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悟道修道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先说说
南怀瑾老师悟道修道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先说说
先说说悟道修道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谁不想活得内无烦恼,外无纠缠呢?谁不想活出快乐无忧的逍遥人生呢?
要想实现这样的理想,就得与道同游。
因为只有悟道、修道,才能化解烦恼和纠缠,而源源不断的快乐也是道给予的。
道,是什么呢?
道大六壬灵觉经,就是我们的灵觉之性。《四十二章经》云:观灵觉,即菩提。
在《景德传灯录》有这样一则对话。
唐宣宗皇帝问弘辩禅师,什么是佛心?
禅师说,佛心就是灵觉之性。
宣宗问,《金刚经》说的无所得是什么意思呢?
禅师说,灵觉之性人人本有,不从外来,所以说无所得。释迦当年领会本有之性,故而燃灯佛给予授记。
宣宗又问,什么是顿悟,什么是渐修?
禅师答,顿悟是明白灵觉之性与佛平等,渐修是以平等心转变过去的自我习气。
对应开头的提问,悟道就是唤醒灵觉之性,修道就是开显灵觉之性。
有人可能会问,觉悟无常无我,观察缘起性空,不也是悟道修道吗?
当然也是。就像硬币的一体两面,觉悟身心的无常无我,观察现象界的缘起性空,正是为了彰显灵觉之性,所谓云开日出,一方面是风吹云散,一方面是顿显光明。
离幻,是为了显真。正如《金刚经》所说,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凡夫追逐外境,修行人执著内心,而灵觉之性则需要内外都放下才能开显。百丈禅师说的,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就是这个意思。
《唯心诀》说:灵觉之性本非秘密,如来之藏实不覆藏。
灵觉之性就是如来藏,凡夫之所以不能彰显,是因为沉迷身心两界。
马祖道一禅师说:众生不识自心,迷情妄起,诸业受报;迷其本性,妄执世间风息四大之身,见有生灭。而灵觉之性,实无生灭。汝今悟此性,名为长寿,亦名如来寿量,唤作本空不动性。前后诸圣,只会此性为道。
意思是说,凡夫沉迷身心两界,陷入自我意识南怀瑾老师悟道修道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先说说,凡事从【我】出发大六壬灵觉经,对立执著,所以有轮回生死。圣贤则是从灵觉之性出发大六壬灵觉经,观一切生命皆是伙伴,一切境界无非心光,所以超越轮回生灭。
总之,唤醒、涵养、彰显灵觉之性,就是悟道修道。
所谓陶冶尘滓,如炼真金,万累都尽,灵觉独存。
庄子也反复强调,身如槁木心若死灰,坐忘之道,在于放下对身心的执取。《齐物论》说的吾丧我,就是从我到我们,天地一体,万物为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灵世界如此广阔,才能从容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波动。
我们一般是不敢放,怕落空。像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就是把思维当成了自己。那他还敢停下思虑吗?只好不停地加强攀缘。而灵觉之性恰好是放下对攀缘心的执取才开显的。
放下身心并不是抹杀身心南怀瑾老师悟道修道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先说说,独存独耀也不是离相偏真。在灵觉之性开显后,整个生命变得更加完整,每个层面才能更加合理地运用。而因为有了源头活水,身心才会更加灵动更有活力。虚静自然,身心愉悦,实乃上乘养生之道。
梦安神稳,精神饱满,不是靠紧张焦虑地抓取能实现的。
即便对于亲子教育,也是如此:平和放松的引领,远远优胜于紧张焦虑的掌控。
一般的孩子,父母多说两句,孩子就不耐烦了。而我有时候说话,大学毕业的孩子还让我慢点说,赶紧用手机记录下来。
那是因为讲述的时候,我自己状态上平和放松,理念上深刻到位,如闪电划破夜空,让孩子平时思考而不得要领的心境见到了光明。孩子觉得有价值,对生活有指导,才愿意主动记录。
所以不要觉得悟道修道离生活很远,亲子教育也离不开呢。
唤醒灵觉之性之后,尽管不能一下子圆满彰显,但每走一步,都是新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