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创新走进年轻人、青少年的心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近日,《2022中国诗词大会》再次出圈,该节目和几位人气UP主梦幻联动,演绎经典传世名画《捣练图》,引发Z世代的关注。
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创新,走进年轻人、青少年的心里?三名在沪全国政协委员给出了自己的“药方”。
== 安来顺委员 ==
创新传播模式
让年轻人成为“护宝人”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教授、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安来顺认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博物馆是非常好的载体。因为为青少年提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美学欣赏等是博物馆的天职,有公共博物馆的一天,青少年就是被服务最重要的主体之一。“自从公共博物馆诞生后,西方就以收藏为驱动,我们国家是以教育来驱动。中国的博物馆有很强的教育、美育的基因。博物馆是收藏、保存中华传统文化最直接的资源、最集中的地方。”
安来顺表示,博物馆和学校有着天然的链接,且链接的深度、广度远超过其他群体。这些年,馆、校的合作密切,无论是学生走进博物馆,还是博物馆走进学校的互动都很多。
但安来顺也表示,在“双减”的大背景下,虽说政策对馆校合作是利好的,但要加强彼此的合作,实现学校和博物馆的双赢,双方的目标需要一致。不要忽略了博物馆的学习和正规课堂之间的区别,要发挥彼此的优势,不是简单地将博物馆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课堂教育。如果博物馆教育不和学校的教学体系相契合的话,很难激发学校的兴趣。“但也要注意一个平衡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创新走进年轻人、青少年的心里?,因为学生的课余时间就这么多。除非博物馆的活动设计和学校教学、课程是紧密结合的,否则会适得其反。”
他建议,博物馆的校园计划要制订一套体系,如果只是成为历史课的一部分,相当于只是换了一个上课的场地关注传统文化,想要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是很难的。作为学校而言,则要激发学生对世界变化的思考,如果青少年到博物馆只是走马观花,收获是很少的。
“在人员配置上,建议吸纳类似退休老师等博物馆志愿者到博物馆给孩子们讲解。退休老师这个群体有过教学从业经历,也是非常活跃的一个传播传统文化的群体。另外,还有博物馆自有的工作人员作为校外辅导员定期给孩子们上历史课、艺术鉴赏课。”安来顺建议说。
在他看来,引导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是多方促成的。当物质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中国当代年轻人想要拓宽知识和眼界,会愈发渴求了解中国的文化遗产。
此外,他建议关注传统文化,让年轻人、青少年能爱上中国传统文化,需要自上而下的重视。近年来,文博界越来越多地将文博和数字通讯技术结合,从单向的互联网网站,到语音导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机器学习、区块链等。“现在的博物馆已经在讨论元宇宙了。希望未来能推出更多成功的跨界合作的案例,打造年轻人感兴趣的内容。”
安来顺以《国家宝藏》为例,“这是一档文博探索节目,由张国立担任001号讲解员,让明星们带大家走进国宝的前世今生,特别受年轻人青睐。这样的模式颠覆了原来传统的传播模式,让年轻人纷纷成为‘护宝人’。”
== 郭长刚委员 ==
从家校社三个维度
形成良性互动
去年新春,《典籍里的中国》一开播,就创下同类型题材的收视新高。经新媒体传播后,节目还变身“网红”,带旺一波“典籍热”。
“我们的电视上能否多一点像《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国宝档案》等好节目?少点娱乐至死,多宣传点高品位传统文化。这些节目对传播传统文化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相当于给孩子请了一位‘历史家教’。”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郭长刚认为,想要让传统文化走进青少年的心中,需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良性互动。
“只要学生们还讲中文、用汉字,传统文化就在。”郭长刚认为,现在一讲到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进校园、进课堂。在“双减”的大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创新走进年轻人、青少年的心里?,学生的课时是有限的,课本厚度是有限的,校园生活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把课时延长,学制延长。因此,他不建议将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都放在校园里,进到课本上。如何形成家校社三个维度的良性互动,郭长刚给出了“药方”。
在他看来,学校里老师是最重要的,尤其是中小学。老师的三观正了,才能真正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角色。更多的学校教育,需要在老师的培养选拔上下功夫;而对家庭来说,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导师。父母的三观如何、品位如何、素养如何对孩子影响太大了;至于社会教育,不管是社区教育、成人教育,还是大众媒体引导,对传统文化的传播都是重要的,因此要提升社区以及大众媒体的文化活动水平,提升高品位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这样甚至也有助于隔代亲子教育。
== 倪闽景委员 ==
建立非遗集中展示平台
让学生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
“中华传统文化几千年的历史是一座宝库,值得深度开发。”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介绍说,让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感兴趣,非遗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以上海为例,近年来,非遗文化走进了上海的大中小学。“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博大精深,但现在的年轻人不太爱看传统电视了,不少00后喜欢扎堆在B站上。那么,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是不是能与时俱进?”
“我们在中小学层面推出了‘一校一非遗’,即每个学校找到一个非遗项目,重点传承。”倪闽景举例说,现在上海不少区都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比如金山全区在推特色戏曲进学校,一校一特;嘉定则倡导一校一非遗;宝山引进了很多有名的艺术家在当地办工作室等。建议结合每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关注传统文化,每年开展全市性展示。
他还建议,建立非遗集中展示平台,将国家级、市级、区级非遗集成起来,和“一校一非遗”对应起来。“现在非遗文化项目的宣传力度不够,就拿顾绣来说,可能只有当地人才知晓。建议文旅部门可以每天展示一项非遗文化,便于学校开展合作、学生普及了解。”
“也可以让孩子们走出校门去体验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倪闽景还建议,青少年通过观看传统文化演出、到博物馆参观等各种方式,与传统文化来个亲密接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