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迷失带来道德的滑坡什么是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全民的文化和道德素养、培育民众的正直守信品格,规范人的道德操守,传递正气正义的正能量,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屡遭劫难而不覆,多逢困厄而不倾,每每从废墟中崛起,在烈火中重生,与中华民族先民坚定捍卫与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有着直接的关联。
文化的迷失带来道德的滑坡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和发展的总和。
在传统文化中,文化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周易・贲卦》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把握现实生活中的人伦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五伦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
人类有了文化,标志着文明的发展成熟,个体有了文化,也标志着从野蛮走向了文明。
历史以来,中华民族的理想和奋斗,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都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成为中华民族刚健自强、奋发有为的力量源泉。
中华民族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成为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文化标识。
《唐律名例疏议释义》阐释“中华”一词时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言辞中饱蘸荣耀和自豪。
这种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哲学、理念、气度、神韵、智慧、信仰等,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它不仅记录着中华文明发生、演化、进步和传承的历史,而且作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基因,已融入进每个中国人的血脉和灵魂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茁壮成长的丰厚滋养。
放眼当今社会,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大行其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本位主义、极度利己主义日益在公众生活中滋生疯长,不断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以权谋私、以次充好、见利忘义、唯利是图、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等行为甚嚣尘上,自私、麻木、冷漠、功利、残暴、阴暗等不良心态像病毒般在人际间不断传播。
当传统美德越来越走向微弱,传统文明对人心的影响越来越小,中华儿女的内心便会无所寄托,且无所敬畏。无所寄托我们便无所适从,茫然浮躁;而无所畏惧便容易道德沦丧,胡作非为。
孔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再富有、再繁荣又能保持多久呢?
如今的中国社会,急需传统文化匡时济俗文化的迷失带来道德的滑坡什么是文化?,经世致用,使失去的品格得以恢复,使每一个个体的品格得到升华。
文化寻根重塑价值观念
近千百年来,中华民族逐渐形成“文拜孔子,武拜关公”的传统文化格局。文圣人孔子以思想言论传世,武圣人关公以道德实践立身。一文一武,一柔一刚,相互融合,互相促进补充,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文化论点。
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思想内容为核心的儒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崇拜。它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融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鲜明的民族性,有着独特的凝聚力和融合力,可以以此来规范全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中华传统文化自古便有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
对于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任何载体来说,都有其实际的效果和功用,有益国计民生,有益传承发展。如:修史是为了“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世界传统文化,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文学是为了“观风俗的盛衰,考冗得失”、“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诗歌是为了“言志”,兴、观、群、怨,事父事君;绘画是为了“助名教而翼群伦”;音乐是为了“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
以孔子文化、关公文化等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为当今社会的道德复兴,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诸如人人相亲、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崇德尚义、正直忠信的道德情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奋发精神;厚德载物、谦逊有礼的人文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担当;精忠报国、舍身取义的爱国情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澹泊明志、君子慎独的生活态度,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等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对中国人每个人的品格形成、生活习惯、职业发展、人生信仰等都起到着积极而正面的作用。
要挽回日益沉沦的道德滑坡、诚信失范等社会不良现状,就需要回归传统文化,复兴传统美德,从传统文化中找回中华文明安身立命的历史根脉,找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找回中华儿女屹立不倒的精神信仰。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 传统文化究竟是不是过时了?对我们当前社会还有没有价值?我们通过下列的事实来证明她亘穿古今的强大生命力和日益凸显的社会利益: 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 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世界传统文化,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这是多大的反差啊!北京大学一位著名教授曾感叹到:“现在人们的行为连道德底线都没有了”。
二战后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持固有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美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代表,近期统计表明,其青少年犯罪率为6900万件/天。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乱象深感不安,有识之士已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崇尚个体,倡导竞争的理念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他们开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许多著名大学纷纷开办汉学系,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基金世界传统文化,组织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911”事件以后,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恐怖行动时有所闻,海湾地区战火未熄,多少人生活在不安和恐怖之中。自由竞争发展的结果不可避免地要升级为斗争,斗争再进展就是战争。不论冷战、热战,结果都是怨恨越积越深,报复一次比一次惨烈。消除冲突,促进世界和平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冲突双方需要的不是报复,而是宽恕、忍让和反省。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反之,且看巴以冲突逐步升级的恶果——越来越多的人民在爆炸中无辜丧生、自然环境严重破坏、经济环境遭受重创…再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日益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有识之士无不在努力寻求救世的良方。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世界需要中国古老文化理念的推广和实践;已被费黜达近百年之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急需拯救。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要手捧着金饭碗,在外流浪找饭吃啊。
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必会带来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长治久安,可持续地发展也就得以平稳实现。这难道不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吗?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她能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挽救社会的作用?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道德究竟为何物?什么是道?什么是德?道是宇宙整体自然的规则,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纲领。举例来说,我们人的身体,从母亲生下来之后,整个身体器官就按一定的规则在运作,整个身体的运作规则,就是道。道不是谁设计的,自自然然就是道。如吃下的食物自然就能被消化吸收,走路时,各个部位的肌肉自然就能够彼此协调运动。人在世间如能随顺自然的规则就是行道,这是多么科学、多么自在的生活!行道有得于心,行道有得于身,谓之德,它是局部运作的原理原则。譬如我们眼睛是一个局部,眼能见,见就是眼之德。眼之德能见、耳之德能听、鼻之德能嗅、舌之德能尝,每个器官皆有它的特殊作用与规则,若规则错乱,人就生病了。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也有其道。如果我们了解人道的内容,在人与人相处时,就自然能和谐有序,从而减轻现今人们所承受的来自人际关系紧张、人事冲突频繁的精神压力。如果我们掌握了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之道,怎么会遭受生态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即便是君子爱财,也要取之有道。这种种人类生存之道就在传统文化里。
近日,国家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发社会热烈反响。
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各个学校如何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本刊深入走访了我市部分中小学。
不走形式
找准载体学好传统文化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创新迫在眉睫。”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昌义强调,发展传统文化一定要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同时要以课程为载体,加强有关学科教材传统文化内容,体现到教材编写和课程开发等环节。
“一年级在诵读歌谣中懂礼仪、二年级在《修身》课中学合作、三年级通过探究端午别称学会感恩……”在中华路小学,学校精选了春节、清明等6个传统节日设计课程,每学期开展一次主题活动。
江南小学将语文学科作为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开足开齐书法课、语文课,增开校本阅读,还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了重视传统文化的延伸性课程和跃升性课程,重视汉字书写、经典诵读、文化特色等内容的教学与实践,让学生人人学好母语、用好母语。
在我市,有不少区县和学校在课程和教材体系上做文章。
万盛经开区着力加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建设,推进传统文化课程实施万盛小学开设“乐陶、美陶”特色课程,有上百件陶艺作品获国家及市区各级奖项。綦江陵园小学挖掘育德课程、阅读课程、书法课程、版画课程、活动课程5类校本课程资源,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立足生活
在教育实践中传承优秀文化
2017年寒假,西南大学附中学子可没闲着,他们认真调查家乡的药用动植物,酉阳青蒿、秀山白术等有乡土特色的人工和野生资源,收集本土药方,提交调研报告。
传统文化不仅是有形的知识和技艺,更和生活息息相关,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习俗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北碚中山路小学“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三雅’(雅言、雅行、雅仪)伴我行”、“与圣贤同行,伴经典飞翔”、“千人诵读”、“梅花韵表演”等教育实践活动,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两江新区金渝学校从学生兴趣出发,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行动、好诗词大赛、传统趣味运动会等系列活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各个中小学校园遍地开花。
活用资源
传承“非遗”弘扬传统文化
“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怎样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非遗”资源?
梁平是我国汉族地区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区,区教委会同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培育并命名了西苑小学、来宝小学等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
黔江区在成功创建46所国、市、区级项目传承基地、学校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民族常识校本教材列入国民教育,踢毽子、打陀螺、向氏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多次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获奖。
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有效走进校园?近期,本刊特启动“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大型寻访活动,旨在发现更多的典型案例文化的迷失带来道德的滑坡什么是文化?,营造更良好的环境。 胡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