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云:剪纸家族的兴衰
刘立云:剪纸家族的兴衰
斗香花、喜花、装饰剪纸,是张方林擅长的几种剪纸类型。经年磨砺与严谨琢磨,张方林大师以一把生动而灵巧的剪刀剪出了世态人情。走进工艺美术大楼二楼,总能被拐角的剪纸柜台所吸引。这里凝聚了父子两代人的辛劳与收获。玻璃台板下一张张泛黄的旧照片诉说着半个世纪以来,这个剪纸家族的兴衰。
刘立云: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家庭?
张方林:我出生于江南剪纸世家,我的家族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我是第五代传人。我的父亲、爷爷、表叔、舅舅、舅爷爷都以剪纸为生。20 世纪 30 年代,我父亲就是江南一代非常有名的剪纸艺人,50 年代,他召集老艺人在南京成立了南京民间工艺社,并出任社长,在此期间出版了《南京剪纸百花齐放》剪纸集。
刘立云:请您介绍一下您的学艺经历?
张方林:1963 年,我进入南京民间工艺社当学徒,一直到 1966 年学徒满师。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我开始整理父亲的剪纸作品。1986 年,我进入南京市工艺美术公司,第二年公司成立了剪纸工作室。我在工作室承担对外交流工作。退休后,我仍然从事剪纸工作,至今已有53个年头。
刘立云: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需要学习美术么?
张方林:需要的,1975-1976 年,我在工艺美术职工大学整整学了两年的美术。我们的老师都是南艺的教授,比如教素描的毕玉生教授,教工笔花鸟的梅雪清教授等。
刘立云:您从工人大学毕业后想过继续深造么?
张方林:当时我们30多个学员都是带薪学习中国民俗剪纸作品,有20 多个考取了工艺美术学院。1977年高考的时候,我已经27周岁,当时高考年龄限制到25周岁,从此我与大学失之交臂。
刘立云:您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您的父亲是怎么鼓励您的?
张方林:20世纪70年代,父亲和我一起研究剪纸。我整理父亲的剪纸作品,他就搞创作,搞大构图。当时我父亲创作了“百花齐放”剪纸作品,又和我一起创作了“百鸟朝凤”作品。这一时期,他在剪纸的造型艺术上给了我很多的帮助,特别是剪纸构图、造型,以及传统纹样上刘立云:剪纸家族的兴衰,具体体现在“百鸟朝凤”这个作品上。
刘立云:十年“文革”,对您的艺术创作有什么影响?
张方林:这十年当中我主要负责民间工艺社的文化宣传,有时候晚上在家临摹一些西洋画,总之这十年没有闲着。1976年以后,我就帮着父亲整理剪纸作品,一直到1986年调到工艺美术公司。
刘立云:1977-1986年,您跟着父亲系统学习剪纸,这段时间对您今后的人生道路有怎样的影响?
张方林:1963-1976年,这段时间除了训练基本功外,对人生观等各方面的形成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个时候我基本上都待在家里。1977-1986年,我的剪纸基本功得到了很大提升,我在这段时间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刘立云:您的家庭对您的艺术生涯有怎样的影响?
张方林:我是1980年成家的,我爱人对我的帮助很大,她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家务事我从来不做,都被她承包了。虽然她不会画画,不会剪纸,在艺术上和我没有共同语言,但是在生活上对我照顾很大。
刘立云:能否请您谈谈这些年代表祖国出访的经历?
张方林:1986年,我受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派遣,到美国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学习交流。80年代很少有出国机会,但是我有工作签证,这种签证可以留在美国,工作满两年就能拿到绿卡。那年春节,我们举办了剪纸活动,当地媒体都来采访,还专门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文化交流的效果非常好,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刘立云: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院、费城博物馆、费城美术博物馆都邀请您,是进行什么类型的交流活动?
张方林:1999年和2000年,前后两次,我在美国待了差不多快半年的时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然后在费城博物馆做剪纸讲座,并且邀请了当地的市民进行互动。在费城美术学院也做了几堂讲座中国民俗剪纸作品,主要是展览和讲学。
刘立云:《漫谈南京喜花剪纸》发表在《民间文学》杂志上,能否请您谈谈创作背景?
张方林:1989年,我在大连参加第一节中国民间艺术节中国民俗剪纸作品,当时的文化部长贺敬之、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钟敬文等都参加了这次活动,当时剪纸行业来了二三十家,有延安剪纸、山东剪纸等,《民间文学》杂志的主编就找到我,问我能不能写一篇有关南京剪纸的文章,所以我就写了《漫谈南京喜花剪纸》。《民间文学》杂志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会刊,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
刘立云:您在中美学校研讨会上发表了《中国民间剪纸概述》,能否请您谈谈创作背景?
张方林:2000年,我第三次来到美国,参加全美东部年会刘立云:剪纸家族的兴衰,年会上有中国传统手艺的交流,我在会上介绍了中国剪纸。当时李安也参加了这个会议。
刘立云:2005年4月,有新闻报道说南京剪纸和扬州剪纸发生了一场较量,最终南京剪纸获得了参展权,这是怎么回事?
张方林:南京剪纸和扬州剪纸其实是比较友好的。2006年扬州剪纸先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时文化部建议南京也申报剪纸项目。扬州剪纸和南京剪纸不一样,它非常精细,技术高,和观众互动少。南京剪纸3-5分钟就能剪出一幅作品来,而扬州剪纸花1-2小时只能剪出一朵小花。因此,在剪纸界,有些专家认为,南京剪纸装饰性更强,且粗中有细;扬州剪纸绘画性较强。
刘立云:我们都知道,“斗香花”是南京剪纸的一个特色品种,最早用于斗香的装饰,它的题材有哪些?特定祭祀内容对斗香花有特定的要求么?南京剪纸斗香花在配色上有什么讲究?民间有“红花配绿叶”“黄马配紫鞍”“红配黄亮堂堂”的配色原则,那么斗香花有么?斗香花配色有什么禁忌?
张方林:斗香花的题材有很多种,一般都是“吉祥如意”“富贵牡丹”等。此外还有戏曲题材的,如“八仙过海”“武松打虎”“贵妃醉酒”等。依据图案大小进行配色,小的斗香花有2-3 种颜色,大的有7-8种颜色。由于是翻花工艺,它的色彩是随机的,有时是红配绿,色彩对比非常强烈,都是你想象不到的色彩对比,不一定遵循民间美术的配色原则。
刘立云:南京剪纸有“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的说法,能否请您给我们解释一下,这四句话分别是什么意思?
张方林:“花中有花”是指外形,即花里面还有花。“题中有题”的意思是南京剪纸包括好多吉祥图案,如“马上封侯”“连中三元”“冠上加冠”“高官厚禄”等,一个品种里面有很多题材,所以叫“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是指南京剪纸外形比较粗犷,内在却很精细,粗细对比,远看有重点,近看有细节。“拙中见灵”是指南京剪纸笨拙中透着灵气,这句话是20世纪50年代张道一和候颜铭说的。
刘立云:对于南京剪纸融入现代生活,您做了哪些创意设计?
张方林:剪纸斗香花当时是用在香烛上面的,现在已经没有这种用途了。我们借鉴了其彩色拼斗手法,选取现代题材进行装饰剪纸创作,如南京风景、彩色金箔剪纸等。这些都融入了现代创意。
作者简介:
刘立云(1986-),江苏南京人,汉族,硕士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