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崇尚“中庸之道”:茶性与人性中国人的智慧
儒家崇尚“中庸之道”:茶性与人性中国人的智慧
核心提示 儒家崇尚“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亦被看成是我国人民的智慧。它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平衡、以及友好精神的认识与追求。茶虽然对人的神经有一定的刺激兴奋作用,但它的基本诉求是:和而不乱,嗜而敬之。品茶的特有的氛围能使人沉静,把心放在闲处,从而使人可以冷静地处理日常事务。
儒学茶艺的观点
儒家崇尚“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亦被看成是我国人民的智慧。它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平衡、以及友好精神的认识与追求。茶虽然对人的神经有一定的刺激兴奋作用,但它的基本诉求是:和而不乱,嗜而敬之。品茶的特有的氛围能使人沉静,把心放在闲处,从而使人可以冷静地处理日常事务。
茶性与人性
中国人尊崇孔孟之道,尊儒学,重礼教,正因为有了儒家的学说和思想,才成就了我国的礼仪之邦。儒家的学说和思想一直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精神之柱,其影响之深广,远远超过佛教和道教。
虽然现代人已经认识到了封建礼教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但我们不可否认儒家的思想观念早已根深蒂固地扎根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想彻底消除它的影响几呼是不可能的。往往在不经意间,在生活的细微处,我们都可以找到儒家思想在我们身上留下的痕迹。
儒家思想的主张是崇高礼乐,他们在人们日常的品茗中亦发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从中挖掘出了处世的进退之道。
早在南北朝以前更早的时期,茶就被用在祭礼之上。茶道重礼,这和儒家重礼异曲同工。陆羽甚至认为,在进行茶道时,“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茶道礼仪之严,可见一般。
我国自唐朝以来,宫廷中的重要活动(春秋大祭、殿试,以及举行的群臣大宴等等)都有一定的茶仪茶礼,以示尊重。进入宋代,儒家更将茶礼引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就是所谓的家礼之中,如普通家庭中的婚丧嫁娶修屋筑路待客等大事,无不举行茶礼。甚而有“无茶不成礼”的说法,客来敬茶的说法也是因此而来,由此可见儒教的礼制在当时社会的影响之深入。
茶道器具的配合务求和谐,环境务求清静雅致,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必须和谐统一。这从陆羽的风炉设计思路上都可以看得出来。
儒家认为饮茶可以使人清醒,更可以使人更多的自省,可以养廉(茶以养廉),可以修身,可以修道。
唐代刘贞亮曾总结过茶的“十德”,除了“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驱睡气”、“以茶散郁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之六德之外,他似乎更看重精神性的另四德;“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这些都代表了儒家的观点。
“茶最宜精行险德之人”,(见陆羽·《茶经·—之源》,所以认为品茶之人,品德至为重要,茶道强调了茶对于人格的自我完善性的重要性。
品茶一旦上升到了与人格节操相对应的高度,也就是对茶的清淡宁静品格的欣赏十分和谐的统一起来了。人品和茶品的高度统一,就无意中达成心灵与自然的自然契合,这正是儒家所要求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老庄及道家思想对茶文化的影响
中国茶文化吸收了儒、道、佛各家的思想精华,中国各重要思想流派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儒家从茶道中发现了兴观群怨、休齐治平的大法则,用以表现自己的政治观、社会观;佛家体味茶的苦寂,以茶助禅、明心见性。而道家则把空灵自然的观点贯彻其中。甚至,墨子思想也被吸收进来,墨子崇尚真,中国茶文化把思想精神与物质结合,历代茶人对茶的性能、制作都研究十分具体,或许,这正式墨家求真观念的体现。
有人说,儒家在中国茶文化中主要发挥政治功能,提供的是"茶礼";道家发挥的主要是艺术境界,宜称"茶艺";而只有佛教茶文化才从茶中"了解苦难,得悟正道",才可称"茶道"。其实,各家都有自己的术、艺、道。儒家说:"大道既行,天下为公",茶人说:"茶中精华,友人均分"。道家说:"道,可道,非常道"。两个不过一个说表现,一说内在,表里互补,都是既有道,也有艺、有术。
古代道家思想与庄子在哲学观方面颇为接近,所以,人们常将老、庄并提。从自然和宇宙观方面,中国茶文化接受老庄思想甚深,强调天人合一,精神与物质的统一,这又为茶人们创造饮茶的美学意境提供了源泉活水。茶圣陆羽首先从研究茶的自然原理入手,不仅研究茶的物质功能,还研究其精神功能。所谓精神功能,还不只是因为茶能醒脑提神佛家茶文化,制茶、烹茶、品茶本身就被看作一种艺术活动。既是艺术,便有美感,有意境,甚至还有哲理。
在中国,儒道经常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儒家主张"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大丈夫能屈能伸",条件允许便积极奋斗,遇到阻力,便拐个弯走,退居山林。所以,道家的"避世"、"无为",恰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柔韧一面,可以说对儒家思想是个补充。中国茶文化反映了儒道两家相辅相成的关系。老庄思想总起来说是着眼于更大的宇宙空间,所谓"无为",正是为了"有为";柔顺,同样可以进取。水至柔,方能怀山襄堤;壶至空,才能含华纳水。
儒家将中庸引入茶道,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情,通过饮茶自省,清醒地认识自己,也清醒地看待别人。
中国乃“礼仪之邦”。中国人主张礼仪,便是主张互相节制、有秩序。茶能使人清醒,所以在中国茶道中也吸收了“礼”的精神。
儒家的思想核心之一便是“克已复礼”,提倡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讲究君臣、父子、夫妻之情义与礼仪规范,倡导敬老爱幼,兄弟礼让,尊师爱生。儒家“礼”的思想已贯穿于上自朝廷的以茶荐稷、祭宗庙,下至民间的以茶待客、婚姻茶礼等各个社会层次之中。
儒家茶文化具有“乐感”与雅志的特点。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人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多能随遇而安,直面惨淡的人生。即使自己生活境况不佳,也谈不上有何作为,但他们却能偿观地寄希望于子孙和未来,相信“芝麻开花节节高”、“一代更比一代强”。多能“苦中求乐”,既承认苦,又争取乐。饮茶,自己养浩然之气,大家又分享快乐,这构成了儒家茶道精神的欢快各调。儒家立足于现实,什么事都积极参与,喝茶也忘不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中国茶文化从一产生开始,便是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为主,茶人中消极世者有之,但一直不占主导地位,提倡的是以苦茶而砺大志。
儒学茶艺的分类
文士茶道
大唐是中华民族的鼎盛时期。随着唐帝国强大的国际影响和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国的茶香、茶艺,远播海外。
大唐皇帝在六迎佛骨时,曾将一套价值无与伦比的宫廷茶具,奉献给法门佛祖。1987年4月3日,这批稀世珍宝重见天日,立即引起世界轰动。这说明,唐代已是我国种茶、饮茶以及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茶叶逐渐从皇宫内院走入了寻常百姓的家庭,因此无论是宫廷茶艺、宗教茶艺、文士茶艺和民间茶艺,不论在茶艺内涵的理解上还是在操作程序上都已趋于成熟,形成了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饮茶之道。
唐朝人到底是怎样喝茶的?根据我国茶文化专家、学者的研究,及陆羽《茶经》的记载,艺术地复原了“大唐茶韵”,其中包括“清平茶”、“大唐贵妃茶”、“大唐文士茶”、“大唐禅茶”、“大唐民俗茶”等,让今人了解了大唐的茶文化。
大唐君臣清平茶说的是唐明皇李隆基邀请大学士李白品尝全国各地进贡的新茶贡品之事。李白诗性大发,挥毫写下了千古名篇《清平调三首》。大唐君臣清平茶程序繁多,分为备器、鉴赏茶饼、炙茶、碾茶、筛茶、候汤、投盐、舀汤、置茶兑汤、分茶、敬茶、闻茶、观色、品茶、谢茶等十六个步骤,是盛唐时期的宫廷茶艺。
长安汇萃了大唐的茶界名流文人雅士,他们办茶会、写茶诗、著茶文、品茶论道、以茶会友。高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世使君》一诗中就写道:“……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唐代饮茶诗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所论述的七碗茶了:“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腑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喝了七碗茶就能变成神仙。
文士茶道分为备器、净手、焚香、礼拜、赏茶鉴茶、鉴水、烹茶、闻茶、观色、谢茶等。受邀参加茶会的文士用弹琴、吹笛、舞剑烘托茶会气氛和答谢主人。
大唐时期“茶道”的出现表明,饮茶已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境界,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雅士茶道
古代的“士”有机会得到名茶,有条件品茗,是他们最先培养起对茶的精细感觉;茶助文思,又最先体会茶之神韵。是他们雅化茶事并创立了雅士茶道。受其影响此后相继形成茶道各流派。可以说,没有中国古代的士便无中国茶道。
“中国古代的士和茶有不解之缘,可以说没有古代的士便无中国茶道。
此处所说的“士”是已久仕的士,即已谋取功名捞得一官半职者,或官或吏。最低也是个拿一份工资的学差,而不是指范进一类中举就患神经病的腐儒,严监生一类为多了一根灯草而咽不下最后一口气的庸儒,”那些笃实好学但又囊空如洗的寒士亦不在此之列。
中国的“士”就是知识分子,士在中国要有所作为就得“入仕”。荣登金榜则成龙成风,名落孙山则如同草芥。当然不一定个个当进士举人,给个“地师级”、“县团级”官儿做做,最起码的条件是先得温饱儒家崇尚“中庸之道”:茶性与人性中国人的智慧,方能吟诗作赋并参悟茶道。这便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特点。
中国文人嗜茶沓在魏晋之前不多,诗文中涉及茶事的汉有司马相如,晋有张载、左思、郭噗、张华、杜育,南北朝有鲍令晖、刘孝绰、陶弘景等,人数寥寥,且懂品饮者只三、五人而已。但唐以后凡著名文人不嗜茶者几乎没有,不仅品饮,还咏之以诗。唐代写茶诗最多的是白居易、皮日休、杜牧,还有李白、杜甫,陆羽、卢金、孟浩然:刘禹锡、陆龟蒙等;宋代写条诗最多的是梅尧臣、苏城、陆游,还有欧阳修、蔡襄、苏辙、黄庭坚、秦观、杨万里、范成大等。原因是魏晋之前文人多以酒为友,如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一个中山涛有八斗之量,刘伶更是拼命喝酒,“常乘一鹿车,携酒一壶,使人荷铺随之,云:死便掘地以理”。唐以后知识界颇不赞同魏晋的所谓名土风度,一改“狂放啸傲、栖隐山林、向道慕仙”的文人作风,人人有“入世”之想,希望一展所学、留名干秋。文人作风变得冷静、务实,以茶代酒便蔚为时尚。这一转变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文化背景,是历史的发展把中国的文人推到这样的位置:担任茶道的主角。
中国文人颇能胜任这一角色:一则,他们多有一官半职,特别是在茶区任职的州府和县两级的官和吏员近水楼台先得月,因职务之便可大品名茶。贡茶以皇帝为先,事实上他们比皇帝还要“先尝为快”;二则,在品茗中培养了对茶的精细感觉,他们大多是品茶专家,既然“穷春秋,演河图,不如载茗一车”,茶中自有“黄金屋”,茶中自有“颜如玉”,当年为功名头悬梁、锥刺股的书生们而今全身心投入茶事中,所以,他们比别人更通晓茶艺,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茶艺,著之以文传播茶艺;三则,茶助文思,有益于吟诗作赋。、李白可以“斗酒诗百篇”,一般人做不到,喝的酷叮大醉,头脑发胀,手难握笔何以能诗?但菜却令人思勇神爽,笔下生花。正如元代贤相、诗人耶律楚材在《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中所言:
啜罢江南一碗茶.枯肠历历走雷车。
黄金小碾飞琼雪,碧玉深瓯点雪芹。
笔阵兵陈诗思奔,睡魔卷甲梦魂赊。
精神爽逸无余事,卧看残阳补断霞。
茶助文思,兴起了品茶文学,品水文学,还有茶文、茶学、茶画、茶歌、茶戏等;又相辅相陈,使饮茶升华为精神享受,并进而形成中国茶道。
雅士茶道是已成大气候的中国茶道流派。茶人主要是古代的知识分子,以“入仕”的土为主体,还包括未曾发迹的土,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名门因秀,青楼歌妓、艺坛伶人等。对于饮茶,主要不图止渴、消食、提神,而在乎导引人之精神步入超凡脱俗的境界,于闹情雅致的品茗中悟出点什么。茶人之意在乎山水之间,在乎风月之间,在乎诗文之间,在乎名利之间,希望有所发现,有所寄托、有所忘怀。“雅”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品茗之趣
二是茶助诗兴
三是以茶会友
四是雅化茶事
正因为文人的参与才使茶艺成为一门艺术,成为文化。文人又将这门特殊的艺能与文化、与修养、与教化紧密结合从而形成雅士茶道。受其影响,又形成其它几个流派。所以说是中国的“士”创造了中国茶道,原因就在此。
儒家思想对茶的影响
什么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仁,礼
儒家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儒家崇尚“中庸之道”:茶性与人性中国人的智慧,王阳明
儒家经典作品——四书,五经,十三经
历史发展——焚书坑儒,独尊儒术,玄学,理学,新儒学
相关事项——孔庙,孔子弟子,科举,诸子百家
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孔子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而称之为儒教,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汉代起指由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流派佛家茶文化,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至今也是部分华人的主流思想基础。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以五四运动为标志,儒家思想受到了外来新文化最大限度的冲击,尽管新儒学作为儒家思想的余韵予以抗争,但儒家思想构成未来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这一命题已经完全动摇。?
儒家思想与茶道关系
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基础。从春秋时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到西汉儒家经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再经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一群儒家理学大师的完善,不仅形成了相当严密的理论系统,而且成了宋代以后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与文化,深刻地渗透到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所以,无论你自觉,还是不自觉,都在无形地按照儒家规范来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世原则。这一点,甚至于成为世界华人的一个共同特征了。中国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离开儒家思想原则,不体现儒家文化,既是不可想象的,也是没有中国特色的。事实上,无论是在古人写的茶书中,还是在有据可考的古人茶事活动中,都具有鲜明的儒家思想文化特征。
???最能体现儒家思想特点的第一部茶论,也许要数北宋皇帝赵徽宗所著的《大观茶论》了。开篇就明确提出:至若茶之为物,擅瓯越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至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这就一下子把茶事活动提升到高雅层次上去了,大有非高雅之士佛家茶文化,不能欣赏茶的佳处之感。接下去,又得意洋洋地说,天下之士,励志清白,兢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销金,嗓英咀华,较筐筐之精,争鉴裁之别,虽下士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清尚也。宋徽宗在这里虽然是通过茶事之雅兴,而来为自己的政绩歌功颂德。但也确是反映出了当时社会茶事之盛。正因茶事成为时尚,于是从制茶到冲泡品饮,甚至连茶具茶器都变得相当考究起来;这就把原来普通的茶事活动上升成了一种精神享受。
这一点,也是孔子所一贯提倡和向往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那时茶事虽未兴,饮食已相当考究。,一精一细,就把饮食的档次提升了,不仅仅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从中寻找精神享受。在论述他的志向时,更是明确说“童子三、二人,栉乎风。沐乎浴”。而且认为这就是他理想的大同世界。追求这种摆脱了物质所累的悠闲生活境界,就是孔子的“道”。从这一点上来说,宋徽宗与孔子是一脉相承的。
2、儒家思想是一种入世的,积极有为的思想。这与道家的出世成仙,和佛教的弃世虚无有很大的不同。目前公认的最早茶诗,唐代卢仝《七碗茶诗》中,便非常明确地表现了卢仝心念苍生的儒家入世救世思想。“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纵观全诗,卢仝表面上是喝茶,而实质上是借茶来抒发自已的儒家精神抱负。事实上,卢仝本身也是由弃佛入儒的。
宋代茶风大盛,反映茶事活动的专著与文学作品也达到一个空前高度。除了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外。影响深远的茶书还有蔡襄的《茶录》,宋子安的《试茶录》熊藩的《宣和北苑茶录》等等,这此茶书的作者,无一不是精通儒学的学者。而在文学作品方面,当时的一流文学大师,苏东坡,欧阳修,柳宗元,黄庭坚,范仲淹,陆游等,几乎都有茶文茶诗传世。许多诗文都借茶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入世精神。如蔡襄的“愿乐池中波,化作人间雨”;陆游的“雪飞一片茶不忧”;等等。而苏东坡的讽喻散文《叶嘉传》,以人喻茶,以茶喻人,其所赞赏的那种刚劲清白,为天下苍生,宁可被侮被斥之险,“辄苦”皇上的精神,则特别令人寻味。
儒家入世精神的的另一方面,就是茶的世俗化。作为中国茶道基本载体的茶,本身就是非常世俗的。神农氏发现茶,原意是为了解毒救人。而后则成了与油盐柴米酱醋并列的开门七件事,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一种相当重要的角色。待人接物,解困去乏,消食减肥,保健休闲;等等。中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反映市井生活名著《金瓶梅》,其中就有许多作为日常生活的茶事描写。西门庆勾引潘金莲,就是借喝茶为名,通过开小茶馆的王婆达到目的。而在《红楼梦》中,也有多处茶事活动的描写。妙玉的“三杯为品”论,甚至对今天的品茶活动都产生了影响。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3、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中庸。中庸既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也是一个具体的为人处世行为准则。所谓中庸,按儒家创始人孔子自己的解释就是“不偏不倚”“执其两端而折之”。后来有许多学者也都作了更加详细的解释,但要旨均不离此。将其作为处世为人的指导原则,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要公正,平和,谦恭,以理服人,以礼待人,留有余地;等等。
茶事活动要取得完满结果,关键在于把握准确的“度”。现在公认的中国最早茶书唐代陆羽《茶经》,虽说主要是对茶事的具体记录,没有明确涉及茶道,但也体现了许多严格把握茶事的“度”的观念。例如论采茶“有雨不采,睛有云不采”;论评茶“茶之否,存于口诀”;论煮茶“慎勿……使凉炎不匀”;论沸水,一沸不用,三沸太老,而取二沸恰恰相好,等等。而恰到好处的“度”,就是中庸的基本内涵之一。。
所以,进行茶事活动时,首先,必须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不能有偏激走极端,要心平气和,进退有节,待人有礼;其次,在具体活动中也要不偏不倚。例如制茶过程中,焙火,就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冲泡茶叶时,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冲泡时,也应按照同样的原则。无论置茶,注水,出汤,都要恰到好处。品饮时,要始保持着平和心态,毫米能体到乌龙茶的色香味妙处。当然,具体的量,具体的方法,可以因人而异。基本的中庸之度,却是一致的。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乌龙茶,也可以说是一种最能体现中庸思想的茶。
4、近年来,关于中国茶道精神内容的讨论相当热烈。其中说的最多的是所谓“和、敬、清、寂”。同时也根据这四字而演变出其他的四字,什么“和、敬、怡、真”,“和、敬、怡、平”,等等。然而考其四个字来源,其实是日本茶道的基本概念。不可否认,日本茶道源于中国,又发展的比较成熟,有许多值得学习之处。毕竟是在不同自然与文化环境的产物,与中国茶道精神有很大的不同。日本茶道的哲学基础,是日本化的佛教禅宗思想。所以,又有“茶禅合一”的说法,也有人将日本茶道称为“禅茶道”。由于日本茶道有一套严格的冲泡品饮程式,近年传入中国之后,产生极大的影响。以至于有些人竟不知所以地把它当作中国茶道了。这当然一种误区。日本佛教禅宗,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但与中国本土的佛教禅宗,还是有很大区别。中国禅宗,是一种中国化的佛教,而这种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与承认儒家主流地位,与儒家思想同化的过程。离开了这一点,佛教在中国的扎根与发展,是不可思议的。中国佛教佛寺,在茶业发展中起着相当特殊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发展了一整套独特的佛教茶礼,出现所谓“自古名山多名寺,自古名寺多名茶”现象。但不管怎样,都不能取代和超越儒家的主流地位和影响。
有人说,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思想,源于道家创始人老子。老子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发展成中国传统宗教道教。而中国历代统治者,推行的都是“外儒内道”;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比如汉初、唐初,老子和道教也曾被推崇到极高的地位。正因此,道教思想在中国人的精神和日常生活中,同时也对茶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至于“天人合一”思想,是汉时儒家经学大师董仲舒提出来的,揉杂了许多阴阳五行谶讳迷信学说。但考其根源,还是源于道家思想。董仲舒以儒自据,力倡独尊儒术,但就这点思想来说,与孔子的原始儒家思想相去甚远。孔子不仅从“不语乱力怪神”,也很少论天。“不知人,焉知天”。
当然,这也许正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学说特色,从董仲舒的经学起,到朱熹的理学,王阳明的心学,总是吸收揉合了包括道家在内的种种思想观念才发展起来。但不管怎样,道家也与佛教一样,始终都不能像儒家那样,成为占独立统治地位的理论学说。
而儒家思想和文化,情况就不同了。尽管在先秦创始时,经历过许多坎坷,但最终取得了在中国社会和正统主流地位。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中庸”,太伟大了。儒家有了“中庸,就成了包容性极大但又个性极强的学说体系。先是吸收道家、法家思想,后来又吸收佛教思想,但是不管怎样,基本的中庸核心没有变。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中国茶道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也许中国茶道不会有日本茶道那样严密的程式与规范,也不会以“茶道”名称出现,但无论如何,中庸思想都是茶事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