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的风云人物——张仪与张仪的“合纵”
战国时代的风云人物——张仪与张仪的“合纵”
张仪是战国时代的风云人物,是诸子百家中“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关于他的事迹,可以说许多都家喻户晓。他凭借如簧的巧舌和过人的胆识,开创了与苏秦“合纵”理念相对应的“连横”学说,主张“以横破纵”。张仪主张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瓦解苏秦所建立的六国抗秦联盟。
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四处游说,并为秦国争取到了许多的利益,于是地位尊崇,被封为“武信君”。但秦惠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张仪失去了国君的支持,无奈之下只得远走魏国,并担任了魏国相国,不久去世。
张仪本是魏国人,“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年轻时,他和苏秦一起在鬼谷先生那里学习辩论、游说的学问,而苏秦则认为自己比不上张仪。学成之后,二人分头前往各国施展自己的才学。
张仪先是到了楚国,“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张仪和楚国的相国饮酒时,相国丢失了一块玉璧,他门下的人都说,张仪又贫穷又品行低劣,一定是他偷了玉璧。于是人们将张仪抓起来,打了数百大板,但张仪一直不承认,众人只好将其释放。
回到家,张仪的妻子责怪他说:“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意即,要是张仪当年不去学习辩论游说,怎么会受到这种屈辱。但张仪不以为然,反而开玩笑地问妻子:“视吾舌尚在不?”妻子给出肯定的答复后,张仪云淡风轻地回答道:“足矣。”
张仪出师不利,苏秦则虽然一开始不顺利战国时代的风云人物——张仪与张仪的“合纵”,但渐渐得到了燕文公的赏识,奉命出使赵国。但苏秦害怕秦国会趁着他商谈合纵大事时贸然出兵,坏了好事,便想到让张仪前往秦国,稳住秦君。于是苏秦派人引诱张仪前往赵国见自己,又故意闭门不见,激怒张仪。
苏秦的计策果然成功,张仪被激怒后,想要找到一个能够痛击赵国的国家投奔,秦国作为西边的“虎狼之国”,成为了张仪的首选。苏秦见张仪去往秦国,对手下说道:“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
于是在苏秦派去的人一路隐藏身份护送和帮助之下,张仪得以面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张仪安顿好后,苏秦派去的人向他辞别,这才说出是苏秦“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
张仪在秦国做了相后,便写了一道檄文给当年羞辱他的楚相道:“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这番气势汹汹的豪言,可谓张仪向曾经结下仇怨的楚相的一次正式宣战,不久,张仪便得到了机会。
张仪在秦国做了相国后,便开始实施他的连横策略,拉拢各国与秦国结盟,破坏苏秦所建立的六国合纵联盟。他先是出使魏国,向魏惠王提出了一个诱人的建议:“韩王与魏王皆为周室之后,而韩王独据三川之地,不与魏王分也。今秦王欲以兵车千乘,骑千匹,甲士万人,以献於魏王。魏王因此事而与秦王约,共伐韩王,分其地。”
魏惠王听了张仪的话诸子百家中纵横家,心动不已,便同意了他的建议,并将相印赐给张仪。但是公孙衍当时是魏国的上卿(相当于副相),他对张仪的连横策略十分反感,认为这样做会让秦国得势,而损害六国的利益。于是他对魏惠王说道:“臣闻之:‘诸侯不可以无信。’今秦欺诸侯之约而来求欢於大王者,非为大王也。夫张仪者,贫士也,无行无耻。今大王信之而背诸侯之约,则诸侯必恐惧而去大王矣。”
公孙衍的话让魏惠王有些动摇了,于是他又派人去问苏秦的意见。苏秦当然也不会支持张仪的连横策略,他对使者说道:“夫张仪者,贫士也。始吾与之俱事鬼谷先生学术。吾自以为不如张仪也。然吾幸先用於诸侯而能合从,则天下莫能敌也。今吾闻张仪已为秦客卿矣。夫张仪者贫士也,无行无耻。今秦王欲以兵车千乘,骑千匹,甲士万人,以献於魏王。此非为魏王也,欲以诱魏王而背从约也。夫张仪者,贫士也,无行无耻。今大王信之而背从约,则诸侯必恐惧而去大王矣。”
苏秦和公孙衍的话让魏惠王彻底改变了主意,他决定不再与秦国结盟,而是继续支持合纵联盟。他对张仪说道:“吾闻之:‘诸侯不可以无信。’今吾与诸侯约而从之久矣,今若背之而与秦,则诸侯必恐惧而去吾矣。”
张仪见魏惠王不再听从自己的建议,心知自己已经失去了在魏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于是他决定离开魏国。
秦国想要征讨齐国,但齐国和楚国联盟,双方合力的话秦国占不到便宜,于是秦王派出张仪面见楚王。见到楚王后,张仪说道:“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於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王贪图小利,听说和齐绝交就能换来六百里土地,便欣然接受,并将楚国相印赏赐给张仪。为了向秦国表示自己与齐国断交的决心,楚王甚至派人前去辱骂齐王。
然而,楚国与齐国绝交后,秦国马上就和齐国组成了联盟,楚国则被孤立。楚王派出使者索要土地时,张仪却假装受伤,拖延时间,等到齐楚两国彻底翻脸,才接见使者诸子百家中纵横家,却对楚使道:“仪有奉命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者,不知大王所谓何地也。”楚国使者大怒而归,楚怀王兴兵攻打秦国,结果遭到秦齐联军的反击,失去了丹阳、汉中等地。张仪此时战国时代的风云人物——张仪与张仪的“合纵”,终报身处楚国所受之辱。
而张仪欺楚后也并没有停下他连横的脚步,而后他先是出使燕国,劝说燕昭王与秦国结盟,并献上了燕国的上党之地(今山西省东北部)。然后他又出使赵国,劝说赵惠文王与秦国结盟,并献上了赵国的河间之地(今河北省中部)。他还出使齐国,劝说齐湣王与秦国结盟,并献上了齐国的莒地(今山东省南部)。他的连横策略使得秦国得到了大量的土地和资源,而其他诸侯国则日益衰弱。
张仪在外游说诸侯十五年后,终于回到了秦国。但是他回到秦国后,却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在秦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因为此时秦惠王已经去世,继位的是秦武王。秦武王不喜欢张仪的纵横之道,认为他太过阴险狡诈,不符合秦国的霸道风格。他对张仪说道:“吾闻之:‘诸侯不可以无信。’今子以连横之术,欺诸侯之约而来求欢於吾者,非为吾也。夫子者,贫士也,无行无耻。今吾信子而背诸侯之约,则诸侯必恐惧而去吾矣。”
秦武王的话让张仪十分失望和愤怒,他觉得自己为秦国做了那么多事情,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尊重和感激。于是他决定离开秦国,回到自己的故乡魏国,并担任了魏惠王的相国。但是他在魏国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和信任,魏惠王对他的建议也不加采纳。张仪感到十分孤独和悲哀,最后在魏国去世。
张仪的纵横之道对秦国统一六国有很大的贡献。他的连横策略,使秦国与各国结盟,破坏了合纵联盟,削弱了各国的实力。张仪死后,秦国继续沿着他开辟的道路前进,最终实现了统一天下的伟业。但是秦国的霸业也没有持续多久,就被刘邦所颠覆。刘邦在建立汉朝后诸子百家中纵横家,曾经对张仪有过这样一番评价:“张仪者,天下之贤士也。然其为人无行无耻,故不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