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世不恭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苏轼哲理
玩世不恭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苏轼哲理
玩世不恭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有的人玩世不恭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本人并不想浑浑噩噩苏轼儒家思想,游戏人生,也不想与某种规矩或主流价值观相对抗,但社会不容纳自己、错误或冷酷地对待自己,于是,这些人就消极起来,或一蹶不振,或无度享乐,或遁入佛门,或走向极端-------
但是苏轼儒家思想,苏轼是这样吗?
如果遇到了打击就意志消沉,玩世不恭,苏轼恐怕是最有资格的。苏轼屡遭诬陷而被一贬再贬,甚至贬到了极度偏僻荒凉的海南岛这样难以生存的地方。即使这样,这位在路途中穿着草鞋拄着竹杖的东坡先生,总保持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和“竹杖芒鞋轻胜马”的坦荡。苏轼是一个乐天派,再大的困难和逆境也压不垮他。
苏轼历来以旷达著称,并以其旷达的人生风格影响着后世的文人和文坛。但苏轼的旷达并非消极避世,更不是玩世不恭,而是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积极入世,去实践他济世安民的理想。简单来说,就是苏轼始终能以宽广的心胸坦然面对一切坎坷,并能在坎坷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和希望。这也是苏轼深受世人敬仰和喜爱的地方。
如果苏轼玩世不恭,他会写出那么有哲理和才气的诗文?一个人形成某种特殊的才能,天赋仅是一部分,很大一块是后天的刻苦努力成就的。苏轼是认真地对待生活苏轼儒家思想,发愤地读书研究,深刻地体验生活,多与文人相互切磋交流,这样诗文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苏轼在诗歌、文章、词赋、书法、绘画等方面,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苏轼样样兼修且精通,是各行各业全领域的天才高手,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全才。他懂烹饪,懂酿酒,懂医术玩世不恭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苏轼哲理,懂水利,懂军事,懂诗歌词赋,懂书法,懂绘画……。一幅“木石图”拍卖直接成交四亿。一个玩世不恭的人会在如此之多的领域里取得这么多而高的成就?
如果苏轼玩世不恭,哪会体恤民情,为百姓做了那么多善事益事?玩世不恭的人大都是自私的,只顾自己享乐,哪管百姓死活?苏轼始终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总为民众做好事办实事,不仅惠及当地百姓衣食住行,也留下了“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千古美谈。
黄川赈灾济民、惠州捐带建桥、儋州开馆办学。苏轼人缘极好、交友广泛,结交最多交情最深的还是普通百姓。在密州搜寻弃婴,安置到百姓家中抚养,在黄州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孤儿院“东坡雪堂救儿会”。
正因为他关心民众疾苦、与平民百姓打成一片,所以获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护。
如果苏轼玩世不恭,他就不会在反思和修身上下功夫,他就不会有那么大的人格魅力?
苏东坡传诵于世的不只是他多才博艺留下的千古美篇,更有他贤守清风赢得的佳话美名。
苏轼无论穷达隐显、始终坚守做人的原则、品格、底线,他的人格魅力光彩照人。苏轼把“失意”活成了“诗意”,他的“三圈”值得品味:“工作圈”心系苍生。“功废于贪,行成于廉”,苏轼遭流放谪居期间生活困顿,甚至有穷得揭不开锅的时候,但哪怕是在密州挖野菜果腹、在黄州开荒自耕,也决不以权谋私,更不会欺压百姓。“朋友圈”黎民至上。每离任一方,百姓都恋恋不舍,扶老携幼,自发送别;也正因为此,才有了“东坡肉”“为甚酥”的传世佳话。苏轼的许多诗中多有“街巷俚语”,奇趣天然,妙不可言,看似信手拈来玩世不恭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苏轼哲理,实则是他亲民“接地气”的收获。林语堂先生说:“苏轼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生活圈”从善尚德。苏轼朴素清俭,以“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为做人原则,他曾写过一篇《节饮食说》的小文,贴在墙上时时警醒自己和家人。苏轼兄弟并肩携手、患难与共的手足亲情,可谓是兄友弟恭的典范。苏轼的三个儿子,皆恪守做官先做人的道理,风骨卓然。黄冈苏家祠堂的苏氏族规,据传是苏轼留给后代子孙的家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为人豪杰,处事必公。费用必俭,为官必廉。非义不取,救死扶贫……”纵然到今天,这种慈孝仁爱、公廉义俭的家风家教仍为我们所倡导。
横遭贬諦的苏轼,能在人生逆旅、仕宦险境中,做到任天而动、随缘自适、超然物外,又缘于他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汲取了其中的积极因素。正如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史》中所说的:“素食复杂思想的构成因素,除了儒家的‘底子’,还有‘庄子的哲学,陶渊明的诗理,佛家的解脱’”。
苏轼之所以能最终蜕变为一代文豪,是从反思开始的。反思的结论是什么呢?苏轼在《洗儿》中这样写道:“人皆养儿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 生。”不惑之年的他,回首来时萧瑟路,不免感慨唏嘘。曾经的指点江山,曾经的书生傲气, 曾经的直言极谏、洋洋得意,曾经的轻狂慢谈、口无遮拦-------没有反思就没有顿悟,就没有升华。
玩世不恭的人是不会对人生进行深刻反思的。苏轼的思绪也到了远方。回忆过往,之所以落到这番田地,是因为自己总觉得聪明过人,才华出众,每每不顾他人的感受到处显摆,与人结怨,以至于身陷囹圄,险些丢掉性命,而今被发配黄州,甘心做一个老农!应该是我的欲望太多吧?想实现自己的抱负,想施展自己的才华,却不懂得变通!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些虚名啊!此刻,风渐停了,水面也逐渐平静了,苏轼的酒也渐渐醒了。此刻真的想驾上一叶扁舟,从此归隐,做一个方外之人,人间琐事不再理会!
人生在世,有时真的身不由己。我们能够做的,也许就是不再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只为自己活着。如果能够像苏轼一样,趁着夜深、风静、江波坦平,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那也挺好。
2023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