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介专栏)儒学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看法
(汤一介专栏)儒学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看法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是一种很重要的哲学思想,由此派生出的“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思想,千年以来被很多思想家诠释,三智书院创院院长、永远名誉院长汤一介先生也曾多次发表对“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看法。三智书院微信公众平台开设“汤一介专栏”,与朋友们分享汤一介先生对“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论述。今天,小编和您分享汤一介先生对于儒学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看法。
上期,小编与您分享了《儒学与“和谐社会”建设》一文中前两部分和的内容,下面将继续与您分享接下来的内容。
儒学与“和谐社会”建设
03
“身心合一”(一内外)将会为调节自我身心内外的矛盾提供某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身心合一”是说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即不离的和谐关系。儒家认为达到“身心合一”要靠“修身”。《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说:“闻道反己,修身者也。”意思是说,知道了做人的道理,就应该反求诸己,这就是“修身”。所以《大学》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中庸》里面也说:“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社会靠人来治理,让什么人来治理要看他自身的道德修养,修养是以符合不符合“道”为标准,做到使社会和谐就要有“仁爱”之心。这里,把个人的道德修养(修身)与“仁”联系起来(汤一介专栏)儒学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看法,正说明儒家思想的一贯性。《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说:“修身近至仁。”修身是为达到实现“仁”的境界的必有过程。
因此,儒家讲“修身”不是没有目标的,而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希望建设“和谐社会”。《礼记·礼运》中所记载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就是儒家理想和谐社会的蓝图。如果一个社会有了良好的制度,再加之以有道德修养的人来管理这个社会,社会上的人都能“以修身为本”,那么这个社会也许就可以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世界就可以成为一个“和谐的世界”吧!
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分成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儒家思想中的智慧,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所谓“自然境界”,是说人和动物一样,只是为活着,对于人生的目的没有什么了解(觉解)。所谓“功利境界”,是说一切为了“利益”,为他自己的利益(私利)。所谓“道德境界”,是说他的行为是为了“行义”,也就是为了“公利”’也可以说他的行为是为了“奉献”。“天地境界”的人,他的行为也可以说是“奉献”,但他不仅是“奉献”于社会,而且“奉献”于宇宙。
如果人能达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那么他不仅与“他人”(社会)和谐了,与宇宙和谐了,而且“自我身心内外”也和谐了。孔子有一段话,也许可以作为“修身”的座右铭,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意思是说,不修养道德,不讲求学问,听到合乎正义的话不能去身体力行(实践),犯了错误而不能改正,是孔子最大的忧虑。
孔子的这段话告诉我们的是做人的道理,“修德”并不容易,那就必须有崇高的理想儒家思想中的智慧,有为人类长远利益考虑的胸怀;“讲学”同样不容易,它要求人们天天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这样才可以负起增进社会福祉的责任;“徙义”是说人生在世,听到合乎道义的话应努力跟着做,应日日向着善的方向努力,把“公义”实现于社会生活之中;“改过”,人总是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问题是要勇于改正,这样才可以成为合格的人。“修德”、“讲学”,“徙义”、“改过”,是做人的道理,是使人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的路径。这就要求“修身”,以求得一“安身立命”处。
在儒家看,解决上述的种种矛盾其中“人”是关键。因为,只有人才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不是我们可以说,当今人类社会遇到的问题,儒学可以为其提供某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善于利用儒学的思想资源来解决当今人类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是不是可以说为儒学的复兴提供了机会?
当然,我们必须注意到,孔子的儒家思想并不十全十美,它并不能全盘解决当今人类社会存在的诸多复杂问题儒家思想中的智慧,它只能给我们提供思考的路子和有价值的理念(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的理念),启发我们用儒学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智慧,在给这些思想资源以适应现代社会和人类社会发展前途新诠释的基础上,为建设和谐的人类社会做出它可能做出的贡献。
司马迁说的“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是很有道理的名言。我们生活在今天(汤一介专栏)儒学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看法,要了解自古以来治乱兴衰的道理,把它做一面镜子,但是古今不一定都相同,需要以我们的智慧在传承前人有价值的思想中不断创新。因此,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对自古以来的有价值的思想(包括儒家思想)进行现代诠释,创造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学说、新理论。
——文章节选自《汤一介哲学精华编》