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六神课六式、九天玄女式、六壬式
最近闲来无事,因为前不久看到了道教取天罡气法,后来发现就是六壬的月将加时。于是就突然想学习一下古三式中闻名遐迩的六壬式。很早之前就想学习古三式,现在一般认为的古三式即太乙神数、奇门遁甲、大六壬,而围绕三式话题展开的永远是谁为古三式之首。奇门遁甲名气极大,学习的人很多,但系统较为庞杂。而太乙神数由于太乙积年法的bug和无法用来推断人事,再加上只有《太乙金镜式》所以也没有多少人学习。故而我将目标转移到了六壬上,六壬本身传承和体系十分明确,历代关于六壬的书籍极其繁多,有壬白头之称,正是如此所以学习起来相对更为容易和方便。以前一直抱着学了六爻就足够,精通一门就好的废宅心态。但是后来想了想,即便不深入的学习。简单的了解一下基础知识,也是有利而无弊。所以今天简单写一下六壬。
一、大六壬、六壬式、九天玄女式、六壬神课
六壬别名大六壬、六壬式、九天玄女式、六壬神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式占。它常与太乙神数、奇门遁甲并列被称作古三式。
早在汉代的《吴越春秋》、《越绝书》重就有关于六壬占测的例子,而有关六壬一类的书籍,则是在《隋志》、《唐志》中有载录。六壬这个名称最初见于《隋书·经籍志》载有的六壬类书籍,即五行志所载的《六壬式经杂古》九卷和《六壬释兆》六卷。另有《黄帝龙首经》二卷,《太一龙首式经》一卷等,可能与六壬式有密切关系。
在《唐书·艺文志》及《宋史·艺文志》等史书中也常常提及六壬之名。明代焦蚊的《经籍志》中列出六壬家有八十三家之多。六壬的繁荣由此可见一斑,但大多古籍散佚不全或为早巳失传,流传下来的著作也存在许多缺陷。大多只就六壬术的某一方面进行论述,无法窥其全貌。
而具体的式占之名最早出现在《唐六典》中:“凡式占,辨三式之同异,一曰雷公式,二曰太乙式,并禁私家畜,三曰六壬式,士庶通用之。”《唐六典》卷一四的《太常寺太卜署》云:“太卜令掌卜筮之法,以占邦家动用之事,丞为之贰。一曰龟,二曰兆,三曰易,四曰式。”这是我国史书载录的唐代国家认可的正规预测数术。这四类与天文图书、禄命、星学都视为国家正规的数术种类。(这里的三式明确是雷公式、太乙式、六壬式)其中,由于天文图书以及式占涉及历法演算、谶纬之学和秘学(这里的秘学,其实是有关数学的东西,譬如求二次等间距内差法,对于百姓自然是秘法)所以从晋朝开始对于术数管控力度就很大,在历史上长期被禁绝,民间严禁私习。而对于六壬士庶通用之的决策,则为日后六壬的兴盛提供了有利条件。
六壬之所以被称作式占,是因为这里所说的式特指古代占卜用的工具,在古代也被叫做“栻”。形状像罗盘,也叫星盘,上面有北斗七星、月将、十二地支、二十八宿。一般为较为小巧可随身携带的样式,现在一般称作天地盘或者六壬盘。
《史记 日者列传》:“今夫卜者,必法天地,象四时,顺於仁义,分策定卦,旋式正釭,然後言天地之利害,事之成败。”唐代学者司马贞在解释该句时说:“械即杖也, 械之形上圆象天,下方法地,用之则转天网加地之辰。”因此,式占也就意味着一种必须通过工具来进行的占卜。
《汉书 王莽传下》:“天文郎桉栻于前,日时加某,莽旋席随斗柄而坐,曰:“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莽时不食,少气困矣。”(这里其实指的就是六壬的月将加时法,王莽的目的在于随时让自己所作的方位可以对应上北斗)
六壬式盘,取得是天圆地方。天盘列十二躔次布于二十八宿之间,象天道运转。地盘布十二方位于下,与躔次相应,亦列二十八宿,以象星宿之精气于地下分野之关联。并且六壬盘也要按使用者的身份来定制。
《景佑六壬神定经》 释造式第三十:
天子式,天广六寸象六律,地广一尺二寸象十二辰。
王公侯伯式,天广四寸象四时,地广九寸象九宫。
卿大夫式,天广三寸象三才,地广七寸象七曜。
士庶人式,天广二寸四分象二十四气,地广六寸象六律。次局,天广八分,象八卦,地广三寸法三才也。
刻式之法用十一月壬子日,神在内时,起手刻之,至甲子日,醮而盛以缝囊,依法加临而佩之。(不得不吐槽下了,按照身份来定式盘尺寸。这尺寸,基本也就普通人用的式盘较为方便了,地盘大约20cm左右。说好的可以随身佩戴呢?怪不得都用手掌排盘)
天盘斗柄指于天罡,次列十二神将, 中列二十八宿。地盘上列八干、十二辰、二十八宿, 皆取汉代标准式盘之定例。四隅列天门地户,人门鬼门。皆以小篆文饰。(好!汉代标准妙啊!大汉天威永不灭!)
"天中作斗杓,指天罡,次列十二辰、中列二十八宿。四维局。地列十二辰、八干、五行、三十六禽。天门、地户、人门、鬼路,四隅讫。"
这里我们来讲一下六壬那些其他的称呼,是怎么来的。首先说下六壬被称作大六壬和六壬神课,是因为后期有中六壬以及小六壬的出现,小六壬和中六壬的名称,是由霍斐然先生所整理出的。大六壬有十二月将、中六壬只有十个、而小六壬只有六个。由于这两种中、小六壬取名皆附会自古六壬,为了对比才称为大六壬。三者之间联系并不很大,后两者只是十分简化的版本。中六壬即所谓的天罡掌诀。
余年十二岁,从叔父学会“小六壬”,测小事每每偶中,甚奇之,更欲深其术。谓有天罡掌诀者。春节去趟表叔家,赐拜年钱,去下浩书架,购得《玉匣记》木刻本。
中有《天罡掌诀》,由于文化低微,苦莫能读,矢志不移,枯燥反复,以期读懂学会。就中“退一位起天罡”之说,与定“孟仲季”之法,经苦心思索,终不能懂。时近三年,十四岁失学,去重庆和平路亚华服装号学缝纫,常用“小六壬”测天气而常偶中,店中得有“霍神仙”之混名。
一曰,有师叔自长生桥来,长是不速之客,偶于闲叙之中,提及“天罡掌诀”中退一位起天罡之说为难题,师叔云:何难之有。于是一一点破,豁然贯通。想不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十四岁学缝纫未成,十五岁改学印刷于渝陕西街宏利生印刷纸庄。直至1949年“9.2”火灾后迁南岸黄桷垭分店,解放后迁至望门二府衙,邻舍有王寿安老中医,年已古稀,颇蒙青睐六壬课小吉,畅述古学,受益匪浅!他亦通天罡掌诀。一曰,他入诊所内,倒杖,令我射覆,既中,又入用碗盛水再令射之,两次皆中。于是他尽刮目相看,对我十分器重,并秘授金液练形坐功下手法,望吾健身长寿。限于环境条件,浅尝辄止,有负师愿,空费指点,愧对王老之期望也!怎不令人泫然!
文革间,破四旧,民间旧文物已荡然难存,仍有嗜爱者,密藏不露。又于1976年11月14曰,复得“天罡掌诀”手抄资料于夏君明诚手中,欣得古宝,勤而录之,密藏参考!光阴似箭,不觉已逾20年也!今清理旧书复得旧宝,不忍毁灭,故再整录,用传同好!其玄机之奥微,可供验证,并望不断创新而总结提高,为人类文化生活增添乐趣,余愿足矣!
《诸葛天罡马前六壬时课》天罡掌诀
天罡诀法少人知,贵人专用六壬时。
胸中有术真堪羡,掌上藏机尽出奇。
登明神后兼大吉,须将此位以为期。
若逢子午并卯酉,便是神仙覆射期。
霍斐然解说:“天罡”者,北斗七星斗杓也。居辰宫,辰为天罡。巳为太乙,午为胜光,未为小吉,申为传送,酉为从魁,戌为河魁,亥为登明,子为神后,丑为大吉。这是天罡掌诀所采用的十二神将中的大将神。十二神还有寅为功曹,卯为太冲两将神未采用。大六壬采用的是十二将神,天罡掌诀只采用十大将,又以最后三将即登明神后大吉谁先逢子午卯酉上,即作为判断根据,登明遇上子午卯酉为天罡加孟,神后遇上子午卯酉为天罡加仲,大吉遇上子午卯酉为加季。而子午卯酉本辰属四仲,因而天罡掌诀属“六壬”类,可以名之曰:“中六壬”。
起月例
正九寻牛五月鸡,二八须从子上随。
三七都依亥上起,四六还须戌上移。
十月十二寅上数,十一当从卯位推。
月上起初一顺去,吉凶掌上辨灾危。
霍斐然解说:余初学此诀,熟读之后方发现其有捷径,即依次轮数,至卯酉而返,因天罡北斗循北天环行而不至南方故也。
起十将
天罡、太乙、胜光、小吉、传送、从魁、河魁、登明、神后、大吉。
从月起曰,曰上起时,时上退一位起天罡,太乙、胜光、小吉、传送、从魁、河魁、登明、神后、大吉。最末三将为准。登明遇子午卯酉为天罡加孟。因登明本辰在亥,亥属“寅申巳亥”四孟故也。神后遇子午卯酉为天罡加仲,因神后本辰在子,子属“子午卯酉”四仲故也。大吉遇子午卯酉为天罡加季,因神后本辰在丑,丑属“辰戌丑未”四季故也。
《天罡掌诀》录自许逊《增广玉匣记》木刻本。就中错讹之处颇多,能以己意更正者更正之,不能更正者,仍照旧式录之。
天罡诀法,是“法天则地”之应用,是显卉的发明,虽然发明者不一定是诸葛先生,但非等闲者所能。其法比大六壬简易,但仍属六壬类式,“六壬”而有“大六壬”、“小六壬”“中六壬”之分,此天罡掌乃“中六壬”之类也。此用“孟仲季”概率事物,用地支十二辰作框架,天地盘自在其中。用“三分法”与“四分法”相结合,落实分析事物,简妙周到,归于掌中,此古哲之智慧,妙不可言。
“孟仲季”者,“三分法”也。“三分法”者如上中下,左中右,正反合,吉凶平,来去停,生死病等等。“四分法”者,如春夏秋冬,行走坐卧,存住空坏,衣食住行等等。“三分法”以其“孟仲季”定之,“四分法”用其“子午卯酉”定之,则事可错综占见也。例如第六占“探亲人不在”得天罡加孟,假如落在子位上,可按“四分法”分析,“行住坐卧”,子位当是卧。可推理为在“睡觉”。其他可以按其概率推之。
大六壬所占“孟仲季”之法,是用月将加用时,视天罡(天盘辰宫)加于地盘之位以寅申巳亥为加四孟六壬课小吉,子午卯酉为加四仲,辰戌丑未为四季。十二神将,名有所主,就中学问颇深渊有趣,有趣者可不断进行深入探讨,从实践中寻觅乐趣
小六壬以大安(青龙)-留连(玄武)-速喜(朱雀)-赤口(白虎)-小吉(六合)-空亡(勾陈)六种神将排布掌上,人随口报数来起局,按对应的口诀如:”大安事安昌 求财在坤方 失物去不远 宅舍保安康 行人身未动 病者主无妨 将军回田野“来断案。是霍斐然先生根据古刻本《玉匣记》李淳风时课,经大量实践加以补充、丰富和完善并有所创新的基础上录按的。
六神掌诀定位.
大安定位——食指根部;留连定位--食指指尖;速喜定位——中指指尖;
赤口定位——无名指指尖:小吉定位——无名指根部;空亡定位——中指根部。
掐算顺序按大安→留连→速喜→赤口→小吉→空亡,此顺序永远固定不变。
有的通书称小六壬为诸葛孔明马前课,《玉匣记》中有两种小六壬起法,一是李淳风六壬时课;二是六兀轮经,只是起法和名称不同。不管是小六壬、诸葛孔明马前课、李淳风六壬时课和六兀轮经,其实皆大同小异,皆为后人穿凿附会。
三种六壬都有掌诀是因为,在没有式盘携带的情况下,选择用手掌代替式盘本身模拟天地盘,较为方便。其实掌诀类,本身就是以手掌起局迅速、方便为目的,道教的天罡掌诀、五子归庚掌诀、五虎遁月、五鼠遁时等推测时间的掌诀也是如此。
大六壬掌诀推算也很简单。以左手无名指末节为子,中指末节为丑,食指末节为寅,然后往上推食指第二节为卯,食指第一节为辰,食指首为巳,中指首为午,无名指首为末,小指首为申,小指下第一节为西,第二节为戌,末节为亥。这样固定不动形成地盘式。然后依式在右手求出天盘式(天盘式_上十二支的位置是变动的)。以右手天盘复盖左手地盘上便可以人占。然后用当时的月将加正时在掌上推测,这在六壬式中叫袖占一课。明末陈良谟的《六壬占验指南》中屡提“袖传一课”,即是。
又因为大六壬是运用初、中、末三传、四课为基本条件去推算事物,可推断之事物范围又十分广泛如财运、健康、婚姻、事业、交易、官司、家居宅运等。因此,大六壬也被称为“六壬神课”。至于九天玄女式,这个就涉及到他的起源传说,是九天玄女授予黄帝战蚩尤。李筌在《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中也将六壬称作九天玄女式。
二、六壬起源与黄帝传说
六壬的来源一般也和奇门、太乙一样都是上溯到黄帝时期。(真就是万物基于黄帝,反正没人能找证据反驳)相传在远古时代,轩辕黄帝部落屡遭蚩尤的侵犯,而且连战失利,这个时候美少女一下六神课六式、九天玄女式、六壬式,哦不,九天玄女下来将三式之术传授给黄帝,黄帝遂命令手下一位叫风后的将军,推演三式。风后因用三式破蚩尤而闻名。后来,三式经历代贤者、高人继承发扬而流传千古。
唐代许道符所著的《大六王心镜》中就说:“ 昔轩辕黄帝得元女降斯神式,往授三篇(即太乙、六壬、奇门), 既获之,藏于金柜,计二卷....”
四库全书《六壬大全》的提要中也说:“或谓出于黄帝、元女,固属无稽。要其为术,固非后世方家所能造....”
黄帝、风后与六壬的传说不免有附会之说,毕竟术数类都爱宣称自己源自于黄帝。现在一般认为六壬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吴越春秋》、《越绝书》中已载有伍子胥和范蠡所占之课,如伍子胥所卜的鸡鸣课:“今年三月甲戌,时加鸡鸣。甲戌,岁位之会将也。青龙在西,德在上,刑在金,是日贼其德也。知父将有不顺之子,君有逆节之臣。”《吴越春秋 夫差内传第五》,载伍子胥谏吴王伐齐,陈金匮第八云:“今年七月辛亥平旦,大王以首事。辛,岁位也;亥,阴前之辰也。合壬子岁前合也,利以行武。武决胜矣,然德在合。斗击丑,丑,辛之本也。大吉为白虎而临辛,功曹为太常所临亥。大吉得辛为九丑,又与白虎并重。有人若以此首事,前虽小胜,后必大败。天地行殃,祸不久矣。”在这些书中,虽然未曾提到六壬之名,但是可以根据时加、功曹等词看出,这就是六壬。
而六壬、太乙、奇门之所以被并称为宫廷预测术、三大术数。是因为可以用来占测国家大事,而最初之所以用来占测军事、国运、这些大事,其实和式占所处的时代有关。目前一般认为最迟春秋已有六壬,汉朝时期十分盛行,并经由唐宋不断发展。不管是托名于黄帝与蚩尤时期,还是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都是战乱频发的年代。而春秋时期又中国历史上战乱最多、各自雄霸一方的多国年代。在这期间,诸侯之间不断暴发战争,从而出现了,从事军事的智谋有识之士,总结军事方面的经验教训,研究制胜的规律,这一类学者,古称之为兵家。
在那个年代,一名合格的兵家不仅仅需要学习兵法,还要会望气等术数,。这是因为作为战争的指挥与决策者,需要准确的判断天气、地理、兵势等因素,综合考虑如何用兵才能克敌制胜。在后期兵家逐渐发展为全能选手。根据《汉书 艺文志 》记载,著录汉以前兵家著作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兵家又分为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家:
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
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
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
其中有关望气等术数等内容的,是属于阴阳兵家范畴。即“阴阳者,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
吕思勉先生在《先秦学术概论 兵家》说:“阴阳、技巧之书,今已尽亡。权谋、形势之书,亦所存无凡。大约兵阴阳家言,当有关天时,亦必涉迷信。兵技巧家言,最切实用。然今古异宜,故不传于后。兵形势之言,亦今古不同。惟其理多相通,故其存在,仍多后人所能解。至兵权谋,则专论用兵之理,凡无今古之异。兵家言之可考见古代学术思想者,断推此家矣。”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草船借钱之后就曾对鲁肃说:“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正是因为它们所处的时代需要大力发展军事,所以人们迫切的希望能有一种神机妙算之术,来适应社会与军事斗争,传统意义上的筮草和龟卜虽然也经常拿来预测军事、农业等国家大事。但是在这种战乱的影响下反而使得,托名于黄帝时期起局迅速、方便的式占大放光彩,借由兵家传播开来。希望凭借式占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从而阻止战火的弥漫,在纷乱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如孙武、孙膑、鬼谷子、庞涓、孔子、孟子、庄子、墨子等。在这个时期,术数也随之发展起来,最为典型的代表人物便是为后世逐渐神化的鬼谷子。相传孙膑即为鬼谷子的弟子之一,他创作了六王金口诀,是大六壬的分支之一。
在近代考古发掘中,有多具汉代六王式盘出土。根据考古研究,这些式盘多为汉代之物,这说明六王在汉代已较盛行。
汝阴侯墓出土式盘
上图为汝阴侯墓出土的六壬盘图,上面圆的叫天盘,下面方的叫地盘。天盘底径9.3厘米,厚1.4厘米(即较圆外部分厚0.2厘米),呈中央隆起状。天盘中部有铜质圆纽六壬课小吉,纽旁有北斗七星,魁西杓东,斗柄直指角宿。背面正对圆纽处有一小圆孔,与地盘中心圆小圆孔同。周边有两圈篆文,内圈是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这是月将,如正是正月将,二是二月将等。外圈周缘针刻篆文二十八宿。
地盘边长14.5厘米。地盘圆内和圆外部分的面均平整。在中心圆外,有大小两个用朱线绘成的正方形,把圆外部分分隔成内、中、外三部。外圈是二十八宿,按东南西北四方针刻篆文,即东方角、亢、氏、方(房)、心、尾、箕;南方井、鬼、柳、星、长(张)、羽(翼)、轸;西方奎、娄、胃、昂、毕、觜(嘴)、参;北方斗、牛、女、业(虚)、危、营(室)、壁。在中部四方,针刻篆文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戌、亥子丑。在内部四方,针刻篆文:甲乙、丙丁、庚辛、壬癸。
三、六壬名称的含义
一、六壬指六十甲子中的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式盘中地盘以北方子为首,北方壬癸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故以六壬为名。
“壬”通“任”或“妊”字一下六神课六式、九天玄女式、六壬式,为万物被养育之意。《春秋元命包》中说:“壬者,任也,万物于此时而怀妊。”郑司农说:“严冬时闭藏,万物怀妊于下。”班固“万物怀孕于壬”都取自此意。
二、从起课原理来看,月将是“六壬”术的专有名词,月将加正时顺布成天盘是六壬术的一.个重要布骤。正月是一年的起点,节气为雨水至春分,月将为登明(亥)。也就是说,一年之中月将以登明(亥)为起始,逆行而布于课中。而六壬由于没有天干,所以讲寄宫。根据十干寄宫中,壬居亥宫,月将又起于亥,故取壬字。
三、乾卦为八卦之首,处于至尊地位,上对应天,下对应王。乾卦对应地支戌亥。而亥为四孟之一,为冬季之首,所以亥为乾卦之首。壬居亥宫,故取壬。如清代的俞正燮就认为:“壬术主北方阴。亥者,阴之始,亥位为易之乾,为天门。壬寄于亥,名六壬也。’
四、六壬术中有许多占兵事的内容,在古代多被应用于战争决策,是帝王之学。“壬”字与“王”字字形相似,故取壬。
五、六壬术的预测原理是阴阳五行学说,而五行(水、火木、金、土)以水为首。十天干之中,壬、癸属水,壬为阳,癸为阴。舍阴取阳,名为“壬”。如纪晓岚就认为六壬“大抵数根于五行,而五行始于水(洪范五行水火木金土顺序),举阴以起阳(若论地支寄宫,壬寄于亥,亥为阴支,壬为阳干),故称壬焉;举成以该生(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水成数为六),故用六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