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让文化真正走向未来
【摘要】弘扬传统文化,不仅要始终保持一种对民族文化未来发展的使命感,也要关注人文精神的承传。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不能止步于形式上的热闹,而是要触及民众的精神世界,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使全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步入健康轨道,在当下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话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 形式化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化“守护”与“创新”的平衡
文化是一条河,由“过去”经“现在”流向“未来”。每一代人都是通过传统文化的浸淫而开始了新的文化创造。所以对于传统文化,每一代人都肩负着两种使命——“守护”与“创新”。文化守护的目的是为了呈现文化的“个性”,我们常说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正是这个道理。而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会保持鲜活的生命力,才会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中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由此看来,人类的文化生活实践需要自觉处理好“守护”与“创新”的关系:没有守护,文化的创新就失去了目的与方向;而没有创新,文化就失去了前进的源头活水。我们需要在文化的“守护”与“创新”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与张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时所指出的:“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与“魂”,如果抛弃了民族传统,就等于丢掉了根本,就等于割断了民族的精神命脉。
今天我们弘扬传统文化,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让文化真正走向未来、拥有未来,即让文化真正像一条河那样流动起来。既然文化弘扬的着眼点在于“未来”,那么我们就需要围绕民族文化的“未来”发展来布局谋篇,要在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中,始终保持一种对民族文化未来发展的使命感。我们不能仅仅拘泥于文化的一招一式,而更要关注文化发展的宏大叙事,即人文精神的承传。
中国自改革开放至今,“文化热”一直伴随社会的脉搏跳动。这表明,当一个民族处于社会转型期时,必然会拨动文化的敏感神经。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表达中国价值,展示中国形象,这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所必须要担当的时代责任,更是我们今天弘扬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诉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中国自近代以来逐渐缺失的文化自信正日益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短板”,因而努力谋求“文化中国”的崛起就成了全体国人日趋紧迫的追求。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关于文化自觉的大力倡导,全社会对于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注意纠正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
使命感决定着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正是基于对民族文化未来发展的关注关注传统文化,我们今天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必须着眼于现代国民素质的提升,着眼于“文化中国”的建构。的确,通过一定形式作为载体来弘扬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人类现代化的触角在不断侵蚀着传统文化的领地,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文化的内涵要通过特定的文化形式来表达,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常常是相互映衬的,文化的表达形式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洗礼之后慢慢沉淀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就是与其文化背景的不可分割性。文化要为人所用弘扬传统文化,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让文化真正走向未来,寄托人文情怀,抒发胸中意气。
在今天的社会文化实践中,我们更要关注当下的传统文化热是否真正触及了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实质,是否真正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一般而言,文化的形式要自觉为文化的内容服务,如果忽略了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忽略了对贯穿其中的人文精神的追求,就必然会走入歧途,背离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初衷。文化是活的,不能做简单的固化处理,更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对其内涵的承传。鉴于此,我们必须对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有清醒的认识,并自觉予以纠正。
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在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中有诸多表现。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对于为何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这一问题,依旧缺少价值观层面的自觉,并且常常以某种实用心态去面对传统文化。这样一来,传统文化的有机性就会受到破坏,其所承载的人文内涵也无形中被淡化和消解了。
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首先表现为过于强调传统文化的符号性。例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出一些最基本的元素符号加以分类,并运用动漫、影视以及网络等现代电子技术手段进行视觉转换和传播,当传统文化的某一要素被夸张放大时,传统文化的系统性、完整性也被肢解了。比如追求传统文化宣传的口号化表达,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则空洞无物,甚至曲解了传统文化。再如一些学校举行的“入学礼”,正衣冠、拜孔子、诵经典、点朱砂等,让学习传统文化沦为了作秀,让接受者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根本不了解这些仪式和形式背后的人文意义。
其次,刻意凸显传统文化的工具性价值。这往往表现为与文化无涉、充满了虚荣与浮躁的商业行为。一些地方将其所办的针对儿童或企业高管的国学班办成了“敛财班”,明显背离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初衷,更谈不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一些教材中,把文学作品知识化、技术化的倾向也比较明显,诗文的审美意义常常被遮蔽了。
再次,将弘扬传统文化简单理解为“回到过去”。一些人不顾现时代的文明发展与呼唤,把传统文化神秘化、复古化,甚至变相传播封建迷信。借近年来的传统文化热之机,有的人用种种封建迷信活动来预测一个人、家庭和企业的未来命运,以“信息咨询、社会服务”为幌子,假借科学之名招摇撞骗,败坏了传统文化的名声。
最后,借弘扬传统文化之名,搞一些形式主义的政绩工程。一些地方官员违背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把“弘扬”变成了“命令”,动辄斥资几亿、几十亿修建奢华的学堂、会馆、传统文化园,看似富丽堂皇,实则华而不实。与之相对,四周的民居建筑简陋杂乱,道路破旧拥堵,与党和国家强调的民生理念背道而驰。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花巨资兴建一座座牌楼、古镇等“仿古”建筑关注传统文化,但有一些都是粗制滥造,与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古建筑相比,难说有任何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关注传统文化,更没有承载任何有价值的文化信息。
文化建设不能止于碎片,我们今天的传统文化教育更不应出现无序而支离破碎的局面。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不能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热闹,而不去触及民众的精神世界。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力量在于人民的“承认”并身体力行,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
探求人文精神的中国表达
如何有效克服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使全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步入健康的轨道,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话题。对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习近平总书记主要强调了三点:其一,弘扬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人类的文明之火生生不息,其根本在于创造与创新。文化只有在创造与创新中,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否定和突破,实现文化的转化与发展,萌生出走向未来并拥有未来的力量。传统文化根本在“传”,而“传”的过程亦是对自身文化否定与选择的过程,即扬弃旧的文化元素而壮大新的文化元素。其二,在当代,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是在“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全球化背景下展开的,因此需要我们既立足本国又要面向世界。人类自全球化的序幕拉开以来,便进入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状态,不同文化形态之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关起门来独自设计自己的文化图景,而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勇于面对“他者文化”,既要“各美其美”,也要“美人之美”,真正实现文化的互惠共赢。其三,我们要注重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切出发,注重发掘“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如果说“民族性”让文化富有魅力,那么“时代性”则会让文化赢得未来。所以,我们要善于从自身的传统文化中去发掘体现人类文化共性价值的元素,为世界文化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即创造出“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
弘扬传统文化必须注重对人文精神的承传。人文精神关涉到文化价值,因此是文化的本质与核心。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人文精神又常常是对于该传统更加凝练的表达。什么是人文精神?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说,人文精神集中表现了对人的尊严以及对人的价值和命运的关切,这是一种为了人、关注人、理解人、把人当成人的思想情怀。倡导人文精神就是要求我们要在目的层面关心人的发展。社会在变,时代在变,但是有恒久价值的人文精神却不会变。今天的中国社会提出要“以人为本”,这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当代人文精神的中国表达。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可以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表达,《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浓缩了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价值诉求,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可以说是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经典表达之一。它要求人们在通晓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前提下,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既要懂得顺应天道,还要懂得承载包容,最终达到顺天应人的人生境界。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认真领悟先人的思想,并进一步从这些优秀的人文传统中生发出与时代相契合的价值关怀。今天,党中央提出要努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时代阐释。文化不是无源之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客观上无疑构成了今天我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现实文化实践中彰显出当代中国文化的特色与魅力。
另外,弘扬传统文化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在整个人类社会生活中,文化往往是变化最为缓慢的部分,因此我们不能急功近利、操之过急,尤其要注意克服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传承我们的“国粹”,既不能板起面孔做“老学究”,也不能“热衷于形式”而昙花一现。开放、学习、包容,这是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发展的应有环境,我们要努力去营造这种环境。在全球化时代,人类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需要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中国应成为新的文化规则与文明形式的创新者。我们要培养开放包容的心态,切不可一味以传统文化的形式盲目“抵制”或“拒绝”外来文化,这往往容易落入文化保守主义的泥沼。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文化创新,一定要平心静气,坚守文化自信。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从世界舞台的边缘重新步入中心,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可以预见弘扬传统文化,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让文化真正走向未来,我们不但在经济上能够做到这一点,在文化上同样可以做得更加精彩。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让古老的中华文明重新焕发生机,以崭新的文化姿态走向世界。
(作者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4年9月24日。
②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6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