复南等4片保护利用规划通过市名城委审议。
采写: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