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五届人大常委会推进立法保护传统文化促进科学保护文化遗产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推进立法保护传统文化促进科学保护文化遗产
我市是朱子故里,朱子学的发祥地,朱熹在这里生活、讲学、著述五十余载,足迹遍布全市各县(市、区);我市是福建革命的策源地之一、福建省重点革命老区传统文化保护,红色遗迹遍布全市;我市建窑遗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窑建盏文化品牌效应逐步形成……
近年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立足我市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扎实推进立法保护传统文化,促进科学保护文化遗产,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用文化引领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在保护中传承“朱子文化”
一代大儒朱熹,在南平琴书五十载,铸就了儒家文化的第二次高峰,闽北也被誉为“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朱子文化是我们的名片,是闽北这片土地的文化灵魂”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因而朱子文化遗存的保护十分重要。
为传承文化基因,延续中华文脉,市人大常委会抓住新修订的立法法赋予设区市立法权的契机,把首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锁定在朱子文化遗存保护。2017年3月28日,南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2017年7月21日,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为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提供了法制保障,积极推动了朱子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发展。
为确保《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贯彻实施,2019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组成检查组深入浦城县、政和县等地,对我市贯彻实施《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实地查看了南浦书院、詹氏故居、西山故居、云根书院等多处朱子文化遗存地,深入了解《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贯彻情况,并与有关单位、人大代表座谈交流,了解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听取对《条例》实施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同年10月,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提出了要加强宣传研究、强化资金保障、完善工作机制,合理开发利用等审议意见,交由市政府办理落实。
市政府认真贯彻实施《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充分发挥南平“朱子故里”和“朱子文化发祥地”的资源优势,不断加强朱子文化宣传、展示、交流和研究,持续加大朱子文化遗产、遗存、遗迹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保障力度,有效地促进朱子文化传播、传承和发展。目前市五届人大常委会推进立法保护传统文化促进科学保护文化遗产,我市朱子遗存共计140处和一条古街(五夫里街),馆藏可移动朱子文物23件。全市已完成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标志碑56处,占全市朱子文化遗存总数(共69处,含可移动文物8件)的81%。建阳区、邵武市、建瓯市、顺昌县、光泽县、松溪县及政和县7个县(市、区)已完成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标志碑的设置。
在保护中弘扬“红色文化”
我市全市所辖的10个县(市、区)均属于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积淀形成了众多的革命遗址和文物。它们是闽北大地光荣革命历史的实物见证,也是南平人民赓续红色血脉的精神守望。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始终牢记嘱托,立足职能职责,开展“红色立法”,为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遗址和文物提供有力法治保障。2019年7月30日,南平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南平市革命旧址保护利用条例》,经2019年11月27日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遵循“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和“进行创造性转化、实现创新性发展”的原则,对革命旧址资源开发和革命精神育人作了专章规定,引导和规范革命旧址的研究发掘、展示利用、教育传播、旅游开发等活动。
2021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赴武夷山、浦城等地开展《南平市革命旧址保护利用条例》执法检查。检查组采取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检查等方式,了解《条例》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听取对《条例》实施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同年9月,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所作《南平市革命旧址保护利用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并提出加强宣传保护、完善工作制度、加强保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等审议意见,交由市政府办理。
通过革命旧址认定的田野调查和史料挖掘,武夷山张山头后山上的1343座无名红军墓得以被发现,被确定为革命旧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其保护保存状况更是得到了极大改善。2020年,市政府根据《南平市革命旧址保护利用条例》要求,又编制了《南平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对88处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估传统文化保护,并通过活态保护、创新传承,让革命旧址既能留下来,又能活起来。
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29处,其中革命文物103处,占比16.4%。在革命文物中,省级以上文保单位2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0处。
在保护中打造“建盏文化”品牌
建盏拥有悠久的历史,是闽北重要的地方特色文化之一。
建盏文化遗存的保护有利于我市积极推动“建窑建盏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着力打造“中国黑瓷之都”。2001年6月,建窑遗址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建窑建盏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要规范建盏文化品牌管理传统文化保护,立法保护建盏文化。”建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引起了廖设生等代表的关注,他们向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议案,并作为大会议案交由市政府办理。2019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就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提请立法保护建盏文化遗存,并规范产业发展的议案》办理情况开展调研。调研组实地走访建阳区水吉镇建盏企业,察看建阳区开展建盏文化遗存保护和规范产业发展的落实情况。调研组听取了市、区两级政府对议案办理情况汇报,向当地职能部门及市人大代表、建盏企业负责人、建盏技艺传承人了解存在的问题,并组织代表与部门召开建议办理协调会。调研组从针对建议细化落实、制定措施推动工作、加大品牌保护力度、加强资源保护意识、加快人才培育步伐等方面对立法保护建盏文化遗存提出审议意见。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提请立法保护建盏文化遗存,并规范产业发展的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并提出了强化品牌规范管理、加强资源保护、加强人才培育等审议意见,交由市政府办理落实。
此外,为推动建盏文化立法工作,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和法工委同志、建阳区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赴景德镇市、无锡市、宜兴市,通过实地参观、交流座谈,详细了解当地陶瓷、紫砂壶保护管理立法的经验和办法,为推动建盏文化立法做好准备工作。
市政府高度重视该议案办理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抓好落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建盏文化遗存保护工作,有效保护我市建盏文化遗存、规范产业发展。目前全市建盏行业在工商登记注册(含销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3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市五届人大常委会推进立法保护传统文化促进科学保护文化遗产,产值近20亿元。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夷山朱熹园时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依法履行职责,积极主动作为,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工作,为推动闽北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兴盛贡献人大力量。
(《闽北日报》徐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