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山本寂的禅观和曹洞道一禅系有别
曹山本寂的禅观和曹洞道一禅系有别
佛教通史-闲者知无涯
上一节课说“逢春不变心”是曹山禅禅思想的精神内核。曹洞宗的理论延续,包括它的宗门,主要都是在洞山,曹山禅——曹山本寂的嗣法弟子,他对后世没有什么影响。曹山本寂的禅观,虽然属于石头系,但是它反对空见、知见,重视本真之性,这个主张其实跟洪州禅马祖道一禅系相近,跟石头禅希迁禅系有别。
六祖慧能,你别看他不认字啊,他的理论系统很圆,他座下五大弟子各有一个理论分支。从佛教哲学的分类角度讲,南岳怀让一系——就是马祖道一系,继承的是六祖慧能的“如来藏性净学说”,这个“如来藏性净学说”是属于唯识学,主张自性是佛,自性涅槃,性本清净,淡漠无染;而青原行思一系——就是石头希迁禅系,他继承的是六祖“般若性空学说”,这是另一支,属于中观,主张自性明觉,自性菩提,性本觉悟,不可迷失。一支“如来藏性净”;一支“般若性空”。曹山本寂,实际是属于“如来藏性净学说”的,他不属于“般若性空学说”,这二者是不一样的。
其实,在佛教的历史记载里,曹洞宗,一直到了曹山本寂都自认是南岳法系——就是,认为他们是跟马祖道一一样,是南岳法系的……就,南岳法系一支传下来马祖道一系,一支传下来是曹山本寂系,但是,后世都把曹洞宗归为青原系……就是归为湖南禅。
当年,曹山本寂大师在解释“君臣五位”要旨的时候……“君臣五位”是曹洞宗的政治禅观,在解释“君臣五位”要旨的时候,曾经举过六祖慧能的例子……就是,举过六祖慧能的法语,六祖慧能曾说:凭么物凭么来?——就是说,什么东西为什么来——这句话,是六祖问南岳怀让的……就是……是问南岳系的,南岳法汝——就是......南岳的理论内核由此而生【南岳怀让禅师从嵩山来曹溪宝林寺参拜惠能禅师。六祖问曰:‘那里来’。答曰:‘嵩山来’。祖再曰:‘凭么物凭么来’?答曰:‘唤作一物即不中’。祖问:‘还有修证也无?’答曰:‘修证即不无,可是染污即不得。’六祖当下就应许说:‘只此不染污是十方诸佛之所护念,汝即如是,我也如是’。六祖即把正法眼藏付与南岳怀让大师。】。这句问话是这个理论的来源,这个历史事实是非同小可的。因为青原行思和六祖的对答句,无一道及这个论题,但是,后世为什么把曹洞宗归入了石头系——就是,归入了青原系?这里就不能讨论了……这就不是我们讨论的问题了。
曹洞宗的理论,在禅宗五家理论里是最庞大的。可以说,师父首先提出来他的伦理观,然后,到本寂提出来“逢春不变心”的自由观……还有更多——还有他的政治观。他们的理论都是基于洞山良价和曹山本寂师徒的。曹洞宗的相关资料国内比较少,但是,日本收集得非常地齐——日本“大正藏”收有洞山良价和曹山本寂大师语录三种,涉及到曹洞宗政治观点、伦理观点的有《玄中铭》、《纲要颂》、《五位显决》等等,并且,还保留了大量曹洞宗宗师的书信,比如本寂大师的《五位君臣旨诀》,这都是很有历史价值的。
曹洞宗的禅观、哲学观整个总结起来是四大块:第一,以“五位君臣”(五位,位置的“位”)为核心的叫“偏正回互学说”——就,五位君臣学说,偏正回互;第二,是配合这个“五位君臣”的,叫作“五相偈”系统,“五相偈”是一套类似《易经》的系统;第三,是以三种“堕”,就是三种堕落——类堕、随堕、尊贵堕(沙门堕、随类堕、尊贵堕)来论证“诸法平等”;第四块儿,是以自性为真正主宰的“绝对自由说”,这个实际上刚才讲了一点,就是“逢春不变心”。前面讲了一部分“以自性为真主宰”的“绝对自由说”,下面重点讲一下两个曹洞宗最有特色的学说……就,只有他有——就是“五位君臣”和“五相偈”。因为这两个学说学理很难,一般老师不讲,大家也可以不听啊。
曹洞宗的思想体系是很矛盾的,这点跟沩山禅和仰山禅有点类似,因为沩山禅和仰山禅呢,师父和徒弟两个学派不同——师父接近唯识;弟子接近中观。曹山禅和洞山禅,它情况也是一样的——师父接近南岳系希迁;徒弟曹山接近于江西禅马祖。
曹洞宗的禅观,前面讲过,云居道膺叫“无争”,这是曹洞宗禅观的一支;还有,就是它的“绝对自由观”——就是“逢春不变心”。这两种禅观都是与世决绝的——“无争”也与世决绝……就,我不与世间争;还有,就是这个“逢春不变心”,这是一种绝对自由观,它与世决绝。另一方面……这是他禅观的一个精神层面的事情,另一层面,是他的“师友”二原则和“君臣五位”学说。
“师友”二原则是师父洞山良价提出来的,是佛教的伦理观;“君臣五位”学说是徒弟曹山本寂提出来的,是他的政治学说。所以,刚才说曹洞宗的思想体系很矛盾,一方面“无争”——就是,完全与世决绝,不想搭理这个世界;另一方面,师徒这种关系,君臣这种关系,他又流露出对世事掩饰不住的那种关切……呐,确实很矛盾啊!他的精神内核是无争,是绝对自由;但是,他的学说——入世体现,却是师父、朋友这种密切的人和人之间的伦理、君臣之间这种密切的政治关系。这一矛盾贯彻在曹山和洞山两位宗师的各种言论中,就是……很多论题都出现了这种矛盾。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关于“出家到底是不孝,还是尽孝”的问题……就是,出家到底是尽孝啊?还是不孝啊?因为,这个论题是传统佛家和儒家,在伦理观上的一个矛盾点。前课里说,洞山禅主要解决的都是伦理观问题嘛,对吧,那这就是一个伦理观,那就是伦理双方的矛盾。
洞山良价有一篇《自诫》,我非常喜欢,他在《自诫》里说:“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洞山良价禅师《自诫》原文: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三寸气消谁是主?百年身后谩虚名。衣裳破后重重补,粮食无时旋旋营。一个幻躯能几日?为他间事长无明】。这是一种非常淡薄的人生观——“不求名利不求荣”。
但是……你看,这是他一方面体现出“与世无争”的这种决绝,另一方面,他在劝弟子的《规诫》一文中又说:“沙门释子……割父母之恩爱,舍君臣之礼仪……专心用意,报佛深恩,父母生身,方沾利益”。哎……他在《规诫》里又说,出家变成了报父母恩重,令父母得利的手段。这就是一组矛盾啊!他《自诫》说自己的时候,只求出家随缘……啊,我就想出家随缘;然后呢,到规劝弟子的时候,又说……我是随缘,但你们出家那就是尽孝。
儒家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家,就是“大不孝”,但是,到了洞山良价这里,直接拐了一个大弯儿,对吧。这个大弯儿是怎么拐过来的呢?这个大弯儿不是从洞山良价开始拐的……就,这个伦理观—— “出家到底是孝还是不孝”这个伦理观,不是从洞山良价开始拐弯儿的,这个弯儿早就开始拐了,只不过洞山良价把这个弯儿彻底拐过来了。这个弯儿最早是从东晋的庐山慧远开始转的。
可以说,慧远是中国佛教……就,佛教中国化的标志性人物。洞山良价就发挥了慧远的这个思想,他在《辞北堂书》中说:“诸佛出世,皆从父母而受身,万汇兴生,尽假天地而覆载,故非父母而不生”——就没有父母,你就不可能生;“无天地而不长,尽沾养育之恩”——哎……但是,还有天地啊,没有天地你是长不了的,所以,父母天地,你尽沾养育之恩;“俱受覆载之德”——那,这个恩德就大啦,这个恩德不光是父母啦,这个恩德是天地啊!那,这么大的天地恩德,你怎么来报答呢?唯一酬报此恩此德的途径,就是——出家。【洞山良价禅师《辞北堂书》原文:伏闻诸佛出世,皆从父母而受身;万汇兴生,尽假天地而覆载。故非父母而不生,无天地而不长,尽沾养育之恩,俱受覆载之德。嗟夫!一切含识,万象形仪,皆属无常,未离生灭。虽则乳哺情至,养育恩深,若把世赂供资,终难报答,作血食侍养,安得久长?故《孝经》云: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不孝也。相牵沉没,永入轮回。欲报罔极深恩,莫若出家功德。载生死之爱河,越烦恼之苦海,报千生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三有四恩,无不报矣。故经云:一子出家,九族生天。】
所以,洞山良价说:一子出家,九族生天。得!这就把父母恩,往上追。什么叫“往上追”?——你父母也有父母吧,那,父母的父母也有父母吧;然后,你的父母、你的父母的父母曹山本寂的禅观和曹洞道一禅系有别,也得受天地养育之恩吧;然后一直追到头儿……你父母的父母追到头儿,那最后也是受天地之恩,才能出生吧!所以,出家不光是要报父母恩,最终你是要报天地之恩。好,这个弯儿通过归根溯源法,彻底转过来了——把“报父母恩”转成“报天地之恩”。
“报天地之恩”还得再做进一步的拆解,否则还没有转齐。可以说,中国讲父母恩,其实重点都是在讲“母恩”,对吧……要报“母恩”……母爱很伟大,都是讲报“母恩”……很少讲报“父恩”。但是,天地之恩之德是什么“恩”呢?呃……不是父恩啊。天地之德之恩自古有特指!特指——皇恩。原始佛典里,是没有“父母恩”这件事儿的……就没有“父母恩”的内容,对吧。“父母恩”这个内容出现在佛典里是很晚的,在中唐以后,尤其是到唐朝般若翻译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译。略称《本生心地观经》、《心地观经》。收在《大正藏》第三册】,它问世了,那,这本经书的问世标志着佛教思想里出现了对“母爱”,对报“母恩”的思想就出现了。
呐,“母爱”是人之天性,对吧……母亲爱儿子,儿子爱母亲,这是人之天性。儒家讲嘛——天下母无不爱子者,子无不爱母。对吧……天性!所以佛家学说思想核心,“报母恩”的观点在佛典里一旦出现,立即就风靡了佛教界——就是,这个观点一出现就即成定论,毫无争议。这在中国佛教史上,其实也是很值得注意的一种现象啊。呐,光有妈行吗?不行!你还得有爹啊!所以,从“母恩”这个点出发,就把“恩”延展到了“皇恩”这个地步——那,这个“皇恩”……就,还得有爹嘛……就相当于“父恩”。所以,“母恩”是你自己的;这个“父恩”——天地之德的之恩扩展出来就是“皇恩”——皇恩相当于父恩。得!这回整明白了。呐,“孝”是“母恩”,“忠”是“父恩”——忠孝两全。有中国特色的封建主义新佛学——忠孝两全了。
从佛教传统的……也不叫佛教传统……从唐朝出现的佛教传统的“报母恩”,推到义理的层面上——要报“母恩”就要报“父恩”,对吧——报“天地之恩”,最终就推及到了“皇恩”。这样,一套完整的佛教政治学说,就被建立起来了……它的构架就被建立起来了。你(推及)到“报皇恩”……这就是个政治学的事儿了嘛。报皇恩,它就是曹洞宗最早创立的,并且最完整的佛家学说思想核心,用理论阐述的一个佛教政治学体系。前面课里说:曹洞宗,它的禅理非常地特殊……在佛教里。洞山禅,阐述的是佛教的新伦理学体系;而曹山禅,阐述的是佛教的新政治学体系。
在跟统治者的关系上,历史上来看,佛教始终是若即若离的。我前面讲过,宗教与政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它总是互相利用又互相警惕。所以,曹洞宗的这种特色是前所未有的——以前没有出现过。它密切地关心政治,并且为它的这种关心形成了一套理论,把这套理论跟政治相关。可以说,伦理学最终也会跟政治学捆绑,所以说,洞山禅跟曹山禅最终都跟政治捆绑起来了,它的禅理论跟禅实践,都密切地跟社会的政治结合,就构成了曹洞宗著名的叫“君臣五位”学说。
我下面简单讲一下“君臣五位”学说啊……这个学说很特殊。
根据曹山本寂自己的说法——就是曹山本寂的说法啊,所谓“五位”,“五位”是五种位置……五种位置,表示“理”与“事”之间的五种关系,或者说,“理”与“事”之间的五种关系——就是,“空”与“色”可能存在的五种关系。“理”是什么呢?……佛教里,“理”是什么?“理”就是“空性”嘛,对吧,“理”就是“空”;“色”是什么呢?“色”是物质嘛……就是类如物质的“色”嘛。“空”与“色”的关系,其实就是“理”与“事”的关系。这两者之间存在的五种关系,叫“五种位置”,所以叫“君臣五位”——用这五种位置比喻“君臣”之间的五种关系……就是,用佛教的“空色论”来阐述儒家的“理事观”,并且,以此来比喻“君臣”之间的关系,所以叫“君臣五位”。
那,有哪五种位置呢?——君臣之间,或者说……这里先不说“君臣”,这里先说“空”、“色”之间,“理”、“事”之间有哪五种位置呢?。——正位、偏位、正中偏、偏中正、兼带。“正位”,好理解吧——正中间;“偏位”——偏;“正中偏”——哎……正位中……偏;“偏中正”——偏位中……正;还有“兼带”——就是,“正”和“偏”……都带。这五种位置。
本寂说曹山本寂的禅观和曹洞道一禅系有别,“正位”即“空界”。“空界”,用华严宗的概念就是“理”——“正位”本来无物,即为“空界”;
“偏位”即“色界”,“色界”……那,物质……类物质的,就是“事”。“理”和“事”,那,有万象形……世界嘛,就有万象形。
“正中偏”,这个位置——背理就事;大家记住这话啊,“正中偏”——背理就事。
“偏中正”——舍事入理;
“兼带”——冥应众缘,不堕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这……太复杂。
故曰,玄虚大道,无著真宗。
这个大家听不懂就算了啊,这个实在太复杂了。【曹山颂洞山君臣五位旨诀:曹山曰,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带者,冥应众缘,不堕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故曰玄虚大道,无著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最玄最妙。要当详审辨明。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又曰:以君臣偏正言者,不欲犯中(洞上之机,贵在迂回。之所以偏正回互,是为了不触犯中道)。此吾宗法要。】
“正位”的“正”,实际就是华严宗的“理法界”——就是“空界”;“偏位”的“偏”就是“事法界”——华严宗的“事法界”,讲的是“色界”。这两者是孤立存在的。所以,不管是单纯在“色界”上佛家学说思想核心,或者说,单纯在“空界”上——单纯在“正位”上,单纯在“偏位”上,那,就是说——“背理就事”或者“舍事入理”都是片面的——就是,“正中偏”和“偏中正”都是不对的。那,什么是对的呢?肯定是“兼带”嘛,对吧。
什么叫兼带?“理应众缘”,同时又“众缘应理”。什么叫“理应众缘”?这个“理”适合群众,群众们又适合这个“理”……白话说,就是——这个道理是从群众中来的,又要回到群众中去,才能达到“兼带”的状态。那,这个“兼带”的状态,就是——既有“正”又有“偏”——“兼带”的状态才是真正合乎“大道”的。所以,叫作:“玄虚大道,无著真宗”——才是合乎“大道”的“真宗”。
所谓“理事兼带”,实际就是华严宗经常讲的——理事互彻,对吧……行必“事理俱融”,识必“事理双明”——这都是华严宗的话(这段没听懂呢,下一段也听不懂……)。用“正偏五位”去解释君臣关系,就是曹洞宗的“君臣五位”理论——就是,用这个“正位”、“偏位”、“正中偏”、“偏中正”和“兼带”来比喻君臣之间的关系。
他是怎么比喻君臣之间关系的?下一课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