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播报(6张)城关夜故事
历史渊源播报(6张)城关夜故事
历史渊源播报
编辑
宜章夜故事(6张)
宜章城关夜故事约起源于元末明初,盛于清末。据《宜章县志》(1941年版)记载:“城关装演故事,清光绪初年最盛。自元旦至上元,每夜辄有数十台,近年最盛。”传说在元朝末年,朱元璋反元建明,中原战乱,人人自危。商队走南闯北更是危险,为祈求路途平安,也为避秽驱邪、生意兴隆、人财两安,商队往往随行带着彭祖、妈祖、如来佛祖、观音、关公、财神等各路神像。每到驿站便安好神像,摆上供品,点香秉烛烧纸钱,虔诚供奉。临行,又把神像收藏好。有的地方为求平安,把神像驮在骡马背上,有的请专人用背箱背着,富贵人家则把神像用小轿子抬着。宜章人耳濡目染这种背、抬、驮神像行走的习俗,久而久之,就潜移默化地承袭下来。加上许多外地客商在宜章落户居住,繁衍子孙,最终成为一种民俗表演活动。 [1]
宜章夜故事的形成,还与祁剧的传入密切相关。清乾隆后,湘中祁剧传入宜章并风行一时,人们通过童男童女装扮一些喜闻乐见的戏剧人物,增加原先“行像”的内容,让原来单一的祭祀文化逐渐演变成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 [3]
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因“破四旧,立四新”、破除封、资、修残渣余孽等,宜章夜故事遭到封杀而偃旗息鼓。直到1977年后才逐步复兴。这时推行“古为今用,洋为中有,推陈出新”方针,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其演艺更加赏心悦目,其形式更加气势磅礴,其影响更加深入群众。而县委、县政府以及乡镇、村各级领导亦日趋重视,乃至使宜章夜故事逐步成功申报市、省、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4]
民俗内容播报
编辑
宜章夜故事内容繁多,规模巨大。每年汇演都超过100多台,其中70多台保持了原有的民风民俗特色历史渊源播报(6张)城关夜故事,其主题鲜明,内容健康,依旧保留着原有的民俗与民风。依据夜故事的取材对象,具有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是指夜故事中所要演绎的故事情节取材于神话传说。如:二十八星宿、八仙过海、嫦娥奔月、三星高照、牛郎织女、七仙姑下凡、劈山救母、龙宫借宝、哪吒闹海、观音坐莲、唐僧取经等。
戏剧故事
戏剧故事是指夜故事中所要演绎的故事情节取材于民间戏剧。如:姜太公钓鱼、昭君出塞、桃园结义、孔明借箭、穆桂英挂师、薛仁贵征东、五虎平南、白蛇传、空城计、平贵回窑、打渔杀家、三请梨花等。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指夜故事中所要演绎的故事情节取材于民间传说。如:渔翁戏蚌精、张古董磨豆腐、毛国尖打铁、撬兀、西巴烂抖碓等。
现代故事
现代故事是指夜故事中所要演绎的故事情节取材于现代好人好事等。如:刘胡兰、江姐、董存瑞、阿庆嫂、杨子荣、红灯记、红色娘子军、雷锋、焦裕禄、山村女教师、我们爱科学等。
时新故事
时新故事是指夜故事所要演绎的故事情节或演绎对象可随时间的更替和不断更新。其大部分都是将十二生肖拟人化,每一年都有新的呈现形式,如:在鸡年时会呈现出《金鸡报春》等形式,逢遇到猪年时就会有《金猪贺岁》等,马年就会有《金马送财》等。 [5]
文化特征播报
编辑
蕴含严肃的宗教性
宜章夜故事形成于民族民间的宗教、信仰、社会观念:神、佛能保佑平安、避恶驱邪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共同的信仰。当人们遭受灾难,时运不济时,人们内心的这种信仰会表现的更加的强烈。夜故事是在中原战火四起,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下诞生的,它的本源是人们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借神、佛的保佑来自我安慰、调解、鼓励。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宜章夜故事的产生、传承、演变,历经数朝数代,至其产生之日起,大约有七百年的悠久历史。它同其他任何社会事象相似,都紧密联系于民众的思维、观念、民间风俗以及社会的生活、生产等。集结且浓缩了各式文化基因,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宜章文化的珍宝,是宜章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大众文化。
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
宜章夜故事是当地长期生活,生产习惯所衍生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在特殊环境下形成的并且受经济生活的深刻影响民风民俗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和谐宜章的重要载体,是介绍、宣扬、展示宜章的独特门户,具有浓郁的宜章风情。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宜章夜故事是民众集体智慧创造且流传至今的群娱众欢的宣章民间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活动。其内容丰富,装演独特历史渊源播报(6张)城关夜故事,容纳性强,每一年宜章夜故事活动一上演便有数十、上百台。光参演的民众就上千人,县政府为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夜故事文化活动,在2004、2007、2010、2013年的元宵节都举行了宜章夜故事的大会演,每次参加演出的人数上千人,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更是多达上十万人。
具备很强的传承性
宜章夜故事所展示出的民俗文化是积极进取、平和安详的。民俗、民风是它孕育、衍生和发展的土壤,是从古至今每个时代的人们,追求美好、安宁,期望兴旺、发达的人本心愿的现实表达。所有这些都深入人心,它与历朝统治者和百姓安定团结、社会和谐的需求相吻合,同时又是群娱众欢的群众性龙头文化活动,且简单易作,形式独特,娱乐性强,包容性大。更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群众基础宽广。 [5]
传承保护播报
编辑
传承价值
该项目是当地民间艺术的杰出代表,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生活,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一种表情达意、自我调节的有效形式。多年来,它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团结协作、崇善爱美、展示才智、彰扬个性等方面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1]
传承状况
宜章夜故事传承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民风民俗内容,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文盲,宜章夜故事的传承与发展急需要各种文化水平高,掌握专业知识的当地社会人才的参与;民间信仰的淡化,宜章夜故事很多观赏性很强,套路动作较难的舞龙、舞狮、踩高跷都已近失传了,现在已经剩下简单表演的游街展示,寓意也已经发生了改变,从以前的祭祀求福、祈祷一年的风调丽顺悄悄的转向年轻人的娱乐;宜章“夜故事”民俗体育活动资金来源单一,近十年活动的开展都只靠政府的拨款,没有形成多渠道的资金来源。而宜章夜故事活动内容繁多,耗资巨大,然后政府每年的拨款数量又是有限的,用在民俗体育活动中的资金就更加有限,导致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等。 [5]
保护措施
1995年,宜章县城关镇被省文化厅授予“夜故事艺术之乡” [6]
2005年,宜章作家李光礼撰写的论文《漫谈宜章夜故事》祥实地阐述了宜章夜故事的文化特征及其起源、装演形式、社会文化价值,以及传承、保护、发展趋势。为宜章“夜故事”奠定了完整的理论基础,是夜故事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理论根据。 [7]
2019年12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宜章县文化馆获得“宜章夜故事”保护单位资格。 [8]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抬阁(宜章夜故事)项目保护单位宜章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13]
社会影响播报
编辑
重要活动
2015年9月22日,宜章夜故事参演宜章县2015年“迎中秋·庆国庆”首届广场文化周活动。 [9]
2018年2月25日,宜章夜故事巡演参加郴州市举办的“贯彻十九大树文明乡风——我们的节日元宵”启动仪式暨宜章“庆新春迎元宵”晚会。 [10]
2020年11月,宜章县举办2020年宜章县首届“宜章夜故事”装扮大赛。 [11]
荣誉表彰
2018年民风民俗内容,《抬阁·宜章夜故事》获湖南省文化厅命名的2018-2020年度“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